“2025年中日必有一战,而且欧美将成为日本作战的坚实后盾!”
日本前海军少将矢野义昭,2023年曾大胆提出这样的预言。
如今,2025年已经过半,这位少将的预言,是否会在之后的下半年里成真呢?
早在2012年,矢野义昭就曾对未来10年的国际局势,做出过大胆预测。
矢野义昭断言“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必有一战”,果然,一年之后爆发了乌克兰危机,2022年又爆发了俄乌冲突。
他甚至还大胆预测,“未来的日本极有可能会步乌克兰的后尘,而对日本发起攻击的,正是与日本存在世仇的中国”。
在矢野义昭看来,日本近些年来频繁在钓鱼岛海域搞事情,就是对中国的挑衅。
而且日本还时不时的派飞机闯入中国领空,进一步加大了双方的矛盾。
再加上日本政府决策者有不少是当年侵华日军战犯的子孙,在骨子里他们就是反华的。
而这些都是在逼着中国向日本开战。
到了2023年,俄乌开战已一年,看到乌克兰的处境,矢野义昭再次做出大胆预测。
他直言,中日两国最晚会在2025年爆发战争。
到时候西方国家肯定会像援助乌克兰那样援助日本,而日本必然会走向乌克兰的老路。
他还详细预测了开战后的战场形势,声称解放军很可能会集中力量,先行攻打日本的军事基地,速战速决。
在他的预言中,我国会派出900架战机,以及60%以上的海军舰队,对日本全境进行无差别击打。
最终这场冲突将持续大半个月,而由于日本军事力量较弱,会逐渐陷入劣势,直到战败,届时琉球岛将成功脱离日本实现独立。
矢野义昭甚至直言不讳的表示,这场战争就是一场代理人的战争。
欧美国家把日本当炮灰,不直接参与冲突,但背地里会帮日本提供军援。
他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好像事情真的发生过似的。
然而,如今已然到了2025年7月,他预言的时间早就过了,中日大战却并没有发生。
军事专家分析,这位少将炮制中日开战的说法,无非是在扩大中国威胁论。
而所谓的欧美会成为日本的后盾,更是无稽之谈。
美国在亚太的核心利益是维持自己的霸权,不是为日本卖命。
要是中日真打起来,美国首先琢磨的肯定是“值不值”:
帮日本就得跟中国正面冲突,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可不是吃素的,海军能在西太平洋拒止,导弹能覆盖美军基地,真撕破脸,关岛、夏威夷都可能受威胁,美国本土的经济、安全都得被拖下水。
所以它大概率是躲在后面看风向,实在不行就卖队友。
而欧洲那些国家,跟中日这摊事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欧洲现在自己的麻烦就够多了,俄乌冲突还没结束,能源危机、经济衰退的烂摊子都没收拾好,哪有精力管亚太的事?
对它们来说,中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的汽车、法国的奢侈品、意大利的时尚品牌,多少都靠中国市场活着,真要为了日本跟中国翻脸,自家企业的损失谁来补?
而且欧洲跟日本的关系也就那样,二战的历史恩怨还没完全消呢,凭啥要为日本出头?
还有个更现实的点,国际政治说到底是利益交换,欧美帮日本能捞着啥?
日本能给的,无非是些市场份额、技术合作,但这些跟中国这个庞大市场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无数欧美企业的“金主爸爸”,得罪了中国,损失的可是真金白银。
而且中国手里还有不少牌,比如稀土供应、制造业供应链,真要掐断了,欧美自己的产业也得瘫痪。
所以欧美犯不着为了日本那点利益,赔上自己的利益。
那么,中日到底会不会开战呢?矢野义昭的预言是否会成真?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中日两国在经济上早就绑在一块儿了。
日本的汽车、电子零件,多少都得靠中国市场活着,丰田、本田在中国的工厂要是停了,日本国内的产业链就得掉链子。
反过来,咱们这边不少制造业也得用日本的高端设备、精密仪器,真撕破脸,工厂停摆、工人失业,两边老百姓的日子都得紧巴。
资本家们比谁都精,他们的钱袋子跟中日贸易绑在一起,肯定会拼命给政府施压,别搞出断财路的事儿。
再说说军事层面,真打起来不是街头斗殴,是要拼家底的。
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摆在那儿,导弹能覆盖日本全境,海军舰艇数量比日本多得多,真撕破脸,日本的军事基地、工业区能不能保住都是问题。
日本那边呢,虽然装备不错,但自卫队规模有限,而且缺乏战略纵深,一旦冲突升级,本土受打击的风险太大。
更重要的是,中国从来没想着主动打谁,我们的国防政策一直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只要日本不踩红线,比如动钓鱼岛的主权,中国没必要动武。
而日本心里也清楚,真把中国惹毛了,美国未必会真的下场帮它扛着,毕竟美国自己也怕跟中国正面冲突,那损失可不是卖几架飞机能补回来的。
还有国际环境这层,现在全球化时代,谁也不能关起门来打架。
中日都是经济大国,一旦开战,全球供应链得断一半,石油价格、股市、汇率都会乱套,欧美国家肯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联合国、周边国家也会拼命劝和,毕竟没人想被这俩大国的战火波及。
日本要是主动挑事,国际舆论唾沫星子都能把它淹死,二战战败国的身份在那儿摆着,再动武就是犯了众怒。
老百姓这边也不答应。
中国这边,大家忙着搞钱、过日子,谁愿意没事打仗受苦?
日本民众更是出了名的反战,当年广岛长崎的教训太深刻,政府要是敢喊打仗,国内游行示威能把国会围起来。
两国的年轻人现在更多关注的是动漫、游戏、旅游,民间交流其实一直没断,这种民间的好感虽然脆弱,但也是一股不想打仗的力量。
说到底,中日之间那些矛盾,比如历史问题、领土争端,确实让人闹心,但真要上升到战争,两边都得掂量掂量后果。
说白了,就是“打不起,也没必要打”,大家都清楚,坐在谈判桌前吵吵,总比真刀真枪干起来强,毕竟谁也不想回到几十年前那种苦日子。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截图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