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那个轰动全国,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刚,今何在?

2025年05月20日19:43:15 军事 1132

1993 年的夏天,一个 22 岁的军人用鲜血和勇气震撼了全国。

在从云南老家返回部队的客车上,他面对 4 名持刀抢劫的歹徒,赤手空拳挺身而出,身中 14 刀仍坚持追捕,甚至在肠子流出体外的情况下,硬是追出 50 多米才晕倒。

这个人,就是徐洪刚,如今 30 多年过去,当年的英雄战士现状如何?他的人生轨迹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当年那个轰动全国,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刚,今何在? - 天天要闻

一、生死搏斗:22 岁军人的血性瞬间

故事要从 1993 年 8 月 17 日说起。

当时,探亲结束的徐洪刚乘坐长途客车返回济南军区某部。

午后的车厢里,乘客们昏昏欲睡,没人注意到 4 名歹徒正在车厢后部对一名妇女实施抢劫,当歹徒开始拉扯妇女、意图施暴时,后排传来一声怒吼:"放开她!"

起身阻拦的正是徐洪刚。这个身高 1 米 75 的年轻军人,穿着便装却自带威严。

当年那个轰动全国,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刚,今何在? - 天天要闻

歹徒见他孤身一人,先是挥拳相向,随后同伙掏出匕首,一场力量悬殊的搏斗就此展开:徐洪刚放倒两名歹徒后,另外两人持刀猛刺,14 刀下去,他的胸口、腹部鲜血喷涌,甚至部分肠子流出体外。

但即便如此,当歹徒跳窗逃跑时,他仍捂着伤口追出车门,在公路上跌跌撞撞走了 50 多米,直到遇见路过的税务局副局长詹本方才晕倒。

"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歹徒跑了。" 徐洪刚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一件平常事。

经医院抢救,他的右肺被刺穿,胸腔积血达 2000 毫升,经过 4 小时手术才脱离危险。

当年那个轰动全国,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刚,今何在? - 天天要闻

消息传出后,全国掀起向他学习的热潮,他被授予 "见义勇为英雄战士"" 全国新长征突击手 " 等荣誉称号,还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

当年那个轰动全国,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刚,今何在? - 天天要闻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

当年那个轰动全国,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刚,今何在? - 天天要闻

二、从 "硬骨头战士" 到 "知识型军人"

其实,徐洪刚的英勇并非偶然,1971 年出生在云南彝良县农村的他,从小就有股子 "硬劲"。

1990 年参军后,在素有 "铁军" 之称的济南军区 54 集团军某师,他每天提前 1 小时起床练体能,别人跑 5 公里,他就跑 10 公里。

别人练一遍战术动作,他练三遍,入伍第一年,他就因训练成绩全优被评为 "优秀士兵"。

勇斗歹徒事件后,徐洪刚并没有躺在荣誉簿上。

当年那个轰动全国,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刚,今何在? - 天天要闻

他清楚地知道,新时代军人不能只靠蛮劲,更要靠知识。

1994 年,部队保送他进入济南陆军学院深造,只有初中学历的他,白天泡在教室里听理论课,晚上在宿舍背英语单词,甚至为了搞懂一个战术模型,熬夜查资料到凌晨。

"刚开始学高等数学,简直像听天书,但我就不信这个邪。" 他硬是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从通信兵到步兵指挥专业的转型,以全优成绩毕业。

此后,他又先后进入南京政治学院学习,从大专读到本科,还拿到了硕士学位。

在南京学习期间,为了攻克英语难关,他每天只睡 4 个小时,跟着 70 多岁的老翻译逐句钻研课文,最终不仅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还能流畅阅读外文军事资料。

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军人的硬骨头,不仅在训练场上,更在知识的战场上。"

当年那个轰动全国,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刚,今何在? - 天天要闻

三、30 年军旅:从基层到边疆的坚守

伤愈归队后,徐洪刚的军旅生涯进入新的阶段。

他从一名普通战士逐步成长为基层军官,历任排长、指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等职。

无论在哪个岗位,他始终保持着 "拼命三郎" 的作风:1998 年长江抗洪,他带领连队在大堤上连续奋战 7 天 7 夜,手被沙袋磨出鲜血也不肯下火线。

当年那个轰动全国,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刚,今何在? - 天天要闻

2008 年汶川地震,他主动请缨进入 "死亡大峡谷" 运送物资,背着 30 公斤的沙袋在淤泥中跋涉,膝盖旧伤复发却坚持走完 10 公里山路。

2018 年,已经 47 岁的徐洪刚做出一个重要决定:申请到西藏昌都军分区任职。

这片平均海拔 3500 米的雪域高原,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 70%,很多年轻战士都难以适应,更何况是曾身负重伤的他。

"我是军人,哪里需要就应该去哪里。" 他不顾家人劝阻,毅然踏上高原。

在昌都的日子里,他走遍辖区内所有边防哨所,深入了解战士们的生活训练情况,即便因高原反应多次晕倒,也从未退缩。

当年那个轰动全国,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刚,今何在? - 天天要闻

四、脱下军装后的另一种 "战斗"

2022 年,服役满 32 年的徐洪刚退休了。

但他的 "战斗" 并未结束,这些年,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中:从 2011 年起,他发起 "1+1 助学" 活动,先后资助 200 多名贫困儿童上学,每月从退休金中拿出 2000 元作为助学金。

"我小时候家里穷,差点没读成书,不能让孩子们再走我的老路。" 他常常亲自到山区走访,为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甚至帮他们联系就业渠道。

当年那个轰动全国,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刚,今何在? - 天天要闻

在部队时,徐洪刚就热爱写作,退役后更是笔耕不辍。

他撰写的《假如雷锋活着》等文章被收入军队教材,还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如今,他经常到学校、企事业单位作报告,用自己的经历讲述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有人问我,当年怕不怕死?我说,穿上军装的那一刻,就把生死交给国家了。" 他的报告朴实无华,却总能让听众深受触动。

当年那个轰动全国,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刚,今何在? - 天天要闻

信息来源:《新华社》

当年那个轰动全国,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刚,今何在? - 天天要闻

五、英雄背后的平凡人生

脱下军装的徐洪刚,生活中是个不折不扣的普通人。

他喜欢在小区里和邻居下象棋,偶尔陪妻子逛菜市场,周末会带着孙子去公园玩,给孩子讲当年当兵的故事。

当年那个轰动全国,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刚,今何在? - 天天要闻

但在家人眼中,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习惯:每天早上 6 点准时起床跑步,家里的物品永远摆放得整整齐齐,甚至叠被子都要叠出 "豆腐块"。

谈及过去的荣誉,徐洪刚总是摆摆手:"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更厉害。"

但说起现在的生活,他眼神中透着满足:"我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参军,最骄傲的事就是做了军人该做的事,虽然身上留了 14 道伤疤,但每一道疤都是我跟自己的较量。"

当年那个轰动全国,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刚,今何在? - 天天要闻

结语:一个英雄的 "平凡" 之路

从勇斗歹徒的热血青年,到扎根边疆的军队干部,再到投身公益的退休老兵,徐洪刚用 30 年时间诠释了什么是 "军人本色"。

他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担当。

正如他常说的:"英雄不是天生的,是无数个选择堆出来的。" 在和平年代,这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精神,或许正是英雄主义的最好解释。

当年那个轰动全国,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刚,今何在? - 天天要闻

信息来源:《北京周报网》

当年那个轰动全国,勇斗歹徒身中14刀的徐洪刚,今何在? - 天天要闻

如今,54岁的徐洪刚依然活跃在公益一线,用行动告诉世人:真正的英雄,从不因时光流逝而褪色,只会在岁月沉淀中愈发闪耀。

他的经历让我们明白:所谓英雄,不过是普通人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勇敢,在平凡日子里选择了坚守,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致敬。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杨得志奉命入朝作战,只向中央提了一个条件,与朱德有关 - 天天要闻

杨得志奉命入朝作战,只向中央提了一个条件,与朱德有关

1950年寒冬深夜,山东兖州军营的值班室突然响起急促电话铃。19兵团司令杨得志抓起听筒,毛泽东的湖南口音穿透风雪:“得志同志,准备好和世界头号强敌过招了吗?”窗外的冰凌映着这位百战将领凝重的面容——他刚结束解放大西南的征程,又要面对陌生的现
五一已经结束,社会上出现了四个“反常现象”,原因很现实 - 天天要闻

五一已经结束,社会上出现了四个“反常现象”,原因很现实

今年"五一"小长假已经结束了,然而,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上呈现出了4大反常现象,这些现象反映了我国消费市场正在经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再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背后蕴含着经济发展、消费心理和社会变迁等多重因素。
银行取款出现新变化,5月起开始执行,存款超过十万一定要注意 - 天天要闻

银行取款出现新变化,5月起开始执行,存款超过十万一定要注意

虽然,现在电子支付已经相当普及,但是大额现金交易仍然存在。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银行网点平均每天处理超过10万元取款业务的客户约占客流量的12%-15%。而为了更好的管理储户提取大额现金,金融监管部门就要不断调整大额现金取款的规定,既要满足社会各
把存款取出放家里,是机智还是愚蠢?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 天天要闻

把存款取出放家里,是机智还是愚蠢?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现如今,国内大多数人都习惯使用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来进行结算支付。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86%。人们之所以都喜欢使用移动支付工具,主要是出门不用带现金,只要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完成结算支付,十分方便快捷。不过,现在也有一部分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