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掐住脖子的时候就“翻白眼”,对方刚松手就吹捧自己“战无不胜”。这就是印度对于此次印巴冲突的态度。
就在巴基斯坦主动抛出橄榄枝、释放一名被俘虏的印军士兵之际,不甘心失败的印度,开始了新的行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咽不下失败这口气的莫迪,很快就会找巴基斯坦的麻烦,看似风平浪静的印巴边境,随时都有可能传出枪炮声。
印度举国上下庆祝胜利、莫迪与印度军方宣布“大获全胜”之际,巴基斯坦迎来了3个噩耗。让巴基斯坦坐立不安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第一件事,巴基斯坦后院起火。一直以来,活跃在印度腹地、动辄就袭击印军的反印度武装,都是新德里的心腹大患。在巴基斯坦,隔三岔五就跳出来制造混乱的,是臭名昭著的俾路支武装分子。
巴基斯坦在5月19日证实,18日晚上,巴基斯坦俾路支地区发生了一起“自杀式爆炸袭击”事件,造成了至少4人死亡、20人受伤。
当时,袭击者突然引爆了装满炸药的汽车,巴基斯坦为此付出了巨大伤亡。这起悲剧发生后没多久,巴基斯坦警方迅速介入调查,并封锁了附近区域。
截至目前,仍未有任何势力宣布为此事负责。从以往的例子看,这件事很可能与俾路支武装分子有关。
当然,也有可能是别的势力干的。
早在五月初,俾路支武装分子就突然出手、打了巴基斯坦军警一个措手不及。整个战斗过程中,携带着大批武器的俾路支武装分子,让巴基斯坦遭到了沉重打击。
当时,巴基斯坦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印巴边境,这让俾路支武装分子看到了趁虚而入的机会。
某种程度上说,对巴基斯坦而言,一心想要让俾路支摆脱巴基斯坦控制的俾路支武装分子,是比印度还要可怕的对手。
一方面,俾路支武装分子不是什么散兵游勇,而是训练有素的武装势力,曾是美国用来对付塔利班的工具。俾路支武装拥有大批美式装备且不说,背后还有印度提供支持,实力不可小觑。
另一方面,俾路支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巴基斯坦要想彻底消灭俾路支武装分子,很不容易。
如果此次制造“自杀式爆炸袭击”事件的是俾路支武装,接下来,巴基斯坦军方将不得不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俾路支地区,这无疑会减轻前线印军的压力。
换句话说,巴基斯坦本土越危机四伏,印度就越高兴。在莫迪看来,这是印度军方趁火打劫的好机会,不容错过。
需要注意的是,当下,美俄英法德仍未就此次袭击事件发声。
第二件事,印度在印控克什米尔边境集结50万大军。印度表示,已重新将大约4000名退伍士兵部署至印控克什米尔,这有助于提高印度对“当地安全局势作出有效应对”的能力。
当下,印度已在印控克什米尔集结50万大军,考虑到莫迪曾表示“印度只是暂时停火”,与印度向70国通报所谓的战果。很显然,被击落多架战机、本土军事目标被炸的印度,这次不会轻易罢休。
从这个角度看,巴基斯坦确实要更加小心了。
第三件事,印度迎来强援,巴基斯坦腹背受敌。在巴基斯坦本土挑事的俾路支武装分子,是印度的“帮手”之一,但有求于印度的,还有伊朗与阿富汗塔利班。
印巴爆发激烈空战后,伊朗外长率队抵达印度,试图缓和印巴冲突的同时,伊朗与印度签署了多份合作协议。两国承诺,将在多个领域深化合作。
塔利班临时外长也与印度外长苏杰生通了电话,这是塔利班入住喀布尔以来,双方首次展开外长级别对话,意义不言而喻。在这之前,阿富汗塔利班曾多次与巴基斯坦交火,双方互有伤亡。
当然,巴基斯坦身后也站着沙特与土耳其。此次印巴冲突爆发后,土耳其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巴基斯坦已对土耳其表示感谢。
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在于,随着时间推移,美俄英法等各大势力会不会卷入印巴冲突。
说到底,美俄英法与印度的军事合作非常密切,也曾多次在印巴冲突升级后为印度雪中送炭。
对美国而言,推动印巴冲突升级,有助于美国更好地出口武器装备。
但就目前看,美国似乎无意给紧张局势煽风点火。特朗普很清楚,今时不同往日,一旦美国制造的武器被大量摧毁,美国就会得不偿失。
表面上看,不断告诉印度民众与全世界,“我们赢了,巴基斯坦输了”的莫迪,确实很自信。但实际上,印度的明眼人都知道,此次印巴之战,印度可以说是一败涂地。印度反对派正在给新德里添堵,印度军方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莫迪不可能会选择忍气吞声。
真正的对抗没准才刚开始,且看印度如何出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