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南一北两款新战机亮相之际,作为中国“铁杆盟友”的巴基斯坦,其国内军事圈瞬间沸腾。
巴军事专家满怀憧憬,畅想着先引入歼 35 隐形战机,再沿着与中国合作的道路,迈向未来六代机的引进之路,构建起巴基斯坦领空坚不可摧的防护网。
歼 35,承载着中国航空工业数十年如一日的技术沉淀,从先进的气动布局设计,到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的航电系统,再到具备强大推力且适配隐身需求的发动机,它是一款货真价实的五代机,能为巴基斯坦空军带来梦寐以求的对印空中代差优势,一改南亚天空的战略均势。
1 月 3 日巴基斯坦当地媒体一则消息,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消息称,巴基斯坦空军计划 2028 年之后引进土耳其研发的“可汗”隐形战机。
是与中国购买歼 35 的协议已然夭折?还是巴方蓄意放出风声,欲在军购棋局中执先手,对中方来一招以退为进,换取歼 35 采购成本的降低、更多技术转让的优厚条件?
数年前,合作研发下一代战机的传闻便已悄然流传。美国对土耳其关上 F 35 销售大门后,土耳其破釜沉舟,全力投身“可汗”战机研制,2024 年初,“可汗”成功首飞,埃尔多安踌躇满志,宣称土耳其空军将列装近百架,更要将其推向全球,在国际军贸市场分一杯羹,而巴基斯坦自然成为其重点“攻略”对象。
虽说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将其定义为五代机,可国际军事观察家们大多对此存疑。土耳其过往在战机研发领域,最亮眼的成绩不过是教练机研制,技术积累薄弱。
“可汗”战机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外援,发动机选用美国 F 16 的同款 F110,航电与雷达系统来自欧洲。
如此“万国造”模式,土耳其更似一个高级“组装工”。F110 发动机廉颇老矣,几十年前的技术产物,难以支撑五代机超音速巡航、高机动等严苛性能要求,隐身设计、航电融合等关键环节,也因拼凑痕迹明显,与真正五代机标准相去甚远,充其量只能算作四代半战机,面对印度“阵风”,甚至巴方自家的歼 10CE,都难言优势。
巴军方高层将领多次公开表态,引进歼 35 已提上日程。巴方飞行员甚至已完成歼 35 相关培训,只待战机入列。歼 35 一旦加盟,巴基斯坦空军将突破现有战力瓶颈,手握抗衡印度空军的关键底牌,让印度在边境空域投鼠忌器。
传出采购“可汗”战机的消息,或为巴方谈判策略中的“险棋”。土耳其许以贷款、技术转让等优厚条件,极具诱惑;中国歼 35 的卓越性能和中巴长久合作根基又难以割舍。
国际军售市场五代机稀缺,“可汗”的半吊子五代机本质难掩,歼 35 背后是中国深厚技术底蕴与对巴友好合作诚意。巴基斯坦若因小失大,放弃歼 35,不但错失战力飞跃良机,更可能陷入与印度军备竞赛的被动泥沼。
毕竟中巴友谊久经考验,在军事合作领域,以歼 35 为新契机,有望续写传奇,而非因一时波折,偏离共赢航向。
巴基斯坦也需看清局势,在“万国造”幻影与中国坚实技术臂膀间,做出明智抉择,护佑自身空域安全,稳固地区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