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一瓶茅台酒才3元多,一准团级干部回家探亲,一次买了10瓶

2024年05月19日00:55:11 军事 1652


1953年一瓶茅台酒才3元多,一准团级干部回家探亲,一次买了10瓶 - 天天要闻

王学俭与时为朝鲜人民军铁道兵参谋长的朝鲜战友在平壤喜相逢

1952年6月14日,时任铁道兵团人民铁军报社副社长兼总编的王学俭奉命第二次入朝,期间带一个工作组到杨连弟连住了44天,专做调查研究。工作了4个月后,他的身体出了问题。

1952年10月,王学俭患痢疾病,拉肚子,浑身无力,可他还在坚持工作。军医叫他住院治疗,王学俭手头事情多,没有接受医生的劝告。突然之间,王学俭发起高烧,昏昏沉沉。军医急忙用吉普车把他送到附近的王学俭铁道兵团二师医院,住在用原本搭起的小木屋里。

当王学俭清醒后,医院登记时,知道他是“人民铁军”报副社长,准团级,就把他移出和士兵住在一起的小木屋,送进一间有火炕的朝鲜民房中住下。与王学俭同屋的还有二师的一位保卫科长。经确诊,王学俭是患了痢疾加伤寒。医院当即给他注射了当时十分紧缺的进口“盘尼西林”(青霉素),高烧很快退去。

医生告诉王学俭说,你的高烧虽然退了,但伤寒病就怕复发。劳累就能引起旧病复发,你要注意,复发后可不好医治。

护士跟王学俭说:敌机轰炸时,我们来抬你进防空洞,你可不能自己乱跑。王学俭听在了心里。他这种情况,人很虚弱,要跑也跑不动。

有一天夜里,敌机在医院驻地投弹。护土不知道怎么回事,没有来抬他进防空洞。炸弹在房子附近爆炸,震得房顶落土。王学俭很着急,但又没有办法,心里就想:跑吧,极可能跑不赢炸断,就算是命大跑赢了,费这么大力,累犯了病,危险更大。他想通了,反正是没办法,干脆不跑,把眼一闭,死活由命吧!不知道是他真的命大,还是美机夜间投弹技术不过关,他一点事都没有。

事后护士向王学俭道歉,说他们失职了。王学俭啥也没说,事情都过去了,而且他没事。

住医院有比生病更难受的,就是伙食很单调,一天三餐都是流食,—碗面条,面条中加几块罐头鸡肉。一个多月的院住下来,王学俭闻到罐头鸡肉就恶心。高烧退后,他也不拉肚子了。王学俭就要求出院,医院拗不过,同意了。

回到政治部机关后,王学俭身体很虚弱,宣传部长徐诚之同志看见了,认为他这个样子不适宜工作,就叫他回国调养。徐部长为此特地调来一辆吉普车,把他送到丹东。临走时,徐诚之部长又亲笔给王学俭的妻子余平写了一封信,交王学俭转她。

徐部长在信中嘱咐余平:因学俭大病后身体虚弱,请你要特别关心爱获他。王学俭回到北京后,就想回家。留守处主任王晓薇同志说什么也不同意,把他接到留守处机关住下,不准他回家与妻团聚。这是一个饱含同志深情的安排。

在留守处机关,王学俭被照顾得很好。他每天早晨有牛奶鸡蛋,中、晚饭都吃小灶,伙食很好。组织上无微不止的关心,令王学俭终生难忘。在留守处机关吃住了二十多天,他身体大为好转,王晓薇同志这才批淮他回家团聚。

王学俭回到家中休养,儿子己经一岁多了,一见他的面就喊:“解放军叔叔好!”王学俭抱起他亲了一口说:叫爸爸好!儿子就喊:“爸爸好!”王学俭说不清心中是什么滋味。

为了锻练身体,王学俭经常到北海公园滑冰。有一天,北京钢铁学院的一批学生见他穿着志愿军军服,就围到他跟前,教他滑冰,并要他给他们讲朝鲜前线的故事。学生们太热情了,纷纷表示要和他和交朋友,还拥着他到他们宿舍,在他们的食堂吃了饭。王学俭嗬他们互相交换了通信地点。回到朝鲜后,王学俭还和他们通了几封信。后来因为业务工作太忙,逐渐就断了通信关系。

1953年春节快到了,王学俭在北京休养,忽然想起,自己自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以来,有那么几年都没回老家了,父母都是年迈了,一定很挂念自己,自己应该趁休养之机回家看望二老。于是他请假回家,上级通情达理批准了。

正好他五弟王学书从沈阳来北京,于是兄弟俩一起回老家了。王学俭用稿费买了10瓶茅台酒。为什么买酒呢?王学俭的想法是,老父亲七十多了,又喜欢喝点酒,弄点好酒给他喝,他一定很高兴。可事情跟他想的可不一样。

到家后,老父亲问王学俭,这酒花了多少钱?他说一瓶三元多,十瓶三十多元。老父亲说:“我老了,不馋酒了。你还不如给我买条毛毡子铺在炕上暖和。”王学俭为此感到惭愧,自己对老人关心少,不能理解老人心思。老父亲说的毛毡子他一直记着,但事情太多,直到老人去世,始终没有办成这件事。后来一想起,王学俭就觉得心中痛,他亏欠老人了!

补充:

王学俭,山东省海阳县嘴子前村人 1925年生,1944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文化教员、宣传干事、编辑等职。1948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报社副总编辑,1951年任中朝联合铁道运输政治部报社主编,1953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政治部报社副社长兼主编。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组织予以纠正处分并恢复工作。1979年任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副局长。王学俭同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荣立过三等功,被推选为铁道兵团英模代表。其报告文学《运输战线的英雄们》被选入1986年出版的《情漫山河》报告文学集。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 天天要闻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就在早前,朝鲜已经接到了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电报,明确表示中国将出兵援朝,并已做好准备。然而,朴一禹来到沈阳后,并没有就志愿军入朝具体事宜进行沟通,只是传达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国军队立即过江,并说金日成现在德川,志愿军指挥部也应该设在那里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 天天要闻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3军,是解放战场上,四野大军的头号主力部队之一,为加快促进东北地区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在战略追歼阶段,第43军与兄弟部队共同南下作战,参与衡宝战役,和兄弟部队共同重创白崇禧军事集团。此举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 天天要闻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战争冲击波,科技世界的重塑与变革。近期战火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再次点燃,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对地理和政治版图的重新划分,更是一场科技领域的无声革命。战争的硝烟背后隐藏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世界。首先,我们看到了无人机技术的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