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相正
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抄袭,都将被追责!
“8192部队真好!不知道他们搬到哪里了?”这是老家老一辈人经常的挂念。
我不知道始于那一年,8192部队在我的老家湖北麻城县浮桥河驻扎,这里虽然的一个生产大队,南北长不过5公里,东西宽大约4公里,群山环抱,但是距离省道4公里,便于部队隐蔽机动。是武汉到南京,上海的重要连接通道。
1962年,全县最大的水库——浮桥河水库建成,这里有山有水,风景秀丽。也不知道他们是哪一年搬走的,反正我们学校的教室是部队车库改成的,三个停车位刚好是一间大教室。
我问过父母亲及家乡的老人,8192部队怎么好?
答曰:一,他们给我们是“作古正经”(真)的帮忙。
1、帮我们双抢。当年我们是种两季水稻,早稻不熟不能割,二季稻秧必须在立秋前插完,每到7月底是抢收抢种的“双抢”季节,“不插八一秧”是农谚,是口号,起五更睡半夜是常事。早稻收割,在田里晒半干,捆起,挑到稻场跺起来,插秧,部队干部战士都是行家里手,劳动起来“黑汗水流”,在农民疲劳至极时给予的帮忙,是多么及时,多么令人感激!
2、1969年,当地连续降雨,新建的水库本来有泄洪闸,但是并没提闸放水,需要测试库容,需要检验溢洪水位并用洪水冲出洪道。溢洪道本来是没有的,洪水四处横溢,等他横行过后,冲出了深深的沟槽,后来遇到洪水的年份,它就老实了,乖乖的在河槽里流淌。
但是第一次的洪水也冲毁了不少农田,部队的干部战士们与农民一道,搬石头,挑土方,修复农田,当兵的个个年轻有劲,不知道压断了多少扁担。当兵的也是人,老百姓也是娘生父母养的,心也是肉长的。回忆起这段故事,许多百姓眼里满是泪水。
二、他们是办实事。
解放初期,当地有不少地方病,他们积极培养赤脚医生,毫无保留的传授经验。每年冬春季节,就脑膜炎多发季节,他们送医送药。当地还有一种地方病“癞痢”(头皮癣)破坏毛囊,头发成块状缺失,影响美观。
在部队的帮助下,该病在当地彻底绝迹,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他们送文艺下乡,电影,华乐,杂技,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等多种活动慰问群众,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三、他们真的遵守纪律。
前面提到的损坏的扁担,他们也要赔钱,老百姓说,这象什么话?帮我们,还赔钱,不要不要,但是他们仍然赔了。父亲还多次忏悔了他当年的“棒”(说话难听)脾气。
当年是7队的生产队长,在我们队地盘上有一条小河沟,沟里种有莲藕,河沟长满了杂草。
有一次,看见一群当兵的在河沟里采藕,父亲年轻气盛,头火上冲,严厉训斥了他们,领头的出来说:“我姓曹,是连长,我以为这是野生的,这批河南兵,身体底子差,想给战士改善一下伙食,不想违反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承认错误”,父亲说:“你光说得好听!”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难道我们还有其他的违反群众纪律的事?回去以后,向上级汇报了情况,部队上级领导,又向大队的上级浮桥河水库管理处领导做出检讨,并诚恳地请管理处的领导廖怀金一同向我父亲再次检讨,并询问部队是否还有违反群众纪律的事。
我父亲说,“没有了,我当时就是气话,随口一说而已”。
父亲想念8192,忏悔曹连长,我帮他圆了部分梦想,一是打听到了部队的下落,二是确认了曹连长。
我长大后也当兵了,并提干了,而且是来到了河南。在我当兵20年后,一次接待一个来部队看望孩子的家长,问到家是哪里,当得知“湖北麻城”时,对方家长说,“我在麻城当过兵”,我们不约而同的说出,8192。
此时,我激动万分。这支部队后来移防河南新乡。这位家长仔细回忆起了曹连长,说:“有这个人,是分队长,湖南人,长相是牙齿地包天。”
这些信息,反馈给老家的父亲,得到了证实。说半圆梦,是因为还没有找到曹连长。如果他还在,估计有九十岁左右。我父亲87岁去世,已经作古11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