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的造舰规模越来越低了?中国是怎么反超美国的?今天,一林想跟大家聊一聊,美国军工产业是如何由盛转衰的。
要说美国军工产能的最巅峰,那一定是二战时期。仅二战期间,美国就制造了155艘航母,包括27艘重型航母,11艘轻型航母,还有117艘护航型航母。其他战舰就更多了,10艘战列舰,48艘巡洋舰,355艘驱逐舰、498艘护卫舰、203艘潜艇以及64500艘登陆艇。这只是海军舰艇工业,在陆军、空军装备工业方面,美国的产能同样非常恐怖。
美国生产了10万辆坦克,20万辆装甲车,32万架飞机。在1944年时,美国一国的军工产能,就比德日意三国总和的两倍还要多。当时的美国被誉为“民主国家的军工厂”。苏联、英国、法国、中国都依赖于美国的军工供应。其中,英国拿到的美国军援最多,拿走了价值312亿美元的战略武器,占总比重的60%。苏联排第二,拿走了106亿美元的物资,仅坦克援助就超过了1.2万辆。
很多人说,中国能击败日本,打赢二战,主要是靠美国援助。这是一种严重错误的观点。中国拿到的美国军援非常少,只有区区8.25亿美元,还不到英苏的一个零头。真正撑起中国抗战的是牺牲了的1800万中国人。相反,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一直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日本的钢铁、石油主要都是来自于美国。可以说,在二战前期,日本这架战车就是美国钢铁和石油所驱动的。
美国对二战的贡献,主要集中在珍珠港战役以后。当美国被拉入二战,美国的军工产业就被彻底唤醒了。1942年,美国一年内新开的工厂,比过去十年还要多。美国成为了二战中无可取代的超级工业中心。美国一个坦克厂的产能就比整个日本都要多了。在二战期间,日本受钢铁产能限制,一共才生产了5000多辆坦克,飞机也只有6.6万架,远远落后于美国、苏联、德国、英国。
如果把当时的日本放在欧洲战场,根本排不进前三。但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崛起,也没有韩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整个亚太地区只有日本一个工业强国,这才导致日本野心不断膨胀,开启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为什么美国军工产能可以独霸全球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加班。提高军工产能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加班。罗斯福亲自下令,军工厂最短法定工作时间为48小时,实际上工作时长为56小时。也就是说,每天8小时,一周上7天,实行三班倒,工人轮休,但机器不停,24小时满负荷运转。当时,美国招募了20万工人生产坦克,每30分钟就可以下线一辆。
二是,民转军。美国的民营企业成为了军工生产的主力军。不管是生产窗帘的,还是生产铁皮的,或者搞五金加工的,全部统一纳入军工生产体系。其中,最核心的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厂。这三家民营企业,任何一家拉出来,它的军工产能都能匹敌一个国家。
大家都以为福特是造汽车的,可在二战时,福特不仅造汽车,还飞机。大名鼎鼎的B-24重型轰炸机,福特就生产了8600多架。福特斥巨资,用一年时间就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飞机生产线,每64分钟就能制造一架轰炸机,单月最高产能达到650架,令一众美国航空公司惊掉了下巴。
克莱斯勒汽车厂则暂停民用业务,全面转入军工生产,不再造汽车了,专门造坦克。“谢尔曼”坦克主要就是克莱斯勒汽车厂制造的,它每隔半个小时就可以造出一辆坦克。克莱斯勒一家公司生产的坦克就超过4万辆,而整个德国一共也才生产了4万辆坦克。一家克莱斯勒汽车厂的坦克产能就能匹敌一个纳粹德国。
但最强大的民转军企业还不是他们俩,而是美国通用集团。通用的业务范围极广,包括枪械、坦克、装甲车、军用卡车、军舰以及飞机等,几乎海陆空全覆盖。通用制造了85.4万辆卡车,20.6万台航空发动机、19.8万台柴油发动机、3.8万辆坦克和装甲车,还有1.3万架飞机。
三是,充分竞争,没有垄断。那时候的美国军工企业可以做民营业务,民营企业也可以做军工业务,互相竞争,相互融合,军民一体,自由切换。民营赚来的钱,投入到军工研发,军工研发的技术,再反哺到民营工业,形成良性循环。
可如今的美国军工面临两大弊端:一是军民分离,二是高度垄断。福特、通用、克莱斯勒等汽车厂都剥离了军工业务,军工产业走向了专业化。可在专业化的基础上,美国军工又走向了垄断化。二战时期著名的麦克唐纳飞行器公司,与道格拉斯航空公司合并后,被波音公司打包并购。北美航空与洛克韦尔合并,也被波音吞并了。克莱斯勒则被意大利菲亚特集团买走了,只剩下汽车业务,没有军工业务了。
洛克希德与马丁合并,组成了洛马集团,格鲁曼公司被诺斯洛普并购,组成全球第四大军工集团。当这些并购发生以后,美国军工产业就从百花齐放,变成了一个个庞大而臃肿的垄断集团。
这些垄断集团为了降低成本,大量外包,产业逐步走向空心化。稀土、航母拦阻索、单兵无人机等,严重依赖于海外进口。就连F-22、F-35的隐身材料,都依赖于中国的原料进口。军民分离、军工垄断、民营工业空心化、大量的熟练工人失业等,让美国军工再也回不去二战时的巅峰。
为什么美国要搞工业大摸底?因为他们发现,一些极为关键,但需求量很小的核心零部件,核心原材料,美国都已经生产不出来了。不查一下,美国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多少核心零部件来自于海外。军工产业的根基在于民用工业,没有健全而完善的民营工业,就不会有发达的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