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访华就打下马威?中国仪仗队全部撤走:态度摆正,想好了再来

2023年10月27日16:29:06 军事 1234

中美关系一直都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尽管近些年来中美关系越加严峻,但是在上个世纪,中美之间也有过一段十分不错的“蜜月期”。

随着中国与苏联关系的急剧恶化,中国改变策略逐渐与美国开始亲密,进行了许多领域的学习交流,其中甚至包括军事方面。

1986年,美国首次派出海军军舰到中国访问,然而却发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

首次访华就打下马威?中国仪仗队全部撤走:态度摆正,想好了再来 - 天天要闻

原来是美国访问舰队没有挂满中国国旗,按照国际惯例来说,军舰访问国家是一定要挂满对方国旗以示尊重的。

负责接待工作的刘华清将军得知这件事后也是十分生气,这分明就是美国对中国的不尊重,是挑衅!

想到这里,刘华清当即下令:“撤走全部仪仗队、红毯、接待人员,告诉他们想好了再来!”

那么这件事后来如何了呢?在中美关系友好的背景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

亡羊补牢,紧急挂满中国国旗

前来访问的是美国太平洋舰队,这支舰队的司令官是美国海军上将莱昂斯。

太平洋舰队即将驶入中国领海前,他紧急接到了中国方面的通话,莱昂斯听到中国方面的不满后十分着急。

首次访华就打下马威?中国仪仗队全部撤走:态度摆正,想好了再来 - 天天要闻

现在是中美关系的缓和的关系缓和,是大势所趋,他可不想因为这件事就断送了自己的前途。

片刻思考后,他急忙回复:“这种情况确实是我们的疏忽,绝对没有任何的恶意和用心。请贵国稍等片刻,我们会立刻将国旗挂满,到时候一切照旧。”

刘华清听到对方态度还算不错,决定给他一次机会:“告诉他,必须把国旗挂满了,少一面都不行。我可不惯着他们!”

说完他就拿起望远镜开始观察美国舰队,发现美国果然在挂国旗。

刘华清满意地点了点头,让人重新布置仪仗队和红毯,也是给足了美国面子。

很快,美国将国旗挂满舰船顺利驶入港口,刘华清等负责接待的中国代表,作为东道主对莱昂斯一行人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仪式。

见到莱昂斯本人后,刘华清热情地与他握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首次访华就打下马威?中国仪仗队全部撤走:态度摆正,想好了再来 - 天天要闻

莱昂斯通过翻译知道了他的意思,对这场迎接很满意,两人笑容满面结伴同行,丝毫看不出先前发生的不愉快。

正式访问,互相参观

迎接仪式结束后,这场全球瞩目极具历史意义的访问正式开始。

刘华清将军等人受邀参观了美国太平洋舰队,这次来华访问的舰艇有“里夫斯”号巡洋舰、“奥尔登多夫”号驱逐舰和“伦兹”号护卫舰。

这些舰艇都是美国当时的海军主力,能够拿来给中国参观,其诚意实在充足。

登上舰艇后,刘华清看着这先进的钢甲铁炮十分激动,这边摸摸那边看看。

但美国方面显然也有私心,刘华清的参观并不自由,时刻有美国士兵跟着,在一些关键技术上面,他们是不允许触碰的。

他只能小心地踮起脚尖,细细察看。

首次访华就打下马威?中国仪仗队全部撤走:态度摆正,想好了再来 - 天天要闻

看着美国的舰艇,刘华清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中国的海军实力:“还是要发展,我们一定能追上来。”

对美国舰艇的参观结束后,刘华清作为东道主也带领莱昂斯等人参观了中国海军潜艇学校参观。

在这里,还没有成长起来的中国海军看着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很是新奇,双方就潜艇驾驶上展开了讨论,给中国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

因为当时双方都在青岛进行访问,那么青岛最出名的青岛啤酒自然是少不了的。

听说美国军人喜欢喝酒,刘华清亲自带着300名美国士兵到青岛啤酒厂参观。

“你们看,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青岛啤酒。”啤酒厂厂长拿起一瓶啤酒递给士兵,随后讲起青岛啤酒的历史。

“青岛啤酒是在1903年,由英、德商人…”

首次访华就打下马威?中国仪仗队全部撤走:态度摆正,想好了再来 - 天天要闻

简单地介绍了青岛啤酒的历史,这位厂长看着早已按捺不住的美国士兵哈哈大笑:“不说了,请大家尽情享用!”

此言一出,士兵们蜂拥而上,打开一瓶就是开怀畅饮。

他们纷纷夸赞:“这是我喝过最好的啤酒。”

“世界一流!”

士兵们喝得根本停不下来,厂长为了大家能够尽兴,让人做了一些下酒菜分发众人。

酒厂参观结束后,文工团和美国军乐队又在青岛人民大会堂进行了联合汇演,把这次访问推向了高潮。

6天后,这次中美军事访问圆满结束,莱昂斯上将表示:“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这是我在全球其他地区从未感受到的,你们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首次访华就打下马威?中国仪仗队全部撤走:态度摆正,想好了再来 - 天天要闻

目送着太平洋舰队的远去,刘华清深深地叹了口气:“我们的海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对于这次的访问,刘华清将军十分满意,但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怕。

如果不是国际关系的原因,美国需要与中国达成同盟,高傲的美国绝对不会因为他的话就停在港口外开始挂满国旗。

这次事件让刘华清深刻地认识到中美两国实力的差距,他说:“中美的友谊呀。拳头够大才是硬道理。”

中美海军差异

美国海军访问结束后,刘华清将军就中美海军差距作出总结,并向上级积极汇报,提出建议。

他认为海军是未来国家军事实力展现的重中之重,中国要想追赶世界的脚步,就必须积极建设海军部队。

首次访华就打下马威?中国仪仗队全部撤走:态度摆正,想好了再来 - 天天要闻

而海军部队中最重要的则是航空母舰,刘华清提议将航空母舰的建造提上日程。

他说:“航空母舰不仅是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体现,也是经济等综合国力的表现,在国际环境中,它的威慑力不亚于原子弹。”

1970年,刘华清将军首次起草了航空母舰工程报告,并组织专题会议。

1975年,他旧事重提,直接向中央建议。

邓小平对于他的提议十分赞同:“航空母舰确实是一个大国的必须,是强大的国力展现,总有一天我们中国也会有自己的航空母舰。但不是现在。”

邓小平是极具大局观的伟大领导者,他当然知道航空母舰的重要性,是对强大国力的展现。

但是,就当时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的状况来说,航空母舰的研制还不是时候。

首次访华就打下马威?中国仪仗队全部撤走:态度摆正,想好了再来 - 天天要闻

把这些话告诉刘华清后,他叮嘱道:“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大力研究航空母舰,可你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呀。等到我们的国家真正强大的时候,你的工作就是我们研制航母的基础了。”

邓小平的担忧不是理由,尽管当时中美两国关系不错,可依靠利益维持的关系也会因为利益被瓦解,中国要做的就是在中美关系破裂前学习足够的知识,为中国的发展添一把柴。

中美友好又脆弱的关系

中美关系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果不是因为中国与苏联交恶,美国是不会趁机示好拉拢中国的。

对于美国来说,他们拉拢中国就是为了在远东地区扶持盟友,共同应对强大的苏联。

也是为了让中国对苏联有一战之力,才会在各个方面对中国进行援助。

首次访华就打下马威?中国仪仗队全部撤走:态度摆正,想好了再来 - 天天要闻

只是这些援助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如此积极的,在1974年,美国政府与中国的友好进程开始明显放缓,到了1978年才重新推进。

看得出来,在这其中美国的内部也对中美合作方案有着不小的异议。

好在尼克松足够坚定,在他的推动下这种合作很快得以继续。

双方高层领导人开始了极为频繁的交流、合作。

在这其中中国方面得到了很多方面的收获,如果不是美国的原始资金支持,中国很难从当初发展到现在,成为综合实力仅次于美国的国家。

但或许是中国的发展速度太快,引起了美国的警觉,在苏联解体后中美关系丧失了外交压力,开始逐步降温。

特别是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中美关系甚至连正常化也很难维持,双方曾一度发展到针锋相对的地步。

首次访华就打下马威?中国仪仗队全部撤走:态度摆正,想好了再来 - 天天要闻

美国频频派出舰艇闯入中国领海耀武扬威、向中国发难,公然干涉中国的内政。

对此中国虽然在海军方面有所进步,但依旧不是美国的对手,

这种情况一直到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问世才有所好转,就像是刘清华将军说的那样,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现,是不亚于原子弹的威慑。

中国航空母舰问世后,立刻被投入使用,加强了中国对领海掌控,巩固了中国对领海的主权。

结语

中国海军的发展离不开先辈们超前的眼光和理念,谁能想到在那个贫困的年代,我们的将军就开始构思航空母舰的建造了呢?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白宫迎来3个噩耗,美国本土或面临打击,拜登高兴早了 - 天天要闻

白宫迎来3个噩耗,美国本土或面临打击,拜登高兴早了

从伊拉克武装袭击美军基地、胡塞武装击落美军无人机与美军航母跑路不难看出,美国主导世界秩序的时代,正在一去不复返。过去20年,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变,新兴势力的崛起,各方势力联手“去美元化”,都让美国如鲠在喉。
美国陷入恐慌!俄罗斯意外复议对话,战火再度烧向美国! - 天天要闻

美国陷入恐慌!俄罗斯意外复议对话,战火再度烧向美国!

美国希望通过乌克兰消耗俄罗斯,但俄罗斯与朝鲜深化合作,可能导致美盟友减少对乌支持,迫使美议员重新考虑优先事项。拜登已授权乌克兰使用美制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乌军袭击别尔格罗德、库尔斯克和塞瓦斯托波尔。美方继续加码援助,乌克兰成为消耗俄的筹码。
以“演”带“练”!横琴举办十字门隧道火灾救援应急演练 - 天天要闻

以“演”带“练”!横琴举办十字门隧道火灾救援应急演练

南都讯  “隧道发生车辆事故,车辆自燃人员被困,需要救援!”6月27日,2024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火灾救援联合应急演练在十字门隧道顺利完成。据悉,此次演练模拟“隧道发现单车自燃,消防系统联动测试、隧道发生车辆事故,车辆自燃人员被困救援、隧道发生堵塞事故,牵引清障恢复通行”的情景设计,设置了火点扑灭、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