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持续十个多月的俄乌冲突依旧没有停歇的迹象。就在外界以为俄乌冲突还会以之前的状态向前发展,短期内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殊不知,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一个动作让局势突然有了变化。据观察者网1月12日援引俄媒11日报道称,俄军总参谋长、陆军大将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已被任命为特别军事行动联合部队总指挥。这在外界看来,普京是掏出了俄方的“最终底牌”。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我们来先看一下,俄特别军事行动的最高指挥管理层的人员构成。格拉西莫夫是总指挥,原特别军事行动联合部队总指挥、俄空天军总司令谢尔盖·苏罗维金大将职位降一格,与另外两位将领,俄陆军总司令奥列格·萨留科夫大将和俄联邦武装力量副总参谋长阿列克谢·基姆上将作为副手,全力配合格拉西莫夫的指挥工作。这样一正三副的组合汇集了俄军指挥系统的四把尖刀,与之前相比,在指挥作战方面俄军有望会有一个较大的突破,进而在整体战略上更上一层楼。
这种级别的人员调整也从侧面反映出,普京的战略意图正在发生改变,毕竟俄乌冲突越往后发展,在没有重大利好消息出现的情况下,随着美西方的加速拱火,介入的程度越来越深,普京以及俄军承受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处境也会更加艰难。因此,战场的态势需要做出改变,而能够担此重任的人必须是普京能够信任的,而信任的背后少不了实力的衬托。具体来看,格拉西莫夫在俄国人眼里是著名的战略家,显然其具备担当掌舵人的条件。而被称作“末日将军”的苏罗维金在上一任职务期间的表现,从军事层面上,也是被外界的认可的,他上任后,立刻对乌克兰全境实施密集打击,既巩固了俄军的前线阵营,也完成了俄军在赫尔松方向的战略转移任务,还有效地在南部方向牵制住了乌军的进攻。另外两名指挥官尽管没有格拉西莫夫和苏罗维金那样响亮的名号和战绩,但是两位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军事战术素养也在一个高位上。
那么接下来,普京的意图是什么呢?有分析认为,结合最近两个总指挥的作战风格就可以一窥端倪,苏罗维金在战场上表现出的是相当硬朗的军事风格,以进攻为主要格调,而且还是不计成本的那一种。相对而言,格拉西莫夫擅长混合战,而调控这种复杂的作战体系就需要细腻的安排和技术上的严谨,格拉西莫夫正好符合这一点。这么一看,普京有意想让格拉西莫夫通过更加细致的战略行动改变一下当前的局势,很明显损耗战已不适合俄军了,提高管理效能和指挥效率才是当务之急。或许这也是最后一次换帅了,在新的战略执行上,俄军内部已没有比格拉西莫夫更有资历的人了。
虽然说换指挥官是必要的,但是普京的突然动作也透露出一个细节,那就是当前存在一个导火索让普京做出这一决定。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普京在俄乌战场上第三次换帅?战场上到底发生了啥?有分析认为,实际上是战场之外的因素促成了普京的这一改变。近日,波兰、立陶宛和乌克兰三国总统在乌克兰举行会晤,波兰总统杜达在随后的记者会上宣称:波兰希望成立一个军援乌克兰的“国际联盟”,作为联盟建设的一部分,波兰将在完成一些官方程序后移交给乌克兰“一个连的豹2坦克”。希望其他国家也能尽快向乌克兰提供现代坦克。众所周知,豹2坦克是德国研制出来的,其在性能上堪比美国的M-1坦克。此前,乌方就曾多次催促德国将豹2坦克添加到援乌武器清单里,然而德国一直都没同意。就在近期,德国的计划清单里也还只是“黄鼠狼”步兵战车,美法两国也是提供的战车。可以说,波兰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德国援助豹2坦克。
不难想象,随着西方援乌的武器越来越多,武器也越来越具有威慑性,再往后走,坦克导弹战机可能都会援助,那俄军在战场上就会变得越来越被动。从这个角度来看,波兰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普京的决定,但是随着这次换帅,俄军其实也被逼到了墙角,如果俄方接下来无法速战速决取得战果,那俄军只能又一次扩大战争动员规模,这种可能其实对世界而言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触发欧洲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