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2022年11月29日
同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如白色巨龙一飞冲天!
数十年如一日,千千万万中国航天人
从未停止过征战星辰大海的脚步!
这其中,就包括一名来自云南石屏的航天人
丁凯
丁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身后为天宫一号
丁凯,云南石屏人,1997年从石屏一中考上清华大学,博士学历,目前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担任货运飞船测控与通信分系统主任设计师,主要负责货运飞船测控与通信分系统的研制工作,从神舟七号到天宫一号,从天舟一号到五号,十几年如一日,打通天地链路!
1、缘分这东西 总是很奇妙
每当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举国欢庆的时刻,小编总是与有荣焉地想,“我们有个学长,叫丁凯,他就在里面工作!”
前几日,趁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小编就很荣幸地采访到了丁凯,听他讲述他的航天梦。
丁凯说,他前后参与过近10次飞控任务,但最难忘的还是第一次,也就是神舟7号。当时他刚参加工作不久,主要负责中继终端产品的研制工作。中继终端能够大幅度提高航天器的天地通信时长,神舟七号搭载中继终端进行通信试验,是我国中继卫星系统的首次应用,“当天地链路首次建立时,心情很激动!”
神舟七号发射瞬间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成功发射升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首次实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行走,并释放了伴飞卫星,伴飞卫星对飞船进行了摄像和照像工作,并成功完成了多项新技术试验,其中就包括中继通信技术,该技术后来在天宫一号和二号、天舟货运飞船、空间站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力保障了航天员与地面的通信。
2、只要热爱 山海皆可平
从石屏这样一个遥远的祖国边陲小城,到考上清华大学,再到进入航天领域从事高精尖的科研工作,小编总觉得这是一次奇幻的旅程。
我们走访了丁凯小时候的邻居何淳,他说,丁凯还在念小学的时候,他爸爸就通过邮寄订购的方式从北京买模型给他组装玩,“我还记得那个模型叫驰车,装上电池就会跑。那会儿还是90年代,在我们这样一个小县城是很稀奇的。”
或许就是这样一份父母对孩子童趣的保护,让丁凯的航天梦就此萌芽。据他介绍,他从小喜欢数理化,参加过不少竞赛,还拿过一个物理竞赛的省级二等奖,以及“省级三好学生”的奖励。
1997年,也就是香港回归那一年,他被清华大学电机系录取,本科毕业后又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进行硕博连读,2006年博士毕业进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工作至今。
丁凯在清华大学
何淳告诉我们,“那时候他高中,我初中,我俩的窗户是对着的。他经常熬夜学习到凌晨两三点,早上六点多又起来接着学习,特别能吃苦。”而丁凯则表示“没那么夸张,我一般不会超过夜里11点。我觉得学习重在坚持,包括科研本身,都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
3、“家乡赋予我苦干实干的精神”
谈到自己从事的科研工作,丁凯表示航天工作最重要的是“严、慎、细、实”,也就是严格、慎重、细心、实干。“我们必须确保航天器在发射的时候不带任何疑点上天,因为一旦发射,你就无法再碰到它,没有修正的机会,必须一次成功。尤其是载人航天器,必须保证航天员的安全。”
丁凯此前曾在接受红河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是家乡赋予了他苦干实干的精神。因为他最开始就读的坝心海东小学是在一个庙里上课,没有正规校舍,“唯一两个像样的教室给了一二年级的小孩子。老师为了能让我们有学可上,就想方设法到处借房子。”
或许正是因为经历过这样一份艰辛,所以丁凯特别珍惜后来在石屏一中的学习机会。据他高中时期的班主任杨云鸿老师回忆,丁凯是他们班上最勤奋的学生。“丁凯给我的印象首先是这个娃娃相当聪明,每次考试总分都要超出第二名60分左右。第二个印象是生活简朴,从高一到高三只用过一个帆布书包。每次都看见他用手抱着书包,跑步进学校,相当珍惜时间。第三个印象是他相当勤奋,比一般同学肯吃苦,可以说是班上最勤奋的一个。第四个是同学关系很好,喜欢跟同学交流,喜欢运动。我印象中他身体有点单薄,但是爱运动,很少请病假。”
丁凯的高中班主任杨云鸿老师
当时的任课老师彭松源也告诉我们,丁凯在他印象中是一个好学、好问、又爱运动、综合素质很高的学生。“他很好学,又善于钻研,所有学科都名列前茅。而且好问,有问题就问,通过学习后自己反思,又提出问题,敢于挑战权威。三是他很爱运动,爱踢足球,我记得他当时踢后卫,是一个综合素质很高,全面发展的学生。”
丁凯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代,则谦虚得多。他表示高中的时候总分虽然经常年级第一,但是语文分数偏低。“而且我初中的时候就没考过年级第一,小学的时候就更不是了。我课外活动参加的倒不少,乒乓球、游泳、足球我都经常参加。”
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022年12月18日,梅西带领阿根廷球队拿下世界杯冠军。小编刷到很多小视频盛赞梅西作为年轻一代球员榜样所发挥的力量和作用。
或许,榜样的力量是全球通用的。丁凯也告诉小编,当时学长考上清华大学对他起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当时杨云鸿老师刚带完邱晖那一届,就来带我们。他总是用邱晖的事迹激励我们,我觉得还挺有效的。我以前没想过要考清华,但是邱晖让我知道石屏一中的学生也可以考上清华,我才敢去想。这些学长的事迹会激励我们去拼搏。”
据悉,80年代和90年代的石屏一中“意气风发”,93年有邱晖考上清华大学,94年有王鑫考上清华大学,97年丁凯又考上清华大学。
石屏一中大门 来源:魅力石屏
于是后来的后来,丁凯自己也成了学弟学妹们的榜样,激励一代又一代一中人奋发向上。当被问到想对现在的学弟学妹说啥时,丁凯表示学习贵在坚持。“我觉得主要是抓好课上的时间,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方法很普通,但是能做好的同学还是不多,真正做好了,学习也就好了。学习态度一旦养成,后面只要保持下去,就能学得不错。”
5、母校的骄傲,家乡的骄傲
前后求学二十余载,回首难忘恩师情。“最难忘的老师有张明、任红玲、杨云鸿、王素华、彭松源、高官银、杨元奎等等很多老师,他们不仅教我们知识,而且总是鼓励我们。”丁凯这样告诉小编。
当年的高中班主任杨云鸿老师则告诉小编,“我永远为他骄傲。不光是我,我们整个石屏一中的师生都为他骄傲。我想对他说,虽然航天事业繁忙,但是要劳逸结合,注意身体,把工作做好,把家庭照顾好,把身体养好,争取为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彭松源老师
“丁凯是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着重要贡献。他是石屏一中全体师生的骄傲,是母校一中的骄傲,也是家乡人民的骄傲。我一直有个愿望,希望他回乡探亲时能回一中为学弟学妹们开一个讲座,我相信对学弟学妹们会是一个很好的激励。他是勤学好问,敢于质疑权威,全面发展的榜样。”曾经的任课老师彭松源这样寄语道。
家乡以丁凯为傲,丁凯也难忘家乡。除了难忘中学时代的恩师,丁凯还有一个家乡胃。“我总是网购石屏的米线,很爱吃。最喜欢石屏的豆腐、米线、卷粉,走到哪儿都忘不了。”
丁凯在石屏的老家
丁凯告诉小编,他现在大概两三年会回一次石屏。他感觉经过这几年的保护和建设,家乡的异龙湖越来越美,周边的小村子也越来越干净。“石屏旅游按照目前的方向发展下去,应该会越来越好。”
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摄影:杨晓梅
6、以梦为马,征战星辰大海
据悉,我国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均由丁凯所在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神舟十五号是五院抓总研制发射的第15艘神舟飞船,也是我国第10次载人飞行任务。
这一飞,是中国空间站建成前的最后一飞——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我们天上有人”将成为常态。中国人“定居”太空的梦想即将实现。
让我们站在边疆望北京,为中国从未止步的航天梦骄傲,为无数征战星辰大海的中国航天人自豪!!!
来源:宿在石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