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媒《1945》针对美军的基地现状和后勤维护设施进行了一番分析,美媒在分析文章中指出:今天的美国空军仍然在用二战时期建造的航空基地和设施维护第五代战斗机等高级航空装备,一些美国海军的航空维修站拥有8个维修机库,但能够正常使用的只有两个,这是因为超三分之一的美军航空维修设施建造于1940年左右,从技术角度看显然很难实现用简单的设施维护复杂的现代化武器系统。
美媒指出,现实情况是很多有助于保持军队运转并确保战备状态的营房、汽车维护基地和仓库等都面临“散架”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则是预算申请太过复杂繁琐,甚至预算经常面临被挤压的现象,这一现象导致了美军很多基地的现代化升级被搁置!截止到2020年的时候,美军众多基地因为延期维护导致不得不支出的额外成本已经高达1300亿美元!
美媒指出,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 (CBO)给出的数据表明,如果在2020年对美军正在使用但已经延期维护的基地和设施进行必要的维护,成本至少需要530亿美元,这个成本等于670架F35战斗机或接近20艘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的造价,若在2022年完成这些基地设施的必要升级,则至少需要610亿美金,这些额外的付出都是因为基地设施延期维护导致的,原本这些额外的付出本应该能被避免!
美媒称: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 (CBO)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在对49000座美军正在使用的建筑物进行细致检查后发现,这些建筑物的平均年龄为47年,甚至一些建筑物的建造时间超过了70年。美国四大造船厂的建造时间最短的已经有114年,最长的则超过了200年,虽然造船厂的部分设施进行了更新,但这种更新并不是全面的,美国海军正在用过去为建造蒸汽动力舰艇甚至是风帆战舰而创建的造船厂建造并维护核动力航空母舰,这无疑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同时美媒在文章中还指出,美军收到用于维护基础设施的预算时,通常会选择将预算花在关键性的设施上面,比如战斗机跑道和指挥中心,只有很少一部分资金可以用于提高美军生活质量的设施,此前北卡罗来纳州的布拉格堡基地内,有十几座美军营房出现了霉菌,1100名美军士兵不得不临时搬迁。
很难想象,每年军费预算遥遥领先的美军,在美媒的描述中竟然因为缺钱而导致士兵的居住条件异常简陋,甚至一些美军正在使用的建筑物出现了“散架”的风险!不过仔细分析一下美媒这篇文章实际上并没有夸大其词,美军“光鲜亮丽”的外表背后,确实存在许多后勤问题。
在每年的军费预算排行榜中,位居第一的美国军费预算比2到10名加起来都多,但美军这些军费预算也得节约着用,美国制造的武器装备造价通常比他国制造的同类装备要高很多,一艘福特级航空母舰的造价超过了120亿美元,一艘DDG-1000驱逐舰的造价超过70亿美金,美国还需要维护众多的海外基地,以及每年都要花费巨资用于美军全球性部署和演习,因此即便目前美军每年的军费预算都超过7000亿美金,也不是可以大手大脚使用的。
就拿美媒在文章中提到的美国海军造船厂的问题,美国海军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吨位最大且性能先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现役航母的数量高达11艘,并且目前有两艘“福特级”正在建造中,但很难想像的是,当前整个美国能够建造福特级航空母舰的只有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一家,具体点就是只有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中的一个大型船坞能建造福特级航空母舰,这导致了福特级航空母舰的建造速度非常缓慢,只能等一艘下水后再进行另一艘的总装。
目前美军能够供航母大修的船坞只有四个,其中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各有一个,勉强能够保障美国海军8艘左右的航母轮流使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一个船坞则只负责航母中期更换核燃料棒使用,另外在日本横须贺还有一个大型船坞可以对美国海军航母进行大修,但这个船坞距离美国本土遥远,基本上成为了第七舰队的专用船坞,横须贺基地的这个船坞经常处于空闲状态,但美国本土的3个可以对航母进行大修的船坞则每年都处于饱和状态!
相比之下, 中国拥有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造船工业体系以及造船能力,中国几个大型造船厂的所有设施都是全新的,这些造船厂可以同时建造几十艘驱逐舰这类的大型水面舰艇,中国目前长度超过304.5米,宽度超过75米的船坞有三十多个,这三十多个船坞均可以建造十万吨级大舰,如果与我国这些造船厂和造船设施相比,美国的造船体系确实规模不大且设施老旧!
目前美国海军的军舰正面临因为缺乏足够的维护设施而延期维护的问题,美国海军曾经发表过统计数据:若这一情况得不到解决,再过几年美国海军会有数十艘舰艇不得不长期“趴窝”!一支海军的舰艇犹如一座摩天大楼的地面建筑部分,而造船厂、船坞等基础设施则是摩天大楼的地基,地基的牢靠程度决定了弥天大楼的稳固程度,美国海军目前仍在计划增加主力舰艇的数量,甚至今年初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尔·吉尔代提出了美国海军未来要装备363艘有人作战舰艇和150艘无人舰艇,但这些造舰计划的背后是美国造船体系的不断萎缩以及造船业技术人员的不断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