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的“致命地带”——进近和着陆

2022年10月13日11:35:51 军事 1706

起飞和着陆合在一起并不占整个飞行时间的很大比例,但相对于其他部分却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在起飞和着陆之间,着陆是最危险的。

为什么着陆比起飞更危险?可能有几个原因。起飞时速度缓慢,由发动机的推力加速;着陆时已经有速度,而且由于重力的作用还会加速。起飞通常是从地面离开,着陆通常是向地面运动。一个主要的区别是起飞发生在飞行开始的时候,飞行员休息得比较好。着陆发生在飞行结束的时候,飞行员这时感到疲劳、厌倦和自满。着陆的动作可能并不比起飞的动作更危险,但它发生在飞行员休息最少,可能也是最不警觉的时候。

那么,该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呢?请往下看!

飞行员的“致命地带”——进近和着陆 - 天天要闻

01 阳光直射着陆

NTSB编号: LAX91FA012,加利福尼亚州,戈莱塔

飞行员被ATC引导进入左起落航线的第四边,并在25号跑道上着陆,以保持与其他着陆飞机的距离。空中交通管制员又指示飞行员做了四转弯。回顾FAA图中描述的飞机飞行路径,说明了一种类似于一个长的最后进近的进近模式。距离机场约1.5英里的25号跑道延伸中心线上的地面目击者称,飞机低空飞越了他们家。没有关于发动机异常噪声的报告。空中交通管制员在事故发生前观察到飞机迅速下降。事故发生前,没有证据显示飞机出现机械故障或失灵。太阳方位角和在地平线以上的角度分别为241.1度和2.8度。

可能原因:飞行员在进场边未能保持正确的下滑轨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阳光照射。

跑道编号是25,这意味着它在250度航向的10度以内对齐。据报告,太阳在241.1度。这意味着在最后进近时,太阳直接或近似直接照射入飞行员的眼睛。此外,太阳还很低,只比地平线高出2.8度。这对我们大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教训:你不能降落在你看不见的东西上。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释你为什么应该放弃着陆并复飞。在这种情况下,阳光是直射的。讽刺的是,当太阳比地平线高出2.8度时,按照地球自转的速度,那么太阳将在大约10分钟内落下——大约相当于进行一次复飞和第二次尝试着陆的时间。

飞行员的“致命地带”——进近和着陆 - 天天要闻

02 侧风着陆

NTSB编号:CHI96FA117,俄亥俄州,卡罗顿

目击者观察到飞机试图在7号跑道上着陆。据报告,风向为180度,风速为15节,阵风为20节。目击者描述,飞机开始复飞,并立即以几乎垂直的倾斜角度向北转。目击者随后报告说,飞机从一个飞机库的屋顶上坠落,然后从建筑物的后部离开。随后对机身和发动机的检查没有发现任何预撞击异常。发现着陆襟翼在30度打开位置。

可能原因:飞行员对侧风情况的补偿不足,未能保持方向控制,在复飞过程中未能收起着陆襟翼。侧风是一个原因。

在7号跑道上着陆时,风向为180度,既有侧风分量,也有顺风分量。这架飞机是一架Piper Cherokee 180。飞行员共计飞行经验为80飞行小时,在那架飞机上飞行了58飞行小时。这位私人飞行员和一名乘客丧生了。25号跑道也有侧风,但它应该是一个更传统的迎风/侧风分量。大多数飞行员在VFR的日子里都不会考虑备降机场。即使天气很好,风也会对你的目的地机场的跑道造成可怕的影响。应尽可能熟悉本场或目的地机场周围机场的跑道。有一天,能见度很高,云层很高,但还是可以改到另一个机场,只是为了在着陆时获得一个更好的风向。

飞行员的“致命地带”——进近和着陆 - 天天要闻

03 顺风着陆

NTSB编号:FTW92FA098,俄克拉何马州俄克拉何马城

飞行员顺风着陆在3350英尺的跑道上。在超过中间点接地后,他决定中止着陆。爬升时建立了大的仰角,当飞行员向左侧风转弯时,飞机失速。

可能原因:在中止着陆过程中意外失速。原因包括顺风,飞行员在现有条件下选择了错误的跑道,以及长时间着陆。

今天,大多数无人值守的机场都有一个AWOS天气报告系统,它不断地广播风向和风速。每次当它可用时都使用此服务。如果不可用,可以使用“老式”的方法:风向袋、丁字风向标。

飞行员的“致命地带”——进近和着陆 - 天天要闻

04 湍流着陆

NTSB编号:CHI97FA116,密歇根州,霍兰

据一名乘客说,在飞机下降到跑道附近,拉平/接地时,出现了相当大的湍流,“飞机在没有着陆的情况下沿着跑道飞行了相当长的距离,这时(飞行员)决定复飞”。他说,当他们经过跑道末端时,他感觉到飞机的尾部很低,“……它们似乎以飞机摆动的方式在树木的顶部滑行”。飞行员说飞机无法爬升,他们几乎要爬过树木了。左翼下沉,飞机撞到了树上,撞到了机库的屋顶上。在飞行之前,飞行员曾告诉一名乘客,他从未驾驶过让一名乘客坐在后座上的飞机,这次飞行就是这样。事故后对飞机和发动机的检查没有发现先前存在的异常。

可能原因:飞行员未能保持足够的空速,导致失速/震荡,随后撞击树木和房屋。一个相关的原因是湍流。

飞行员的“致命地带”——进近和着陆 - 天天要闻

有时你会听到飞行员说,“在进近中有湍流时增加一点空速”,这是个很好的建议。该想法是在进近中以一定的额外速度保持升力,这样当湍流来袭时,飞机就不会接近失速速度。但这会被过度执行。如果飞机速度过快,飞机将不会按计划着陆,而是会在跑道上飘落。这次事故发生在低翼飞机上,这将增加地面效应飘浮,但它可以发生在任何飞机上。当飞机飘浮在跑道上时,随着空速开始降低,将更容易受到突风和湍流的影响。随着飞机的速度降低,安全复飞的可能性也随之减小。对于湍流进近的一个很好的经验法则是相对正常着陆速度增加大约5节,不要再大了。

准备好迎接在短五边中接近地面的湍流。如果有风,空气将在接近地表时更加波动,这里气流与地面上的物体相互作用。尤其要警惕吹过跑道边缘的一排树木的侧风。空气会从这些树木中溢出,使飞机在拉平高度时颠簸。

05 硬着陆

NTSB编号:LAX92FA196,加利福尼亚州,科罗纳

一名学生飞行员坐在他新买的飞机(Beech A2324)的左座,一名私人飞行员坐在右座。调查无法确定事故发生时谁在驾驶飞机。在一次硬着陆后,左主起落架脱落,前起落架支柱受损,水平安定面受损,飞行员开始复飞。目击者说,爬升速度和空速似乎很低,左边的水平安定面似乎弯下来了。据目击者称,在侧风和顺风边中,飞机突然出现了俯仰变化,没有达到过300英尺至500英尺的离地高度。在一个顺风边飞机撞上了一个比跑道表面高约100英尺的工业建筑。

可能原因:

(1)飞行中的飞行员不适当地着陆拉平,导致飞机硬着陆,并对飞机尾部飞行控制面造成严重损坏。

(2)飞行中的飞行员在飞机有明显的严重损坏时决定复飞。

(3)飞行中的飞行员因硬着陆所造成的损坏而不能在俯仰方向控制飞机。事故的一个原因是飞行员在事故飞机上缺乏经验。

报告提到了“飞行中的飞行员”,但不清楚是哪个飞行员。如果是那个学生飞行员在驾驶飞机,那么他非法地携带了一名乘客。如果是私人飞行员驾驶飞机,那么他驾驶的飞机是他完全不熟悉的,而且是在右座上。记住起飞是可选的。事后看来,最好是将受损的飞机半硬着陆,而不是试图再次飞行。任何不寻常的着陆都需要在再次飞行前进行检查,即使检查是由飞行员完成的。复飞是在零点几秒钟,而且是在混乱之中做出的决定。一个足以造成如此严重损害的硬着陆,对飞行员一定会造成巨大的震动。当两名飞行员试图同时做出同样的决定时,可能会造成更多的混乱。可能一个飞行员硬着陆,另一个飞行员试图复飞。但只有一个飞行员是责任飞行员。在这个例子中,没有经验的飞行员在一架不熟悉的飞机上飞行,导致了一个错误的着陆和一个致命的、瞬间的决定。

飞行员的“致命地带”——进近和着陆 - 天天要闻飞行员的“致命地带”——进近和着陆 - 天天要闻

相关图书

—— BOOK ——

飞行员的“致命地带”——进近和着陆 - 天天要闻

点击封面 直接购买

《致命地带:威胁飞行员生命的原因》

作者:保罗·A.克雷格

译者:薛峰 朱妍 李梓衡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一名资深飞行员及飞行教员对多起航空事故的搜集、整理和总结分析。本书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总结了这些事故发生的“致命地带”,即可视飞行转仪表飞行、机动飞行、起降阶段飞行、跑道入侵、空中碰撞、燃油管理、夜间飞行、结冰、飞行员个人健康状态等。书中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对事故进行了真实还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又具体分析了事故原因,并总结经验教训,给人以启发。本书既能为飞行学员和飞行教员等相关人员提供较好的借鉴和参考,又可为航空设计人员“举一反三”,从飞行员的角度改进设计提供有力支持。

飞行员的“致命地带”——进近和着陆 - 天天要闻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美国加州突发爆炸 - 天天要闻

美国加州突发爆炸

据新华社消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棕榈泉市一家生育诊所外17日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至少4人受伤。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认为,这是一起针对该诊所的“蓄意恐怖主义行为”。据美国媒体报道,爆炸事件中的死者为案件嫌疑人。爆炸发生于当地时间11时许,棕榈泉市中心附近的“美国生殖中心”单层建筑严重受损。棕榈泉市长罗恩...
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 天天要闻

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当印度全国正在忙着庆祝在印巴冲突中再次“大胜”的时候,印度“领先全球”的航天事业自然也要来凑热闹。当地时间5月18日上午,一颗“EOS-09”雷达成像卫星”载着印度十四亿人的胜利喜悦飞向了浩渺的太空,然后——飞丢了。
印巴冲突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 天天要闻

印巴冲突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红旗HS7 PHEV#印巴冲突谁才是真正的赢家?文/齐志峰2025年5月的印巴冲突如同一场短暂而激烈的风暴,来得突然,去得也快。这场被军事专家称为"20多年来最严重的印巴对抗"在短短三天内便戛然而止,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在这场高技术局
印度卖残骸引多国疯抢?中国早有后手让他们白忙一场! - 天天要闻

印度卖残骸引多国疯抢?中国早有后手让他们白忙一场!

一、印度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共享残骸背后是“技术乞讨”还是“政治博弈”?印度突然高调宣布与美法日等国共享霹雳-15E残骸,表面上是“技术合作”,实则暗藏三大动机:- 换技术:印度试图用残骸换取美法日的先进军工技术,比如美国的AESA雷达芯片、
外媒:F-35战机险被击落,“美国感到恐慌”! - 天天要闻

外媒:F-35战机险被击落,“美国感到恐慌”!

来源:环球时报新媒体 也门胡塞武装险些击落美军F-35战机一事,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美媒关注。当地时间5月16日,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刊文称“胡塞武装几乎击落一架F-35战机”,这让美国感到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