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局势的猛烈翻转,对俄方不仅是军事层面上的巨大冲击,更是对高层指挥层的一次重大震撼和洗牌。
关注俄乌冲突的朋友们,这几天都发现了,最近这段时间,前线战况对俄方可是异常不利。乌军高调大反攻,不仅迅速拿下哈尔科夫,更是在四地公投入俄后短短几天内,拿下顿涅茨克州的咽喉红利曼,如今还在猛攻赫尔松一带。
大家也应该注意到了,在这个紧要关头,一位让人津津乐道的铁血硬汉坐不住了。没错,他就是车臣共和国领导人卡德罗夫。
其实,自俄军在哈尔科夫溃败以来,卡德罗夫就没闲着。当时他就向普京建言献策,譬如说,建议俄罗斯85个联邦主体,每个地方都征兵1000人,这样很快就能凑齐一支很成规模的军队奔赴前线。又比如说,他还建议将俄罗斯内部500万的执法人员,派遣一半到战场上去。
很遗憾,这些提议都被普京给否决了。普京当时毫无疑问认为,这些提案要么太夸张,要么太不现实。而现在仔细分析他的方案,在我看来,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在各个主体联邦都进行征兵,这体现的军事行动的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征用本身拿着工资的执法人员,军费开支能省着点,而且他们多数血气方刚、骁勇善战,正好用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话说回来,这一回俄军再失红利曼,可是让卡德罗夫彻底愤怒了,直接将矛头对准了俄军顿巴斯最高战地指挥官拉平上将,还不忘趁机揭开俄军大搞裙带关系的“黑幕”。
卡德罗夫公开这么一闹,外界一时间出现很多解读,西方更是火上浇油,称车臣领导人“有异心”,俄军高层“内讧”。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仅仅过了两天,也就是卡德罗夫46岁生日当天,他荣升上将军衔。
要知道,卡德罗夫这次晋升上将,距离上次晋升中将,也仅仅过去了六个月的时间,这背后,发出的是什么信号呢?还真值得好好分析分析。
首先,向自己人开炮后,卡德罗夫火线晋升,肯定是普京亲自拍板的,之所以这么做,很明显,调停内部矛盾的意味十足。但是毫无疑问,普京这次选择了站在卡德罗夫这边,也等于是间接认可了他指出的问题。
可以预见,就跟几个月前撤离基辅的战略调整一样,接下来,俄军前线高层人员和战略,或许会迎来新一轮调整,卡德罗夫和车臣部队的战斗地位,必然获得极大的提升。
第二点,俄乌冲突剧烈升级,肯定成为必然。卡德罗夫是典型的强硬派,普京对他的晋升,说白了就是对于强硬派的认可和重用。其实咱们也不难看出,虽然俄军这段时间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佳,但姿态似乎是越来越强硬,受限于武器和国力等因素,乌克兰的反攻肯定不会持久,俄军终会卷土重来。
以卡德罗夫为代表,俄军强硬派得到重视,已经释放出很明显的信号。如今,普京已发布部分动员令,并明确提出核警告,俄方也在暗暗整装待发,等待最佳时机,打出自己的王牌。
值得一提的是,卡德罗夫硬汉本色尽显,不仅成为世界上受制裁数量最多的人,还亲自将自己三个儿子送上了战场,铁汉真不柔情,他也在用自己的行动做出表率,向普京表达着忠诚,得上将如此,普京又怎能不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