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到死都不放张学良,宋美龄得知真实原因后,潸然落泪情难抑

2022年07月14日12:58:09 军事 1385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病逝于台湾,但他在离世前,仍还在为了当时的局势考虑,并且做了不少“安排打点”。

蒋介石在临终前,曾特意唤来儿子蒋经国,吩咐叮嘱了关于囚禁张学良的事宜,并告诉蒋经国四个字,让他牢记于心。

此次谈话让蒋经国意识到,蒋介石直到临死之际,都视张学良为猛虎,实际上,早年的张学良确实算得上猛虎,但此时的蒋、张二人都已年老,蒋介石依然决定囚禁张学良,其中原因着实耐人寻味。

后来,宋美龄得知了蒋氏父子谈话的内容,知道了他们谈及关于张学良的话题后,情绪不受控制,潸然落泪。

蒋介石到死都不放张学良,宋美龄得知真实原因后,潸然落泪情难抑 - 天天要闻

(宋美龄)

蒋介石临终前究竟谈及了关于张学良的什么话题,以至于让宋美龄听后潸然落泪?

蒋、张、宋三人之间,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情缘纠葛呢?

【蒋介石为何至死都要软禁张学良?】

熟悉近代史的朋友们或许知道,张学良的后半生有长达54年的时间,都被蒋介石软禁着,即便是蒋介石去世后,张学良也没有机会脱离苦海。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能让蒋介石决意囚禁张学良五十多年?

想要搞清楚这一点,就不得不从二人的关系谈起。

起初,蒋介石和张学良二人的关系可谓“情同骨肉”:二人相识的时候,双方都是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有志之人,在才能和志向上,二人对彼此都十分认可。

又因为张学良在父亲张作霖去世后,效忠于蒋介石,于是乎,在长期的接触下,蒋、张二人建立起了不浅的交情。

蒋介石到死都不放张学良,宋美龄得知真实原因后,潸然落泪情难抑 - 天天要闻

(张学良)

1930年,军阀阎锡山冯玉祥等人联合地方势力,试图借助武力拿下蒋介石,面对此情势,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以要职,欲借助张学良之力抵抗敌军。

后来,在张学良的全力支持下,阎锡山等人最终未能成事,而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关系也因此更进一步,只不过,他们之间的观念分歧很快就体现了出来,而二人的关系升温也戛然而止。

当时,由于日军侵华势头强盛,民族正处于危难之际,大敌当前,此时的蒋介石面临着一个问题:是否决定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用现在的眼光看待这件事,外敌入侵,自然应该先御外敌,但蒋介石秉持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认为眼下更棘手的问题不在于日军,所以并不愿意“联共抗日”。

蒋介石到死都不放张学良,宋美龄得知真实原因后,潸然落泪情难抑 - 天天要闻

(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的看法截然相反:他主张积极抗日,并且极力希望蒋介石能够看清大局,出兵对抗日军,但在了解到蒋介石的想法后,张学良认为“如果不能联共抗日,民族必将灭亡。”

所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张学良决定与另一位主张抗日的将领杨虎城站在同一阵线,欲以武力强迫蒋介石抗日,于是后来,二人联合发动“兵谏”,“西安事变”就此爆发。

后来,西安事变匆匆落下帷幕,只不过,虽然蒋介石接受了抗日,但却在心中记恨起了那个起兵逼迫他、囚禁了他13天的张学良,而此时的张学良还不知道,笼罩他余生的噩梦即将袭来。

实际上,张学良对蒋介石本无敌意,对蒋介石的所作所为都只不过是为了抗日大业,所以在事情平息过后,张学良便力排众议,表示要释放蒋介石,并且坚持要护送蒋介石回南京。

蒋介石到死都不放张学良,宋美龄得知真实原因后,潸然落泪情难抑 - 天天要闻

(张学良)

蒋介石表面上一如既往,和张学良称兄道弟,可在张学良的护送下,抵达目的地后,蒋介石便展露出另一副面孔:以各种由头拘留他,甚至设计往他头上“扣帽子”。

张学良怎么也没想到,蒋介石会突然翻脸不认人,但此时的他无力反抗,最终在蒋介石的精心安排下,开始了长达五十四年的囚禁生活。

其实,从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蒋介石的性格特点,但蒋介石之所以会囚禁张学良多年,不仅仅是因为此事的缘故,更多的是他担心曾经的东北王一朝反扑,东山再起,再度成为自己的威胁。

所以,即便是在自己临终之前,蒋介石也要在蒋经国处再“加一道锁”,以防止张学良被释放。

蒋介石到死都不放张学良,宋美龄得知真实原因后,潸然落泪情难抑 - 天天要闻

(蒋经国)

只不过,蒋介石不曾知道的是,自己对待张学良的举动,真真切切地伤到了自己的夫人宋美龄的心,甚至宋美龄在得知蒋介石对蒋经国的嘱咐后,还曾一度落泪。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宋美龄为何会因为蒋介石不放张学良而感伤落泪呢?

【蒋介石不放张学良,宋美龄为何感伤?】

宋美龄之所以潸然落泪,都基于和张学良之间的深刻感情。

原来,宋美龄和张学良很早之前就相识了,而且两人的关系非比寻常,可谓是挚交好友,而谈起张学良和宋美龄的关系,就不得不追溯到二人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据张学良回忆,他和宋美龄的初识,源于一场鸡尾酒会。

1925年6月14日,张学良在一场酒会中一眼就看到了“风情万种”的宋美龄,他说宋美龄当天身着旗袍,气质出尘,在人群中十分惹眼,后来从胡汉民口中得知,她就是宋庆龄的妹妹,于是便想认识对方。

蒋介石到死都不放张学良,宋美龄得知真实原因后,潸然落泪情难抑 - 天天要闻

(张学良)

“原来是中山先生的妻弟宋小姐…”

这一句略有“攀亲”之感的开场白,引起了宋美龄的注意。

“多谢少帅盛情。”

就这样,二人在闲聊中畅饮,逐渐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而在酒会过后,二人又参加了楼内舞厅的拉丁舞晚会,这次邂逅,给双方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后来,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张学良时不时会约宋美龄出去游玩,还会给宋美龄摄像,两人的相处模式颇有恋爱之意,只不过,两人最终并未成为情侣。

或许有人觉得惋惜,有人觉得僭越,但他们二人最终只是朋友,而且是惦念终生的挚交,这也是这份感情的特殊和珍贵之处。

后来,“宋小姐”摇身变成“蒋夫人”后,二人的关系也一如往昔。

不过,这份友谊却在蒋介石的影响下,不能长久相伴。

蒋介石到死都不放张学良,宋美龄得知真实原因后,潸然落泪情难抑 - 天天要闻

(宋美龄)

在西安事变爆发后,宋美龄曾联系过张学良,并亲自前往西安与张学良商谈蒋介石之事,最终张学良经不住宋美龄的软磨硬泡,答应亲自护送蒋介石。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张学良执意护送蒋介石,当中也有宋美龄的“功劳”,而宋美龄后来得知蒋介石出尔反尔,将张学良扣押后,对蒋介石深感失望,并且当着蒋介石的面大哭。

其实,宋美龄心中难免也会有愧疚之意吧?

或许是这份愧疚一直挠着宋美龄的心,总而言之,张学良最终保住性命,当中必然是有宋美龄求情的缘故在的。

不管怎么说,宋美龄为了张学良跟蒋介石求情,并且取得了成效,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后来,即便张学良被囚禁,宋美龄也和他保持着联系。

蒋介石到死都不放张学良,宋美龄得知真实原因后,潸然落泪情难抑 - 天天要闻

据记载,张学良的一生中留下的可供考究的书信起码有500封,而在这五百多封信件中,有一百多封都是和宋美龄联系的。

这些信件的内容大多是探讨艺术、宗教、生活,甚至还会互送节日祝福,风格丰富多变——虽然张学良也和很多人有过书信联系,但文字间的话风没有和宋美龄倾谈时那样轻松、真挚,足以可见宋美龄和张学良之间的深厚友谊。

除了日常交流外,宋美龄还会给张学良捎带一些日用品和小礼物,而且在张学良被囚禁期间,对张学良多加保护,张学良后来自己都说过,他是因为蒋夫人才保住了一条命。

时间转瞬即逝,一眨眼的功夫几十年过去了,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离世了,但在那之前,他还不忘那个被他囚禁的张学良,还要用一句“不可放虎”对张学良再下一道禁闭令。

蒋介石到死都不放张学良,宋美龄得知真实原因后,潸然落泪情难抑 - 天天要闻

(蒋介石)

后来,宋美龄无意得知此消息后,不禁潸然泪下:她一方面想到自己的丈夫这么多年还不忘当年的事情,始终耿耿于怀,另一方面想到自己的好友还要备受煎熬、不得自由,一时间,复杂的情绪交织占据了她的心。

或许有网友不理解:

即便宋美龄和张学良是好友,即便蒋介石临终之前叮嘱儿子,切不可放虎归山,宋美龄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便情难自持,潸然落泪,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

这会不会让人怀疑宋、张二人的关系是否“正常”?

【宋美龄和张学良究竟有何深层关系?】

实际上,张学良曾经说过一句话:

“她当时还没有结婚,如果自己没有太太的话,肯定会追她”。

由此可见:张学良对宋美龄是有好感的。

蒋介石到死都不放张学良,宋美龄得知真实原因后,潸然落泪情难抑 - 天天要闻

(图为宋美龄的摄影照片)

虽然宋美龄曾为了张学良囚禁之事跟蒋介石求情,二人还在囚禁期间有过感性的书信往来,但历史没有假设,张学良有自己的太太于凤至赵四小姐,宋美龄有蒋介石,二人的关系止步于好友,也绝无僭越的可能。

张学良在《世纪行过——张学良传》中曾说道:“我认为蒋夫人是我的知己”,而且他也曾感慨:

“宋美龄活着一天,我也能活一天”。

发乎于情止乎于礼,这样一段珍贵的友情,二人都很珍惜,所以宋美龄才会如此惦念。

或许,是感慨蒋介石“当初承诺不会对张学良有所动作”的出尔反尔,或许是感伤张学良余生仍然要困于苦难煎熬之中,宋美龄当时的情绪究竟如何,谁又能论断呢?

后来,晚年的张学良虽然多次寻找机会证明自己,再不复当年的雄心壮志,但还是深受桎梏之苦,直到1990年,局势发生变化后,张学良才得以重获自由。

蒋介石到死都不放张学良,宋美龄得知真实原因后,潸然落泪情难抑 - 天天要闻

只不过,那时候已经步履蹒跚的他,再没有了当年的意气风发,而主张积极抗日、渴望民族复兴的他,没能亲眼见证抗日战争的胜利,无疑是一种遗憾。

在重获自由后,张学良于1995年移居到了美国,直到2001年10月14日,彼时已经101岁的张学良病逝。

宋美龄在得知张学良病逝的消息后,十分悲痛,一个人沉默良久,据旁人回忆,当时她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没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由于当时宋美龄年龄很大了,行动不便,所以她托人送了一个花环,在张学良葬礼那一日献于灵前,那花环上赫然写着八个大字:“送张汉卿先生运行”。

宋、张二人横跨多年的友谊,随着这八个字而消逝,但这份纯粹而独特的情感,是两个人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一段缘分。

蒋介石到死都不放张学良,宋美龄得知真实原因后,潸然落泪情难抑 - 天天要闻

而在张学良去世两年后,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也离世了,享年106岁,随着宋美龄的离世,蒋、宋、张三人的纠葛也彻底烟消云散。

结语:

不得不说,蒋、宋、张三人的关系确实令人感慨,不论是张学良和蒋介石关系的先后变化,还是张学良和宋美龄的珍贵情缘,对于张学良而言,都真切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张学良作为军阀张作霖之子,爱国之情萦绕于心,积极主张抗日,最终却被蒋介石囚禁54年,虽然有宋美龄多加保护,但他的后半生,都交托给了这两口子,也着实可叹。

蒋介石到死都不放张学良,宋美龄得知真实原因后,潸然落泪情难抑 - 天天要闻

(宋美龄与蒋氏父子)

不过,虽然人生有遗憾,但能结识宋美龄这样一个知己好友,相信张学良心中也是感叹的,毕竟人生在世难得一知己,百年过后,未必能有几个能记得自己、陪伴自己的人。

参考资料:

期刊《新闻世界》:张学良与宋美龄的柏拉图式情感

期刊《抗日战争研究》:解读抗日战争时期张学良的往来信件

期刊《党史纵横》:世纪情结——宋美龄与张学良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以军说马上空袭,五分钟内离开” - 天天要闻

“以军说马上空袭,五分钟内离开”

自当地时间29日凌晨以来,以军持续轰炸加沙地带多个地区,其中包括加沙地带中部的迈加齐。有空袭幸存者说,在空袭开始前,以军打来电话说马上就要空袭,而他们只有短短五分钟的时间用来逃命。以军空袭幸存者艾哈迈德·伊斯梅尔说:“我们当时在屋子里,接到电话,以军要求我们在五分钟内离开屋子,不让带任何东西,以军也没...
王毅与匈牙利外长通话,并给欧盟提出要求 - 天天要闻

王毅与匈牙利外长通话,并给欧盟提出要求

近来,中欧关系持续紧张,原因就是欧盟不断对中国出手,在这一关键时刻,一通电话拨往中国。6月25日,中国外长王毅应约同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通电话。王毅指出,就在上月,中匈两国领导人共同宣布将中匈关系提升....
每日60秒犇团团早报 - 天天要闻

每日60秒犇团团早报

2024年 6月30日农历五月廿五1、稀土管理条例公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破坏稀土资源;2、湖南:发布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预计至30日,多地将有暴雨、大风,局地特大暴雨。
俄罗斯警告日本,并号称要恢复此前被禁止的中短程导弹生产 - 天天要闻

俄罗斯警告日本,并号称要恢复此前被禁止的中短程导弹生产

简单分析,也能看出,俄罗斯方面的紧张之处不少。文 | 海上客俄罗斯外交部警告日本了——虽然在西线和乌克兰正在作战,和新加入北约的芬兰接壤,总体上与北约的关系更为紧张,但俄罗斯在东线仍表现出对日本的强硬。普京甚至,俄总统普京又放大招,号称要恢
俄罗斯都开始用T55了?中国800架歼7/8、3000辆T55,能派上用场? - 天天要闻

俄罗斯都开始用T55了?中国800架歼7/8、3000辆T55,能派上用场?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战争比拼的不仅是双方的军事实力,更是对经济实力的考验。在炮火连天的俄乌战场上,俄罗斯军队甚至派出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研制的T55型坦克。俄罗斯军队难道已经穷成这样了
72年我入伍铁道兵,竟被选为女文艺兵,下连队演出他让让我难忘 - 天天要闻

72年我入伍铁道兵,竟被选为女文艺兵,下连队演出他让让我难忘

你们说,假如有一天,老天爷跟你开了个玩笑,把你从一个大老爷们儿变成了个女文艺兵,你啥感觉?是不是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我叫王建国,说起我的从军经历,那可真是一言难尽啊。那年我18岁,刚从村里高中毕业,壮得跟头牛似的。村里来了征兵的,我二话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