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德国没有进攻苏联,他们能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吗?

2022年06月29日23:25:02 军事 1159



透视:考虑镜子

1941 年春天,敌军(150 多个师,约 380 万人)沿美国东海岸从缅因州佛罗里达州入侵。

尽管我们有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但袭击的突然性和凶猛性使美军迅速后退了数百英里。损失巨大:整个美国军队被摧毁和俘虏。

如果德国没有进攻苏联,他们能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吗? - 天天要闻
到 1942 年 12 月,敌军已经越过从北部的芝加哥延伸到南部的休斯顿的前线。他们在美国首都的门口,现在在圣路易斯。他们占领或围攻美国大部分主要城市。

几年前,加拿大人仍然对我们失败但血腥的入侵他们的尝试感到痛心,现在加拿大人与敌人结盟。他们占领了我们北部边境的美军,并协助围攻芝加哥。

尽管芝加哥经受住了 900 天的围攻,但仍有数十万人死于饥饿和寒冷。五大湖是无数补给车辆和军队在试图解除围困中丧生的坟墓。估计有 150 万平民和军人死亡。战前 350 万人口中只有 700,000 人活着。

敌人试图夺取西南地区丰富的石油储备,但在休斯顿的冬季围攻中被阻止,其中一支军队被摧毁。

敌人对占领区的平民使用种族和民族仇恨。激烈的党派抵抗导致了针对平民的战争罪行的循环。

主要人口和工业中心的很大一部分被占领,平民人口流离失所。

军人死亡:1000万

因军事行动以及饥荒和疾病造成的平民死亡:1600 万

近 14% 的总人口被杀

如果德国没有进攻苏联,他们能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吗? - 天天要闻
“在入侵的前 6 个月,[敌军] 部队设法占领或隔离了二战前占煤炭、生铁总量 60% 以上的领土

, 和铝生产。近 40% 的粮食总产量和 60% 的牲畜损失。此外,该地区拥有战前 40% 的人口、32% 的国有企业劳动力和三分之一的国有企业部门固定资本资产。” ——来自维基百科

这几乎是二战中发生在俄罗斯的事情:

(前面的故事都是真的,除了名字。)

美国 = 苏联
芝加哥 = 列宁格勒
休斯顿 = 斯大林格勒
圣路易斯 = 莫斯科
加拿大 = 芬兰

致力于东线的轴心国部队比例至少为 4:1。盟军指挥官一致认为,如果没有俄罗斯的积极参与,盟军在西部入侵中的损失将几乎无法承受。

附录(发布后不到一天):

哇。成千上万的观点和数百个赞成票。很高兴看到这项活动。看到继续无情地关注“轴心国军队如何以及为什么永远无法对美国进行两栖入侵”,有点失望。

感谢 Scott Kanna 和 Ron Larson 的“解释”:

“作者只是在描述苏联在巴巴罗萨行动期间发生的事情,以便美国观众了解二战中俄罗斯人的遭遇。”
“评论员……这个故事是一个类比。你必须暂停你的跨大西洋问题,并假设德国完全可以进入海岸。”

如果德国没有进攻苏联,他们能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吗? - 天天要闻
是的。这就是我在文章中从未提及德国或轴心国的原因之一。简直就是‘敌人’。

这篇文章重复了一个吸引我的假设场景,因为它简单而有力地将 1941 年入侵俄罗斯的影响置于易于理解的背景中——尤其是对美国人而言。而这种情况确实是一面非凡的历史镜子。

对于那些仍然感到困惑的人:这是有限类比的形式(定义如下)-而不是字面比较。我们了解“类比”的含义吗?

两件事之间的比较,通常是为了解释或澄清

对应或部分相似
在重要方面可与其他事物相媲美的事物。

这里的关键术语是“部分”和“在重要方面”

......与浅层吹毛求疵不同。

请注意:我们大多数人都掌握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即俄罗斯在西部没有太多海岸线,就像美国在东部没有主要陆地一样。他们从来没有。他们永远不会。你赢了……我猜。

我在我自己的网站上贴出这篇文章的标题:

巴巴罗萨 : 美国

网站上还有其他有趣的东西。你们都来参观…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 天天要闻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就在早前,朝鲜已经接到了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电报,明确表示中国将出兵援朝,并已做好准备。然而,朴一禹来到沈阳后,并没有就志愿军入朝具体事宜进行沟通,只是传达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国军队立即过江,并说金日成现在德川,志愿军指挥部也应该设在那里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 天天要闻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3军,是解放战场上,四野大军的头号主力部队之一,为加快促进东北地区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在战略追歼阶段,第43军与兄弟部队共同南下作战,参与衡宝战役,和兄弟部队共同重创白崇禧军事集团。此举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 天天要闻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战争冲击波,科技世界的重塑与变革。近期战火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再次点燃,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对地理和政治版图的重新划分,更是一场科技领域的无声革命。战争的硝烟背后隐藏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世界。首先,我们看到了无人机技术的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