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威胁要退出金砖国家,瞧着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愈发密切,印度显然是感到不平衡了。
在他们看来,同在一个国际组织里,却有这种明目张胆的偏袒和针对,这让他们很不高兴。
其实,印度对金砖国家的不满早已有之,但真让他们退出金砖国家恐怕也是很难的事情。
印度时间5月25日,莫迪在全国性的电视讲话中,再一次强调了自己“辛杜尔行动”在此次印巴冲突中取得的胜利。
他称“这次的军事活动,他看到了印度人前所未有的团结,所有人都在反对巴基斯坦的恐怖主义,而且在14亿印度人民的共同见证下,印度军队精准的打击了恐怖分子营地”。
此外,他还强调“辛杜尔行动”激发了印度人民的爱国之心,“辛杜尔行动”也激发了印度人民的爱国情怀。
如果莫迪非要这么说的话,那“辛杜尔行动”确实是激发了印度人民的爱国之心,就比如举全国之力制裁土耳其和阿塞拜疆,而原因则是这两国在印巴冲突中公开支持过巴基斯坦,尤其是据印度方面称,土耳其的无人机在印巴战场上出现过。
此外,印度也是举全国之力来欢度他们在印巴冲突中的胜利,就如:连续10天的胜利纪念活动,以及媒体、退役军官、学者等各种职业都在大肆宣扬印度在印巴冲突中取得的胜利。
与此同时,有一则消息也瞬间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那就是有多家海外媒体指出,印度威胁要退出金砖国家,而原因却是印度自认为中国在私下里支持巴基斯坦。
所以说,威胁退出金砖国家,就是在给中国上压力,也或许是通过高调的喊话来谋取博弈筹码,又或是想借此向美西方国家示好。
当然,不管怎么说,印度真的退出的概率很小,就连那些报道此消息的西方媒体也称,印度的退出威胁,更像是一场“印度式的政治表演”。
别看印度对金砖国家确实有所不满,就如:2023年金砖峰会召开前,印度就明确反对推动金砖统一货币计划,坚持强化本国卢比的地位。
此外,印度对于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是多次持阻挠、反对的态度。
而且印度对金砖机制的战略定位也充满矛盾,它们既想借该组织提升自己在南方国家中的影响力,又担忧中国在金砖国家中的主导权过大。
但印度退出金砖国家的弊绝对大于利,首先是金砖国家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9%,人口占比更是高达46%,随着加入和待加入的国家愈发增多,其影响力在国际各领域都在提升。
更关键的是,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至今已为成员国提供了超过350亿美元的融资支持,而印度便是主要受益国之一。
大家都知道,印度从来都有一个想要比肩甚至是超过中国的梦,而且它还有成为全球南方国家代言人的战略梦想。
所以说,搭载金砖国家这一平台是它们最好的机会,不过近些年由于印度的一些做法已经与金砖国家渐行渐远。
最关键的是,它对抗、代替中国的作用在越来越弱,这就意味着它对西方核心圈的融入程度也在愈发减弱,别到时候真的连两头讨好的战略空间都失去。
说实话,现在的印度和60多年前的印度几乎是如出一辙,1962年发生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也是印度对中国的威胁。
甚至,当时伟人还说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即“我想了十天十夜都没想明白,印度为什么要打我们”。
其实,与其说是伟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印度要对我国出兵,倒不如说是伟人想不明白当时印度的领导尼赫鲁。
而这个想不明白便是对尼赫鲁对形势错误判断的形容,他以为当时中国的战略重心在东部沿海,西部边境无暇顾及;他以为经历过抗美援朝和三年自然灾害,中国的综合实力在减弱;他以为中苏关系破裂,美国也在封锁中国,中国在国际上的形势一定不好;他以为印度军队的实力一定强过人民解放军。
可现实是,我国人民解放军只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就让让印度节节败退。
看来,对于错误预判形势,过于高估自己的这件事,印度一直都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