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2州结成联盟,高举反关税大旗对特朗普发起“逼宫”,要求对华关税必须“归零”。
上个月,中美关税战旷日持久,如今美国12个州已经忍不下去了,联合起来“逼宫”特朗普,指控其“对等关税”非法,给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要求特朗普立刻“收回成命”。
本周三,这起诉讼正式开庭审理。这场诉讼的核心,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特朗普无权在未获国会批准的情况下加征关税。美国12州联合“逼宫”特朗普,中国的态度依旧很干脆。
首先就是美国加州率先挑起大旗,4月16号那天,加州州长纽森直接把特朗普政府告上了法院,说他们的关税政策不合法。这下子可不得了啦,在美国政坛炸开了锅,说实话这种州政府直接告联邦政府的情况在美国历史上也不多见。
美国总统手里有张“王炸”——《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只要一声“国家紧急状态”,就能绕开国会,把关税大棒砸向全球。听着耳熟?最近那些让人心惊肉跳的关税,就是这么来的。
《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IEEPA),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产物。它赋予了总统一个相当大的权力:在和平时期,如果总统认为国家遇到了紧急情况,并且这麻烦主要来自国外,总统就可以动用包括关税在内的一系列经济手段。当然,这“紧急状态”并非总统单方面决定,国会每年都需要审查其是否合理。
要说这届行政当局,还真是严格照着“先宣告、后行动”的路子来的。无论是针对所谓“芬太尼”问题甩出的惩罚性关税,还是后来范围更广的“对等关税”,全都是在“国家紧急状态”这面大旗下搞出来的。
这场景,不由得让人想起五十多年前,尼克松总统为了应付美元危机,也曾搬出过一部更老的《对敌贸易法》,同样是绕开国会,给所有进口货都加了税。后来,《1974年贸易法》又对此作了细化,在特定危机下(比如国际收支危机),总统也能临时调调关税。看来,拿“紧急状态”来应对经济难题,确实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但这把权力之剑,用好了是保家卫国的利器,用偏了,会不会动摇国本,侵蚀权力分立的根基呢?
谁能想到,总统这套操作刚一出手,就在美国国内捅了马蜂窝,法律战的烽火迅速点燃。足足十二个州的最高司法长官——州总检察长们,居然联起手来把联邦政府告上了法庭。他们的诉求很直接:总统今年以来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所有关税,必须全部撤销,恢复到零关税!法庭的锣鼓已经敲响,控辩双方的唇枪舌战正式开打。
州总检察长们的道理很简单,也很尖锐:宪法没给总统这权力,想加关税得国会点头。至于那个“国家紧急状态”?对不起,证据不足,难以服众。他们还补了一刀:征税大权明明在代表人民的国会手里,总统靠一道行政命令,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先放风,这本身就在法律边缘疯狂试探,简直是把法定程序当儿戏!
面对州府气势汹汹的挑战,联邦政府的律师们则想从程序上“釜底抽薪”。他们说,总统判断国家是否进入紧急状态,这本质上是个“政治问题”,法院最好别插手,只有国会才有资格说三道四。至于为啥非得下这么重的手?他们的解释是,贸易逆差像个无底洞,快把美国的制造业给掏空了,总统的紧急措施,就是为了救亡图存。
可惜啊,这场官司的前景,恐怕谁也说不准。现行法律对“紧急状态”到底是个啥,压根就没个准谱,这就给总统留下了老大一片自由发挥的空间。法院想判断总统是不是越权,也挺头疼。
可以预见,这种牵动国家权力神经的案子,没个三年五载根本下不来,就算一路打到联邦最高法院,那也得猴年马月了。想当年,现任总统在上个任期,也因为关税问题吃过类似的官司,但最后法院还是判行政当局赢了。
更别提,围绕这一波关税的法律纠纷,远不止这一桩,联邦各级法院和专门的国际贸易法院,还堆着一堆案子呢。考虑到行政当局在国会和潜在最高法院里可能占有的人脉优势,想靠一两场官司就彻底扳倒既定政策难!
法律上的官司还在磨叽,经济上的涟漪早就一波波荡漾开了。那十二个州政府为啥非得跟联邦政府掰手腕?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关税政策实实在在地伤到了各州的钱袋子。当行政当局把针对中国货的关税大棒一下子抡到百分之一百四十五那么高的时候,原本热热闹闹的中美贸易航线,几乎一夜之间就凉了半截。
这下可苦了那些美国制造商和零售商,他们的关键零部件、电子元件还有各种日用消费品,很多都得从中国进口。关税一来,供应链直接断裂,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全被打乱,简直是一场噩梦。
关税的负面影响还不止这些,它就像往平静湖面扔了块大石头,激起的波纹迅速扩散到美国的股票、债券、外汇市场,进出口贸易额应声下跌,就连老百姓日常买东西,都感觉手头紧了不少。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中国也不是吃素的,迅速亮出了反制措施。你加我的,我也加你的,针对性的报复性关税说来就来。
不仅如此,在一些有战略意义的原材料比如中重稀土的出口上,中国也开始“卡脖子”。这下,一些在华经营的美资企业和依赖这些资源的美国军工部门,可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压力。
有意思的是,行政当局这轮“对等关税”的算盘,打的可不止中国一家。日本、韩国,甚至隔着大西洋的欧洲盟友们,也都被卷进了这场贸易摩擦的漩涡。
也难怪联邦政府的律师在法庭上会忧心忡忡地说:要是法院现在下令暂停或取消关税,那美国政府正在跟其他国家进行的那些复杂的贸易谈判,可就彻底黄了,后果“极具破坏性”。这话里话外,不也正说明了这关税措施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范围之广,牵涉之深嘛!
关税政策搅起的风浪,可不仅仅停留在法律和经济层面,政治上的波澜更是此起彼伏。在美国国内,除了州政府发起的法律挑战,不少地方也爆发了民众的抗议。他们反对的,不光是让人头疼的关税,还有政府在移民问题上的一些不近人情的做法。
国会山那边,代表反对派的民主党议员们也没闲着,他们正想方设法通过立法提案,给总统的关税权力套上个“紧箍咒”,好让这列“失控的火车”赶紧回到法治的轨道上来。
国际上,尤其是作为主要“靶子”的中美关系,更是经历了一番过山车般的折腾。就在不久前,中美双方官员还在中立国瑞士的日内瓦,坐下来谈了好几轮经贸问题。当时放出来的风声还挺乐观,说双方似乎初步同意降低关税,还商量着建个后续沟通机制来解决分歧。
可惜,好景不长。日内瓦的握手墨迹未干,也就十来天的功夫,华盛顿那边就接连出招:先是瞄准中国科技巨头华为的升腾系列人工智能芯片,搞起了全球封锁,不准美国企业用美国技术帮中国研发AI模型。紧接着又力排众议,计划对主要从中国进口的港口起重设备,加征高达百分之百的关税!
这些动作,在明眼人看来,简直就是对先前谈判成果的公然打脸,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点互信,又被冲得七零八落。对此,中国商务部门也迅速回敬,向全世界放话:谁要是敢执行或者配合美国的单边限制,那就等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吧!
信息来源
光明网《美12州“上告”白宫 能让特朗普的“关税墙”破防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2796780651874842&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