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战的硝烟尚未散尽,巴基斯坦国内却忽然传出一个引人注目的消息:巴西南部的俾路支省,竟然有人宣布要“独立建国”了!
日前,俾路支省的所谓“分离主义领袖”米尔·亚尔·俾路支,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称“俾路支地区已脱离巴基斯坦,将成立主权独立国家”,并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印度政府,承认其“自决权”。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被印媒称为“俾路支领导人”的米尔·亚尔·俾路支,其实有很多标签,比如作家、自由记者、人权活动家以及“俾路支独立运动领袖”,其实就是一个分裂分子,并不是俾路支省的行政负责人。所以,他纯粹就是印度媒体虚造的“俾路支领导人”。
而且,爆出所谓“俾路支省宣布独立”这个消息的时间点非常敏感。就在5月7日,印巴之间刚发生空战,双方战机在克什米尔上空互相交火。而5月8日,印度就与伊朗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表面是经济合作,背后其实暗藏深意。
伊朗与巴基斯坦在俾路支地区早有摩擦,边境武装活跃,频繁交火。而印度,与俾路支武装的关系也非常微妙。早在2020年,巴基斯坦政府就明确指控印度秘密支持俾路支叛乱,俾路支被抓获的武装头目也曾供述称,印度曾为其提供资金和医疗支持。
虽然印度对此矢口否认,但如今有人在这个时间点突然跳出来喊“俾路支独立”,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在为印度“复仇”——甚至,是印度在幕后推动的地缘反击手段之一,目的是想要“肢解巴基斯坦”。
要知道,俾路支省的重要性非同一般。俾路支省地处巴西南角,紧邻阿拉伯海,拥有长达770公里的海岸线,其中最具战略意义的港口——瓜达尔港,就坐落在这里。而这个港口,正是“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巴经济走廊(cpec)的“南大门”。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条打通中国西部与阿拉伯海的关键通道:从新疆出发,穿过巴基斯坦北部山区、平原与俾路支沙漠,最终通向瓜达尔港。这条线路不仅能绕过受美国控制的马六甲海峡,更被看作是中国“能源生命线”的核心之一。
可以说,中国为这条通道投入不小,仅在瓜达尔港及其配套项目上的投资就超过数十亿美元。但问题也来了——俾路支的一些分裂势力想伺机闹事。
在少数俾路支分裂势力看来,中国项目的收益多数流向了巴基斯坦中央政府或者外资企业,本地人就业机会有限,资源被外运,生活改善不大。此外,为了保障中方人员和工程安全,巴方不断向这里增兵,激化了原本紧张的关系。
这也直接导致近年来针对中方人员和工程的袭击事件频发,包括自杀式爆炸、武装伏击等。如今再加上印度媒体渲染所谓俾路支人公开“独立宣言”,其实就是企图令该地区出现全面动荡状态,这样一来,中巴走廊的安全形势也会变得前所未有地严峻。
5月15日,俾路支分离主义武装在潘杰古尔山区伏击巴基斯坦边防军,击毁车辆、击落无人机,并发布视频展示战果。这场突袭发生的地点,正好在靠近中巴走廊线路的地带。
而且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从俾路支武装公布的袭击画面来看,他们使用了夜视仪等高端设备,甚至能在夜间精准发动伏击。这显然不是一群“山里土枪队”的水平,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背后是否有境外势力“供血供枪”。
众所周知,俾路支分离主义者多年来一直试图获得国际认可和援助,尤其对印度、阿富汗甚至西方国家都多次示好。而印度被巴基斯坦长期指控“操纵俾路支叛乱”,尽管新德里一再否认,但“嫌疑”却从未真正洗清。
此时此刻,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俾路支独立”,又是在印伊走近、印巴刚交火之后,若说没有印度因素参与,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如果俾路支陷入动荡,很可能是印度试图“开辟第二战场”,牵制巴基斯坦战略资源,报克什米尔“一箭之仇”。
那么面对俾路支可能发生的局势,中国该怎么办?简单说三点:
第一, 要加强与巴基斯坦政府的协同沟通,在尊重巴方主权前提下,积极协助其稳定俾路支局势,保障中方人员和资产安全。
第二,必须强化对瓜达尔港的安保体系,包括必要时部署由中国主导的“准军事安保力量”,或者建立由中巴联合控制的港区特别安全区。
第三, 在舆论和外交层面,避免卷入“支持巴基斯坦镇压分裂势力”的话语陷阱,而应强调中国投资的是“发展型和平”,是推动地区经济共享、非干涉内政的正当行为。
总之,有人渲染或企图制造俾路支“独立风波”看似是一场闹剧,实则是把目标指向中国对外能源布局的核心命脉。中巴经济走廊是一条战略“主动脉”,瓜达尔港是这条路线的“心脏”。而这一次,有一些人想借俾路支反政府武装试图掐住这个“咽喉”。
这不仅可能令巴基斯坦面临危机,更可能给中国带来地缘考验。我们要看的不只是俾路支武装在干什么,更要警惕背后的印度在想什么、想干什么。
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下,只有未雨绸缪、主动作为,才能真正守住中国海外利益的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