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资深记者分析|特朗普解除制裁能让叙利亚再次伟大吗?

本文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内容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撇开特朗普的夸夸其谈不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这项政策确实反映出内塔尼亚胡对大马士革态度的变化,而这一转变或许是明智之举。

2025年5月13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次日,他在利雅得会见叙利亚临时总统艾哈迈德·沙雷。这一举动具有特朗普外交政策的一贯特征:突然逆转长期立场,单边行事,无需对方作出让步,表态夸张,缺乏细节,在中东事务上往往与以色列立场相悖。

然而,如果特朗普确实兑现承诺,我们真正应当追问的是:在经历14年残酷内战之后,这一政策对叙利亚的重建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

特朗普如往常般言辞浮夸,声称要赋予叙利亚“一个走向伟大的机会”。叙利亚外交部长阿萨德·哈桑·沙伊巴尼也称此举为“叙利亚人民的关键转折点”。

叙利亚需要的不只是制裁解除

毫无疑问,制裁解除对于叙利亚经济复苏至关重要,但其意义仍极为有限。叙利亚所遭受的破坏堪比加沙,且规模远大于后者。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叙利亚经济目前仅为2010年战前水平的一半。**全国九成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四分之三依赖人道主义援助,超过一半的基础设施被摧毁或废弃。**叙利亚战前人口约为2300万,其中600万人流离失所或沦为海外难民。

根据该报告,若现状不变,且在缺乏大规模国际援助和投资的前提下,叙利亚经济年增长率将仅维持在1.3%左右。以此速度,国内生产总值需至2080年方能恢复至战前水平。

考虑到2010年叙利亚人均GDP仅为3,000美元(远低于邻国约旦和黎巴嫩),这意味着一场“极其漫长的等待”。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推算,若要在未来十年内使叙利亚经济恢复到战前、并保持5%年增长率的发展轨迹,所需年均增长率需高达21.6%,几近不可能实现。即使是该机构所谓“更现实”的情境——十年内回到2010年水平——年均增长率仍需达到7.6%,而历史上能长期实现此类增长率的国家寥寥无几。

特朗普做出让步,但远远不够

面对如此严峻的前景,特朗普的新政策提供了两项积极贡献,但却明显缺乏第三项更为关键的举措。

其一,解除制裁使美国公司能够进入叙利亚市场,同时也解除了对其他国家企业的阻碍。**尽管欧盟与英国已在部分领域解除制裁,其企业因担忧美国的次级制裁,始终对叙利亚市场避而远之。

其二,通过与沙雷的公开会晤,特朗普向外界传达出叙利亚已获得美国总统支持的信号。**鉴于总统在政策上报复心重、极易受刺激,这一姿态本身已具象征意义。美国企业因此有理由不再因政策不确定性而对叙利亚望而却步。

然而,特朗普并未承诺向叙利亚重建提供任何资金支持,反而终止了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叙的援助项目。他希望美国企业前往投资,但与其一贯对外国援助的敌意一致,不愿动用联邦资金参与重建。

叙利亚无法独自承担重建重任

如果目标是令叙利亚“再次伟大”——或至少避免彻底崩溃——那么这一政策的最大缺陷,便在于其资金缺位。

目前最常被引用的重建成本估计在2,500亿至4,000亿美元之间,而叙利亚年GDP仅为约290亿美元,出口寥寥,外汇储备几近枯竭,政府2025年用于资本支出的预算仅为3亿美元。

换言之,叙利亚几乎不可能为自身复苏作出实质性财政贡献。

即使沙雷政府能够实现政治稳定、整肃腐败、建立合理规制环境,吸引国际投资来承担一部分重建成本,许多关键重建工程仍缺乏商业回报,唯有依靠国际援助。例如,仅叙利亚难民的安置成本估计就高达240亿美元。企业或许愿意修建收费高速公路,但不会出资修建免费通行的市政道路。

特朗普的“承诺”是否可信?

即便是特朗普关于全面解除制裁的承诺,其效果亦存疑。据称,在制裁宣布前,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曾就叙利亚问题强烈施压。特朗普在大马士革民众的掌声中宣布决定,显然享受这场戏剧性时刻,但这项政策并非一时冲动之举。

然而,美国的制裁体系层级复杂、涉及众多法律来源——既有总统行政命令,也有国会立法,适用对象亦五花八门。特朗普口中“全部取消制裁”的承诺,很可能如他在加沙问题上的诸多表态一样,言过其实。

解除制裁需要持续、渐进且制度化的政策努力,而这并非特朗普政府的强项。

尽管如此,这一政策变化无疑代表了美国立场的重大转向,也再次揭示出特朗普与以色列在中东政策上的根本分歧。

特朗普要和平,内塔尼亚胡要战争

无论是在加沙、伊朗,抑或胡塞武装问题上,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更倾向通过武力手段达成目标,而特朗普则表现出对和平姿态的偏好。

在叙利亚问题上,内塔尼亚胡的策略包括支持德鲁兹分离主义、占领叙领土、以及周期性空袭,意图削弱沙雷政权。沙雷长期被视为极端伊斯兰分子,西方多持敬而远之态度。

但愈来愈多证据表明,沙雷并非假扮温和的圣战分子,而是真心致力于国家重建,并表现出对与西方合作的高度意愿,甚至谈及签署《亚伯拉罕协议》。

当然,叙利亚的未来并不完全掌握在沙雷手中。该国仍受极端主义残余势力、系统性腐败、军阀割据、宗派矛盾等深层问题所困扰。叙利亚仍可能再度滑入暴力与混乱。

但至少在当下,特朗普的新政策已令他与内塔尼亚胡再度分道扬镳。在内塔尼亚胡加紧对叙打击之际,特朗普似乎并无意推动叙利亚“再次伟大”。或许一年之后,以色列代表团将赴大马士革签署一份《亚伯拉罕协议》扩大版,同行的还有意图重返叙利亚市场的企业家。


作者简介:

大卫·罗森伯格(David Rosenberg)
以色列资深政治与经济记者,长期关注中东外交政策与国际制裁机制,对以美关系、中东重建问题有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