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意孤行,不许中国“以牙还牙”,加速全球霸权体系总崩溃

上任仅仅2个多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对中国加税54%,中美贸易关系正在遭受严重冲击。而在作出如此不合常理的行动后,美方竟还在威胁中国,宣称只要中国不对美国展开反制,美方就不会继续升高税率。

【特朗普签署了新的加税命令】

特朗普刚刚宣布对美国所有的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其中部分国家加征更高额度的“对等关税”,中国、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国都被列入了“对等关税”名单,其中对中国的加税额度达到了34%。

在特朗普宣布加税后,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点名中国,明确美方之前向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20%关税并未取消,所有中国商品在进入美国市场时都将加征54%的高额关税。中国应该是特朗普上台后,累计被加税额度最高的国家。

特朗普政府现在重点针对中国,主要是因为中国是全球对美贸易顺差额度最高的国家,2024年的顺差额度约为3610亿美元。

【特朗普上任以来累计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税54%】

按照特朗普那套“其他国家正在占美国便宜,顺差额度越高的国家占美国便宜越多”的荒谬理论,中国就是“占美国便宜最多”的国家。

特朗普政府希望能够通过这种加税手段,实现一箭多雕,让中国在贸易问题上作出让步,采购更多美国商品,降低美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关税;增加美方在芬太尼、科技竞争以及一些地缘问题上的筹码;同时完成其所有加税行动的目标,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强美国商品的本土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进而保证在选民中的支持率。

而以特朗普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的“商人风格”,如果被加税方向美国作出足够的让步,特朗普大概率会降低加税额度。

可美国的加税行动本就损害了他国的合法利益,且如果特朗普一加税,他国就让步,只会让特朗普变本加厉,不断以加税为筹码,提出新的不合理要求,所以全球多数经济体会选择与美国展开对抗。

【特朗普对越南、老挝等方也加征了高额关税】

美方此前的加税行动就遭遇了中国等方的反制。美国上下现在也清楚,新一轮加税行动必然会招致全球的反对,但白宫方面不想就此收手,而是选择了在加税同时威胁全球。

贝森特就要求所有国家“静观其变”,不要对美国展开“报复”,强调一旦他国出台反制措施,事态就会升级,如果相关国家心甘情愿地接受现实,这就是最高的加税额度。

但美方的威胁,不太可能取得效果。早在美方的加税额度公布之前,欧盟等方就对外放风,强调必要时将反击美国关税政策。

中国商务部则在特朗普公布加税计划后,第一时间明确了中方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但没有公布具体措施。

【中国没有第一时间明确反制措施,但能源可能会是一个切入点】

考虑到特朗普高额度“对等关税”政策是在几天后才正式生效,中国可能会延续应对美方上一轮加税时的行动模式,在美方新加税政策落地当天,有针对性地展开反制。

在此前的反制行动中,中国重点针对美国的汽车、能源以及农产品加征了关税,就是抓住了特朗普的支持者中,从事相关产业的底层民众较多,且能源、汽车以及大农场主是共和党重要金主的特点,以加税手段推动这些人向白宫施加压力。进一步对美国能源等产品加征对等关税、扩大加税规模、对美国企业展开制裁等都是中国手中可选的反制措施。

况且,特朗普的全球加税政策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进出口企业必然会通过加价手段,将成本转嫁给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美国国内诸多商品的价格都会上涨,进而带动通货膨胀率升高,且在全球化浪潮下,很多美国企业的供应链会遭受冲击,本土产品的造价会随之升高,美方未必能够实现增加本土商品竞争力的目标。

【美国本土制造业其实也会因为供应链问题遭受冲击】

再加上中国、欧盟等方同样以关税等手段对美方展开反制,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会下降,特朗普加税政策很有可能也造成美国经济的衰退。

所以,这场以关税为核心的全球经贸较量,将会持续一段时间,现在看上去强势的特朗普政府,未必会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一方。

最后总结一下,贸易壁垒筑不起繁荣的高墙,开放与合作才是抵御风险、共谋发展的基石。全球经济能否保持高速发展,本应取决于各国能否在博弈中寻得合作共识。但特朗普政府终究没能摒弃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选择了一条对抗性道路,即让美国面临了“双输”困局,也对全球经济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如果中国、欧盟等经济体能够通过加速多元化合作,有效降低特朗普关税战略带来的负面影响,便有望加快重塑全球供应链体系,进一步稀释美国在现有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