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内外如何聚力?普陀的居村书记们给出答案

“陈书记,欢迎到丽湖来!”“王书记,祝贺你啊!三年前我们是同事,现在你也成长为一名新任居民区书记!”“哎呀,我现在还来不及高兴,倒有点发愁,我们丽湖居民区情况比较复杂,有商品房、动迁房和老旧商品房等4个不同类型的小区组成,人员结构也各不相同。面对不同的人群,总有点放不开手脚。陈书记,你能不能给我支支招?”

普陀区第二期居村党组织书记论坛(主办方供图)

6月19日,在长征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的普陀区第二期居村党组织书记论坛上,毕业的“小梁”书记陈罡和上岗不满百日的新任书记王薇围绕全覆盖、阵地建设等工作,进行互帮互助、带教研讨的情景再现。

凝聚青年人才实现双向奔赴

“作为沪上最大公租房小区,馨越河湾居民区里的4000多户中80%以上是沪漂青年,他们需要融入城市,并持续成长和发展。”

为满足沪漂青年人才学习的需要,“阅心书斋”自习室应运而生,成了承载青年们梦想的地方。不少人在这里考取各类证书,大家感受到追梦的路上,始终有人并肩同行,实现了青年成长和社区治理的双向奔赴。

甘泉路街道双山居民区原有的镂空围墙,因辖区内青年文体培育企业“青立方”在此项目施工,施工单位考虑到夜晚施工会影响居民休息,部分被砌成了实体墙,但此“好意”却办了“坏事”,遭到了甘泉公寓居民的强烈反对。

居民区党总支立刻召集了居民代表座谈会,一部分业主提出让施工方恢复原来镂空围墙,而青年代表则提出建议,原来的围墙已建成近30年了,存在混凝土开裂脱落、钢筋裸露的情况,不如干脆把小区所有围墙全部重砌成实体墙。这个建议经过业主大会征询,超三分之二的居民投了赞成票,墙体修缮事宜达成共识。

借助这个契机,双山居民区成立“青立方”街区自治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上海电子信息学院主动认领了墙体美化的任务,在校大学生与小作者共同完成彩绘,把孩子们脑海里的“美好街区”变成“实景画”。

统筹围墙内外资源赋能社区治理

“小区与小区之间或许存在围墙,但人与人、心与心之间不应该存在距离。”2023年,金岭园居民区党总支成功帮助一名“第二梯队”成员开设社区咖啡馆,当时谁也没想到,一间小小的咖啡馆后续会产生如此大的“磁石效应”,“金岭青春驿站”“第二梯队沙龙”孕育而生。

“沙龙一月一期,一期一提案,一提案一团队支持”,品牌打造以来,已帮助社区完成了8件民生实事项目,“最具代表性的要属五星公寓6部27年老旧电梯换梯项目,借助沙龙成员的资源,第三方换梯咨询服务费用全免,既保证质量又节约成本。借助大家合力,仅用四个月就解决了这一困扰小区的最大生活安全隐患,实实在在跑出了‘金岭换梯加速度’”

精准服务,让“养老”变“享老”

居民千件事,社区一张网。面对社区流动人口多、老龄化人口多等复杂现实情况,如何更好地开展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关键在于摸清重点人群的需求所在、困难所在。

为了让每一户家庭结构和基本情况一目了然,长风新村街道曹家村居民区通过醒目的“颜色+符号”进行标注,一户一档,把辖区居民分别对应为红、黄、蓝、绿四类响应对象,给予不同群体提供相应关注,以人群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来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分色分类分清轻重缓急,科学配置服务力量。

长寿路街道正红里居民区下辖5个小区,仅昌化路994弄小区65岁以上的老年居民就超过了50%,在地理位置上,社区同邻里中心、社区食堂等的距离都超出了老年居民的步行可达范围,就餐难题成为“幸福养老生活”道路上的拦路虎。

在居民区党总支的积极推动下,周边老字号商铺积极响应,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免费为社区内孤寡老人提供32份“爱心助老晚餐”,有荤有素、食材新鲜、营养搭配均衡。通过特设“正红助老取餐点”,确保热腾腾的饭菜每日都能及时送到老人手中。

论坛围绕“阵地建设”“围墙内外”“重点人群”“群众自治”四大主题,居村书记们给出各自独到“锦囊妙计”,为着力破解新兴领域360全覆盖、提升党群服务阵地能级、增强联系服务群众本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提供新思路、新点子、新方法。

论坛中,普陀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红珍为10名近期退休的居村党组织书记颁发荣退纪念品。接过由社区志愿者手绘的纪念牌,荣退书记代表杨军仪动情地表示,沉甸甸的纪念牌让荣退书记们感动、感恩,也会满怀感激之情继续发挥余热,再创佳绩。

新民晚报记者 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