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扣押7名中国船员,中方要求保障合法权益

在中菲围绕着南海的摩擦,关系紧张之际,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又对一艘有中国籍船员的商船展开所谓“调查”,使得两国关系陷入一种更微妙、也更危险的境地了。

据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网站的官方消息,5月17号,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宣称,他们发现一艘塞拉利昂籍的商船,在菲律宾海域存在着多项的违规情况,因此对该船展开了调查,并发现该船上有七名中国籍船员

客观上来讲,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岸警卫力量,在本国领海管辖权之内,对他国的商船依法进行核查,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

问题在于,眼下中菲两国因为仁爱礁和黄岩岛等我南海岛礁的摩擦,双边关系异常紧张,这种背景之下,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又“恰好”搜查了有中国籍船员的商船,就难免让人怀疑,这是不是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要借题发挥,故意找中国麻烦?

根据我驻菲大使馆的消息,在获知这一消息之后,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第一时间就启动了应急机制,向菲律宾海岸警卫队了解和核实了相关的情况。并要求菲律宾方面充分保障中国籍船员的合法权益,以提供必要的领事协助。

而菲律宾方面表示,他们会与中方积极配合,确保中国籍船员合法权益,并依法公正的处置该船的违规案件。

通过我国大使馆第一时间的反应,以及菲方做出的表态来看。双方并没有因为在南海的摩擦,于这件事情上再起纷争,至少到目前为止,双方的应对和表态,还是比较克制理性的。

甚至,如果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调查该商船,以及中国籍船员的事情,真的是偶然发生的,并非刻意的针对中国,那么借助这次双边配合合作,未尝不是一个缓和中菲关系的机会

国际舞台上,有很多的矛盾,就是陷入死胡同之后,通过其它领域的合作破解的。比如中美两国政治、军事、经济上关系紧张,那么气候合作,就有可能为双边关系赋予积极因素。

但这是需要双方相向而行的,说白了就是得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意愿。

然而按照当前菲律宾在两国关系上的立场和态度,想要“把坏事变成好事”,恐怕比较艰难。

综合路透社和法新社等外媒报道,当地时间5月18号,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一所菲律宾军校的毕业典礼上宣称,面对所谓的“入侵者”,菲律宾将“强力捍卫领土”。

虽然说菲律宾没有指明所谓的“入侵者”是谁,也没有说所谓的“强力捍卫领土”如何理解,但是综合眼下中菲两国之间紧张的关系,一些西方国家的媒体,将马科斯的此番表态,解读为明显的针对中国之意。

这实际上就是为本就紧张的中菲关系火上浇油。

客观上来讲,南海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中菲围绕着仁爱礁和黄岩岛等岛礁的争议由来已久,虽然说中方对南海相关岛礁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菲律宾方面所谓的“主权声索”行为,就是碰瓷和挑衅。

但是为了维护南海地区整体的和平,中方并没有急于在短期内解决这个问题,一向倡导的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这也为过去几十年来,南海局势的相对和平稳定奠定了基础。在菲律宾前任总统杜特尔特时期,中菲通过“君子协议”等默契,妥善的处理两国争议,为南海局势的和平稳定注入了积极因素。

本来,只要按照杜特尔特任期内,中菲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思路持续下去,那么随着两国之间经贸合作的扩大,共同利益的增多,南海争议的问题,未来总会以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解决。

但马科斯政府上台之后,选择了错误的外交路线,试图以煽动民粹主义情绪,来打压国内政治对手;试图以拉拢美国这种域外黑手的方式,来增强自己执政的合法性。

对于菲律宾乃至中菲关系来说,这显然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它促使中菲关系的性质,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

同样一件事情,在朋友之间发生,和在“对手”之间发生,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中国来说,南海的摩擦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因为不管是从历史渊源、法理基础,还是从客观的实力层面来看,中国维护自己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没有任何困难,就算菲律宾有了美国的支持,在中国家门口同样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这种背景之下,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菲律宾就算费尽百般心思挑衅,肯定也占不到中国的便宜,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正如同此次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调查有中国籍船员的商船这件事情,刚一爆发就引得中国大使馆高度紧张一样。

真正的麻烦在于,当菲律宾秉持着一种错误的外交理念,来跟中国乃至周边诸国打交道的时候,那么,就算没有仁爱礁的摩擦,或者黄岩岛的摩擦,还会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海上摩擦,可能引起中菲关系的紧张。

说白了,如果菲律宾执意挑衅的话,那么要找一个理由还是很容易的。这就会使得中菲两国的关系,一直在负面循环里运转,随时可能因为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小事,引发外交风波。

如此,双方剑拔弩张,各自紧绷的状态之下,一些原本应该和平解决、妥善解决的分歧和矛盾,可能就解决不了。一次两次的没问题,可时间长了,总会出问题的。

而这,正是当前菲律宾采取挑衅性的外交态度,对中菲关系造成的最大伤害,这一点必须要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