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带着2万亿访华:相较普京访华之旅,我们更欢迎前者


据多方消息证实,原定于本月访华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已经将自己的访期提前,定于本月14日~16日。有分析认为,之所以提前返程,完全是为了与下月初访华的普京“错开”,因为二者在乌克兰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立场对立,而中国又都是两个国家竭力争取的对象,所以错开访问,能收获更好的效果。但和普京“嘴炮外交”不同的是,德国总理朔尔茨的诚意是非常大的,这次来的并不是他一个人,还包括了一众德国一线企业的CEO和老板。可以说,只要这次访华能解决贸易上的误会,那么这次朔尔茨的访华之旅,能直接给中国创造不低于2万亿人民币的贸易额。

如果单纯从现阶段需求角度出发的,我们显然是更欢迎朔尔茨的。据悉,这次被选定为朔尔茨访华代表团的有默克集团CEO,奔驰CEO,西门子CEO,克虏伯CEO和宝马董事长等。这个配置意味着什么呢?代表着德国的一线工业企业能来的都来了,莱茵金属公司由于带有浓重的军工企业背景,不便露面,否则它也能在这次访华专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这些企业的高官来华访问,带来的不仅仅是双边贸易项目,也包括了工业技术的分享和输出,尤其是奔驰和宝马,已经确定将中国定为“代工厂”,双方在汽车和工业机械方面的交流能直接提高我们的综合水准。

至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嘴炮外交”,除了希望中国继续以卢布结算双方能源贸易,俄乌战争的未来出路和其它问题讨论外,基本就没了。作为“并不流通”的货币,卢布在国际市场的流动性非常低,连印度卢比都不如。过去在与俄罗斯交易时,它们都要求以卢布作为结算方式,因为卢布在其它国家和组织“用不出去”,中国得到卢布,还是要去购买俄罗斯商品,这实际上就是在占便宜。因为俄罗斯除了能源之外,已经没有什么产品值得中国购买,而民间使用率虽然高,但也无法消化这笔庞大的卢布总额。为此,我们一直在积极推销人民币结算,但引起了俄罗斯方面的抵制和不满。

也因为俄罗斯在这方面的“无赖”,使得我们在与其合作时,范围越来越窄。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要求中国停止出口原材料和无人机,就是不想俄罗斯获得这些资源支持战争。中国二话不说,立马管制了军用潜力的民用无人机出口和大量的金属材料。但是在与德国合作时,无人机照常可以提供,被列入管制名单的“锗”材料,我们也慷慨的售卖。即便是最敏感的“泡棉”,我们也一直都是德国最大的海外采购国。中俄“背靠背”战略的确不假,但俄罗斯不能单纯将中国视为“冤种”,否则必然会引火自焚。俄罗斯在乌克兰打的那么艰难,不是没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