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普京入侵欧洲,特朗普要对北约下手:请俄罗斯攻击欠费的盟友

一直以来,美国都热衷于干涉他国内政,在世界各地制造事端,可特朗普的出现,些许改变了这种现象,他在位期间,推行收缩政策,奉行孤立主义,对盟友也不留情。在2018年的布鲁塞尔峰会上,特朗普就曾要求北约补偿美国军费,让许多成员国非常难堪。

时至今日,特朗普依旧没放弃对北约的抨击,据央视新闻报道,在南卡罗莱纳州2月10日举行的一场竞选集会上,美国前总统特朗特普表示,他将鼓励俄罗斯攻击任何国防开支未达国内生产总值2%目标的北约成员国,并指责部分成员国拖欠会费。此前,北约已经就到2024年国防开支占GDP2%的目标达成一致,但目前可能只有11个国家达到这个目标,这也让特朗普非常不爽,直接六亲不认,请俄罗斯来攻击欠费的北约成员国。

这也在西方世界引发了轩然大波,美国总统拜登批评道:特朗普的言论“可怕且危险”,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也称其“破坏我们全体的安全”;波兰副外长安杰伊·谢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回应道,特朗普的言论源于激烈的竞选活动,但已经越界。

说白了,特朗普就是在叫这些国家交保护费,如果不交,那么美国就不负责他们的安全。特朗普自己也透露道,在之前的一个北约会议上,他就明确表示过,如果在拖欠费用的背景下受到俄罗斯攻击,那么美国将不会出面保护,相反会鼓励俄罗斯做他们任何想做的事情。

这也让斯托尔滕贝格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他曾说过,北约要为未来数十年与俄罗斯的对抗做好准备,可如果特朗普上台,形势可能发生逆转。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就多次向普京释放积极信号,要与俄罗斯建立友好关系,这也让北约高层非常苦恼,想方设法屏蔽特朗普对北约外交政策的影响,如在2019年的北约70周年庆上,为了不让特朗普干扰有关俄罗斯议题的讨论,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将这一活动降级为外长会议,导致美国方面只能派出国务卿蓬莱奥出席。

但特朗普之所以会亲俄,是因为他认为俄罗斯比欧盟更有实力,会成为一个打压中国的好帮手,相比起拜登无休无止的对俄制裁,特朗普可以说是没有一点实质措施,他在位期间,最严重时也只是驱逐了俄罗斯外交官,这还是在中情局极力怂恿的情况下才做出的决定。

为此,美国人还给特朗普整出了一个“通俄门”的罪名,指控特朗普与俄罗斯存在不当联系,在竞选期间与俄罗斯官员、商人、情报机构秘密接触,得到了他们的资金支持,干涉了美国的总统大选。对此,特朗普团队多次否认,但从这件事也能看出,特朗普对俄罗斯,确实是有着一些不一样的情感。

特朗普的确不按常理出牌,经常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把西方世界搅得天翻地覆,但特朗普的最新发言,其实也符合他一贯以来的外交理念,第一任期时,特朗普就已经想“退群”,不仅是北约,就连世贸组织也有退出的打算。在特朗普看来,北约就是个累赘,给美国带来了很多负担,所以才要求其他成员国上调国防开支的比例,减轻美国的压力。

赔本的买卖绝对不做,面对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特朗普就显得很不耐烦,为此他还曾在竞选期间宣称,如果自己当选,那么将会在24小时内解决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与拜登不同的是,特朗普认为援助乌克兰非常浪费,只会拖垮美国经济,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目前美国正深陷乌克兰危机的漩涡,战场的巨量需求几乎耗光了库存,武器储备岌岌可危,但战争仍未结束,乌克兰仍在伸手向西方要钱。1月2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德媒采访时表示,如果俄罗斯袭击北约国家,那将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泽连斯基的意图很清晰,那就是借战争来恐吓西方,以此获得更多援助。

可西方的资金已经见底,美国还因此暂停了对乌克兰的援助,西方想借乌克兰来消耗俄罗斯,结果最后连自己也给搭进去了,没能成功拖垮俄罗斯,反而把经济搞得一塌糊涂。因与俄罗斯交恶,没了稳定的能源供应,社会动荡不安,欧盟核心成员国法国和德国还出现了严重的破产潮,许多欧洲国家早已不堪重负,波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冲突爆发之初,波兰恨不得把家底都送给乌克兰,与乌克兰称兄道弟,结果一年后,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公开宣布,不再对乌克兰提供任何武器。

乌克兰这个“无底洞”,让西方国家苦不堪言,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却颗粒无收,这必然是与特朗普的外交理念相悖的,他自己也说过,如果自己是总统,那么就不会有俄乌冲突。当然,这番言论有出于在竞选中拉选票之意,但这也反映出美国社会的“厌战”、“反战”情绪是不低的,许多美国民众都不想让这场战争一直继续下去。

虽然特朗普与以往的美国总统有些“格格不入”,但本质上都是一致的,只是表现形式和诉求不同而已,特朗普所做的一切,也是只为了美国的利益考虑,否则,拜登也不会延续其政策。特朗普是个商人,这也让其更易出现变动,得不到想要的利益时,就会牺牲追随者,这点在拜登身上也能看到,只不过特朗普表现得更激进而已。

而特朗普的话也给北约敲响了一个警钟,打铁还需自身硬,外人是靠不住的,更何况是美国。当危险来临时,只有自己才是最大的救星,美国欺软怕硬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事实,盲从者注定不会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