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你一个问题:“年纪大了,你会让儿女养老吗?”
本来以为这是无可争议的问题,一位博主的街头采访,打破了我的印象。
01
博主在上海街头,问几位老人:“你们觉得钱和儿女哪个更重要?”
老人毫不犹豫,回答:“钱更重要。”
“养老能指望儿女吗?”
老人:“指望不住的呀,他们有自己的生活,能回来看看你就好了,指望养儿防老,是场梦。”
坐在长椅上的是一对夫妻,阿姨告诉博主。
自己有兄妹6人,在他们一代人的观念里,家庭意识是很重的,父母年纪大了,也是兄妹几人合力养老,让父母走得安心。
她有个独生子,已经结婚,买房和办婚礼的时候,他们没少操心,也帮带大了小孩,自从小孩读书后,他们就回到了老房子,生活也轻松了下来。
每天就围着公园转转,跟几个相识的人聊天,一晃半天就过去了。
问题来了,身体好的时候,自己可以安排生活,要是生活不能自理呢?
阿姨回答:“就去养老院啊,没有办法的,他们要上班,还要照顾小孩,哪有精力再来照顾你呀。”
“你会把钱都给儿女吗?”
阿姨:“不会,也要留点给自己养老,你要是把钱都给出去,自己就被动了。”
很现实,也很扎心,这个采访应该反映了当下的养老现状。
不是儿女不孝顺,而是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父母能够理解,并且对自己的养老有所安排,真的是人间清醒。
02
当然,造成现在的情况,也跟时代的发展有关。
父母一辈的人,大多有兄妹几人,他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兄妹团结,遇到事情也喜欢互相商量,在照顾老人的时候,彼此分担压力都不大。
而90后00后,独生子女多了,从小被长辈围着转,他们早就习惯了为自己着想,这是思维的变化,跟孝不孝顺无关。
当然,在父母生病的时候,他们也会着急,也想尽自己的孝心,但有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就一个人,想同时照顾两个老人,真的很难。
还记得那张病房的照片吗?
病房里有两张床,上面分别躺了两个老人,一个男孩拉着两位老人的手,背影特别无奈和心酸,这就是独生子的困境,他们的压力也很大。
这几位老人,一看就比较有素养,应该都是单位退休的人,他们有自己的退休金,在经济方面比较独立,也早就想好晚年的出路,接纳去养老院的安排。
与其说是吐槽儿女,不如说是对儿女的心疼,这一代的父母最操心,上面要照顾自己的父母,下面要体谅自己的儿女,自己要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好。
问题来了,没有钱的老人怎么办?
答案是,靠自己。
03
说个扎心真相,不是谁都有条件去养老院的。
养老院的费用并不低,根据条件不同,有不同的费用档次,一般也需要4000左右。
要是没有退休金,让儿女交这笔钱,显然是不合适的。
对于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来说,他们没有退休金,养老大多靠自己,他们就算头发花白,也不会停止劳动。
种地是没有力气了,但可以种菜,或者去帮别人除草,挣一点零花钱。
小病不放在心上,大病也不告诉儿女,就这样默默地生活。
等哪一天熬不下去了,生命也快走到尽头,农村老人有这样的说法:“要是无病无灾,在睡梦中离去就是福气。”
不过这个愿望毕竟是奢侈,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大多数的农村老人,在生活不能自理时,能依靠的只有儿女,儿女也大多能撑起老人的晚年,也许做不到体贴入微,但让老人衣食无忧还是可以做到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养儿防老也成立,只是这一代的年轻人,或许没有父母一辈那么周全罢了。
这也是我们值得深思的地方,老人除了去养老院和让儿女养老,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有的地方也在探索,比如老青养老,就是老人把房子免费租给年轻人住,年轻人要尽到陪伴的义务,下班回家不要躲在房间,而要跟老人说说话,或者一起吃饭,让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再比如社区养老,刚退休的人去当志愿者,照顾年龄大的老人,这样可以积累爱心时长,等自己需要的时候,也有人义务来照顾你,相当于自助,也很不错。
随着老龄化的人越来越多,这个话题值得重视,怎么安排好我们的晚年,同时又能减少儿女的负担,应该是很多人的心声。
对此你怎么看?如果有好的想法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