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小马科斯接力访美,拜登连收两份投名状

小弟上门,拜登连收两份投名状

在拜登刚刚正式宣布参选美国2024大选之际,美国政府虽然在和欧洲盟友乃至应付国内经济问题时显得左支右绌,但是却在东亚和东南亚收到了来自韩国和菲律宾的两份“投名状”,可谓极大挽回了拜登政府的颓势。尹锡悦在台海问题上大放厥词和小马科斯在南海问题上的旧事重提,也标志着美国新一轮对外介入的焦点区域已经暴露。

4月26日,韩国总统尹锡悦访问美国之际,尹锡悦和拜登就发表了不少内容相当“逆天”的联合声明,除了尹锡悦在美国国会做出公然歌颂美军在长津湖的英勇表现这种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吹捧外,在访问前,尹锡悦还颇为含沙射影地宣称,“台湾问题和朝韩问题都是国际问题”。很显然,尹锡悦此言是一方面想尽可能地响应拜登的亚太战略,但是另一方面又对中国怀有明显的畏惧,不敢把话说得太深。然而这番言论显然已经触碰了中国的底线,毕竟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已经是中国反复强调数十年的定论了,尹锡悦此言无疑是在为美国介入台海局势公然站台。

一跪再跪,尹锡悦不走寻常路

事实上,尹锡悦自从就任以来就以“不走寻常路”式的右翼路线为纲领。虽然尹锡悦也采取了诸如取消妇女福利部,要求韩国国内招聘标准实现字面意义上的男女平等等右翼常规操作。但是尹锡悦在对外政策上显然就很左右横跳了。在2022年8月,美国刚刚颁布《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之际,韩国政府还申明抵制这一法案,可见尹锡悦至少在当时还不想完全充当美国人的马前卒。但是在今年访问美国时,尹锡悦又颇意味深长地提及,此行成功安抚了韩国企业关于该法案的担忧,这种模棱两可的表态显然为下一步的反复横跳留足了空间。因为这既可以理解为韩国日后遵守美国的限制不必影响韩国企业的利益,也可以理解为韩国虽然不能完全遵守美国限制,但是美国对此也表示默许。

而尹锡悦为了在面子上讨好美国,甚至还不惜对着日本隔空喊话,说出了种种诸如“不应该让日本人为了一百年之前的事情道歉”这类堪称数典忘祖的发言。事实上,在大多数主流国家的右翼,虽然具体主张千奇百怪,但是总体而言都是会抓住民族主义大旗来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的,而尹锡悦代表的这种韩国右翼,居然如此低声下气地表示原谅日本侵略者,即使在全球右翼中也堪称鄙视链底端。

除此之外,韩国更是与美国约定了美军核潜艇定期“访问”韩国等军事层面的“支援”。可以说,尹锡悦在外交态度上对美国的热情已经到了近乎歇斯底里的程度,这固然可以归结于韩国经济形势严峻,需要在对外问题上找到国内不敢质疑的政治靠山,但是尹锡悦此举显然并不是单一的行为。

小马科斯访美前搅浑南海

很快,菲律宾的总统小马科斯也宣布于5月1 日访美,并且宣称将与美国协商更多的军事援助细节,以应对南海局势。虽然小马科斯并未针对中国进行过多明显的指责。但是美国方面显然早就按捺不住了。路透社援引部分美国高层的话表示,由于中国的“挑衅性”外交行为,菲律宾将寻求更多的盟友,建立更稳固的伙伴关系。

此处很明显就是指菲律宾很可能与美国的其他盟友建立串联关系,以此作为牵制中国的军事联盟网络。而美国国务院在4月29日,针对所谓菲律宾船只被中国海警截停事件也颇为不怀好意地声称,中国应该停止在南海的“不安全行为”。很明显,美国正在迅速利用中菲的南海冲突,甚至是利用菲律宾国内的激进主义力量促成美菲再度结成军事同盟。虽然就目前来说,菲律宾短期内还没有与美国结盟的客观和主观可能,但美国方面已经迫不及待了。一方面是源于美国转移矛盾的短期需要,另一方面更是源于菲律宾在地缘政治和战时军事上的巨大潜力。

当然了,虽然小马科斯近期对华颇为强硬,但是其毕竟出身于杜特尔特的门生,虽然他目前已经不可能像杜特尔特一样几乎一边倒地拒绝美国而对华友好,但是指望他很快彻底背叛自己的老师,彻底抛弃此前对华友好的基本路线也是不可能的,更是不现实的。毕竟2016年时的菲律宾政坛都能清醒地认识到美国不可能为了菲律宾火中取栗,与中国爆发武装冲突,今天的菲律宾不可能认识不到。

当然了,小马科斯近期也确实在有意将南海局势的水搅浑。毕竟不论是对他个人还是对菲律宾来说,如果南海局势中的菲律宾和之前一样没有任何存在感,则小马科斯必然会承受军方和反对派越来越大的压力,而菲律宾也迟早会受到美国以各种借口提出的制裁。对于一个经济高度依赖对外贸易的人口大国,菲律宾显然是折腾不起的。

而对美国来说,随着韩国和菲律宾都主动或半推半就地加入新一轮对华围堵行动,拜登近期的亚洲外交不可谓不成功。但是,韩国方面虽然姿态极低,却也没有给美国做出足够明确的实质性承诺,随着韩日双方的外交关系也没有真正回暖。而半推半就的菲律宾显然更是保留了态度,更不像是愿意参与对华堵截行动。虽然菲律宾方面确实在外交场合对与中国的南海摩擦发出过抗议,但是小马科斯至今也没有正式批准美军重返菲律宾基地的提案。拜登政府如果想通过这两份质量不高的投名状组成一个真正严密的对华遏制战线,恐怕还需要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