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有记者提问称,其获悉中企被通知加强与澳大利亚经贸合作往来,如何评论这一消息。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应称,不清楚你提到的情况,可向具体主管部门咨询。中澳经济结构互利性强,望澳方与华同向而行加强双边互信,促进中澳关系重回正轨。
外媒记者试探性提问的问题,体现了相关方对中国取消对澳反制、恢复自澳进口的期待。西方媒体的提问技巧中,通过炮制假新闻、以不明来源或匿名信源方式,进行诱诈式提问,是其常用技法,如bbc、cnn等媒体,在中国一度臭名昭著,美国主流媒体则频繁、密集以“匿名知情人员”释放各类角度的“内部信息”,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
1月10日相关记者的提问内容,不排除是西方媒体通过有意曲解,对相关正常信息强行误解,而制造的信息来源。其上述“中企被通知”的相关提问内容,隐含着西方媒体对华“非市场经济”这一惯常污蔑的暗线。汪文斌的回应,则未给其借题发挥、恶意构陷的空间。
应当明确,全球主要工业国中国和主要资源国澳大利亚间,具有高度的经济互补互利空间,只要澳方不滥施政治操弄、不单边破坏中澳关系,中企与澳企经贸合作的加强,本就不需“被通知”。以中澳铁矿石贸易为例,去年7月,由澳大利亚西澳洲始发,抵达中国日照港的首船“现货结算”铁矿石完成贸易,澳最大矿企必和必拓集团以此举展示对华示好。小麦贸易领域,受澳大利亚小麦产量增加、全球小麦市场变动及中澳关系恢复影响,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小麦规模大幅增加,充分填补了美国小麦出口缩减带来的市场空缺。
与华贸易对澳大利亚而言非同一般,中澳经贸规模在澳大利亚与美日韩三国之上,中国是澳大利亚主要出口对象、主要进口来源,促进中澳关系平稳向前发展,有益中澳双方。去年12月底,澳总理阿尔巴尼斯指出,我们修复了中澳关系、使澳大利亚不再处于“罚站区”,中澳两国对话开始恢复,这是个开始,我们仍将继续努力。中澳关系的恢复和发展,对澳大利亚而言,有助于澳大利亚农渔林矿、天然气、煤炭等支柱产业发展,这些产业,构筑了澳大利亚经济体系的基础框架。对中国而言,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能源和大宗商品进口结构。同时澳大利亚作为距离中国最近的西方文化国家,有着较多投资增值机会,也是中国留学群体性价比较高的首选留学目的地之一。
摩根大通悉尼分析师预计,中国公民赴澳旅游、留学规模如恢复至2019年水平,将分别为澳大利亚经济带去0.5%、0.4%增量,将提升澳大利亚经济总值、促进澳外汇储备。不同于工业产业较长周期的变现率,中国赴澳留学群体及旅游群体对澳大利亚经济来说,具有经济增量的即时变现性,对澳大利亚经济数据的提振,可称作立竿见影。而全球第一梯队经济体中,不同于美国、日本、欧盟的经济萧条态势,中国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发展态势,一个稳定的中澳关系,将筑牢澳经济发展主线。澳方应基于尊重、互利前提,以实际行动,提升中澳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