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到乌克兰最后一人,才能结束战争?国际社会需推出一个代理人

俄乌战争爆发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尤其是最近正值岁末年初的交际之时,本来俄罗斯方面已经试探着释放出了一个比较好的信号,那就是借着东正教节日的名义,宣布临时停火36个小时。

虽然此举看上去只是为了让俄罗斯军人能够安稳的过节,但实际上打仗的时候,生死存亡的关头,谁在乎什么节日不节日呢?俄罗斯就是通过此举,向外释放一个双方还是能够在战场之外,寻求一些合作与共识的态度。

最简单的,既然东正教圣诞休战了,那么其它节日休战不休战?其它节日都休战了,那么能不能为人道主义救援休战几天?

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破冰的良好时机。结果我们都看到了,泽连斯基说没有必要停火,欧美国家也不约而同地忽略了俄罗斯释放的善意。拜登说普京是在寻找喘息之机,德国、英国外长说,俄罗斯如果真的想休战,那就从乌克兰地领土上撤出去。

很显然,这是俄罗斯释放了善意,而欧美包括乌克兰,都没有接受这份善意。那么顺其自然地,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就会更加激烈。最近乌克兰情报部门表示,俄罗斯准备动员50万人,将在今年2月和3月对乌克兰发起新一轮攻势。

这个消息是真是假且不论,俄罗斯这两天又对乌克兰展开了报复性的袭击,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俄乌之间这么互不相让,岂不是意味着俄乌冲突根本没有停战希望,真的要像普京说的那样,战斗到乌克兰最后一人,才能结束战争?

更进一步,从战争开始以后,国际社会呼吁和平的力量,努力奔走了近一年,为何对局势没有任何助益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聊聊这个问题。

通常情况下,一场战争从开始到结束,必然经过这么几个阶段。首先,交战双方矛盾不可调和,而且都有所恃,才有可能爆发战争。

这其中矛盾不可调和,只是冲突爆发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直白一点说,两个国家利益分歧太大了,也不一定会爆发战争,因为如果实力相差太远,或者一方根本没有斗志,那么多半会以不平等条约的方式,解决矛盾,而不是爆发战争。

只要在矛盾不可调和的基础之上,各自还有了依仗,都觉得自己能打赢或者至少不会输,才有可能爆发冲突。

俄乌冲突的爆发,就是因为乌克兰认为自己有北约的支持,就算俄罗斯动手,也不怕,所以才会从矛盾一步步演变为战争。

其次,矛盾没有解决,但双方都消耗太大,开始进入战略僵持阶段。以这次俄乌战争为例,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第二阶段开始之前,双方就是处于绝对的僵持阶段。

那时俄罗斯目的没有达到,根本不可能结束战争,而乌克兰不掌握主动权,也不能结束战争。

最后一阶段,则是双方有一方目的达成,或者是双方有一方坚持不下去了,这个时候,就应该开始谈判,以各自在战场中的表现,得到或多或少的利益,暂时性或者永久性的结束战争。

至此,一般的战争全流程就结束了,战争结束不意味着矛盾已经解决,但下一次再爆发冲突,那就是第二次战争了。

眼下俄乌战争从现实层面来看,绝对到了第三阶段,俄罗斯“吞并”了乌东四州,目的基本上完成了,而乌克兰大部几乎被摧毁,也根本坚持不下去了。

不管双方愿意不愿意,都应该到了谈判接触、互相试探的阶段。因为战争毕竟是政治的延续,国家之间打仗,很少是为了怒气,而是为了利益。

既然是利益之争,那就得基于利益来考虑。继续打下去对自己利益构成更大损失的时候,哪怕是输的一方,也通常会选择和谈。

但现在的局面是,俄乌双方由于谈判立场相差太远,根本不存在和谈的空间。这就比较奇怪了,一般情况下除非是那种事关宗教的信仰之战,或者是有深仇大恨的复仇之战,才会出现眼下这种不死不休的状态。

而俄罗斯和乌克兰显然不存在什么深仇大恨,或者不可调和的宗教矛盾。虽然他们也都有宗教文化,但事实上已经完成世俗化了,跟中东那些政教合一国家完全不同。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奇葩局面出现呢?答案就一句话:代理人战争。因为决定这场战争的相关方美国,他不是自己亲自参战,并没有受到直接的损失,完全可以超脱战争的规律,以自己的利益来决定要不要继续打下去。

这么一来残酷的战争,就变成一盘大国博弈的游戏了。玩游戏的人感觉不到战争的残酷,自然不畏惧战争。而这正是代理人战争最大的弊端,也是俄乌打到这个地步,依旧不能和谈的根本原因。

战争之所以延绵不断,除了参与战争的各方利益分歧太大,以及能够决定战争的美国,没有感受到残酷性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促和的力量不够团结

说的直白一点,俄乌战争虽然是俄罗斯和乌克兰打的,但真正参与战争的三方,还是俄罗斯、欧盟、美国,乌克兰本身连棋子都算不上,它就是个棋盘。

在欧美、俄欧、俄美,以及欧美和俄罗斯这四组关系,没有形成新的平衡之前,想要让俄乌战争走向和谈,是非常困难的。

问题是,全球范围内的其它国家,除了中国之外,根本没有一股团结起来的政治势力,能够左右俄、美、欧三方的立场和观点。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和平的力量还不够大。这不是说世界上其它国家全加起来,也不足以影响到俄乌战争的走向,而是说相比于参战的三大国际力量来说,其它国家的力量太分散了,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呼吁和平的力量,向美国、向欧盟,甚至向俄罗斯施加压力。

有人可能会问,前面不是说了,俄美欧三方势力矛盾不可调和吗?他们实力又远超其它国家,就算大家团结起来了,怎么可能逼迫他们和谈,放弃战争的想法呢?

这其实是个误解,因为不管是美国、俄罗斯还是欧盟,现在如此激烈的博弈,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全球治理体系,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为了划分势力范围。

而要划分势力范围,就不单单是自己的事情,还需要国际的支持。因此只要全球其它国家,团结起来,形成一股声音,告诉美国你再援助乌克兰武器,我们这些国家就都不认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不使用美元了,那么美国一定会尽快结束战争的。

同样的,如果能逼迫俄罗斯退让,也能结束战争。问题是,世界其它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比俄乌矛盾要小。

同样是反对俄乌战争一直持续。沙特为首的阿拉伯国家,跟以色列的立场,却是完全相反的。双方可以各自呼吁俄乌和谈,却绝不能容忍跟对方一起,呼吁俄乌和谈。

这就是使得和平的力量零散而松软,无法对俄美欧形成压力。俄美欧三方,尤其是美国,自然就我行我素了。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种局面呢?还真有,那就是在第三世界国家之中,找到一个说了算的,能够统合大家意见,至少能够代表大多数国家,同时又能跟俄美欧三方平等对话的领头人。

由这个“带头人”代表大家向俄乌提出呼吁和平的建议,向美国提出停止援助乌克兰军事武器、煽风点火的要求,那么一定就能尽快的推动俄乌和谈。

很明显,那个国家非中国莫属,问题是时机不对。如果说是2010年之前,发生这样的事情,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以及中国和欧美俄三方之间的友善关系,自然能够劝和促谈。

现在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中美关系对立加剧,虽然我们依旧能代表国际社会发出呼吁和平的声音,但却无法取得参与者之一的美国认同和接受。

最有资格当中间人的国家,却因为美国的排挤和打压,不能也无法当这个中间人,俄乌战争就变成了一场“困兽犹斗”的局面。

继续打,俄乌一时半会也奈何不了对方,更拖不垮对方。可想要和谈,因为美国根本不参战,而是以遥控的方式,操纵乌克兰打仗,不可能允许乌克兰与俄罗斯和解。

从这个角度,如果国际社会希望能更早的获取和平,那么推出一个共同的代理人,由这个国家团结所有呼吁和平的声音,一起向美欧俄三方施压,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