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问题再现分歧!G7公报背后或存在能源“博弈”

路透社6月28日早间的一篇报道称,日本提议在目前草拟的G7七国集团)公报中,取消“到2030年实现至少50%为零排放汽车的集体目标”这一精确描述,而是改为比较模糊的表述,即“大幅增加零排放轻型汽车的销售、份额和使用量,承认成员国为实现零排放目标而采取的各种途径”。

当然,文章认为这份草案上的内容并不一定会出现在正式的公报中——事实上,在最新公布的正式公报内容中,依然强调了不会在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上作出妥协,德国甚至还表示将会与包括印尼、印度和越南等在内的国家建立能源改革伙伴关系。但是,从这一份草案中还是可以看到相关国家对减碳目标产生的分歧。

有分析指出,日本政府之所以选择在新能源的转型中“折返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该国国内势力庞大的汽车企业对其进行的游说。在此前的媒体报道中,日本前经济产业大臣、自民党资深议员甘利明表示,丰田汽车正在游说日本政府,希望其修改政府的年度经济政策路线图,把混合动力汽车纳入到电动汽车的范畴内。甘利明称,他与丰田汽车总裁兼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主席丰田章男进行了交谈,这位在日本汽车界颇具影响力的高层称,如果日本政府不能对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支持一视同仁,其将会面临失去汽车业支持的局面。

日本汽车经销商协会的数据显示,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混合动力汽车去年在日本乘用车的新车销量占比已接近44%,但纯电动汽车的占比不到1%。丰田认为,通过开发合成燃料或氢气发动机,使用内燃机的混合动力汽车也能实现“100%能源清洁”。

丰田还“补刀”称,气候变暖的问题来源于化石燃料,而非内燃机。然而国际能源和气候智库影响力地图(InfluenceMap)的研究显示,在向零排放汽车转型方面,丰田是所有主要汽车制造商中表现“最糟糕的”,因为该公司不断对气候政策进行游说,包括公开声明和与政府互动。

而在另一篇报道中,G7内部对于能源转型的态度也在俄乌冲突、能源价格暴涨、电力短缺、通货膨胀等等事件之后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公报也承认,目前全球的目标和执行力都不足以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

根据路透社报道,一名消息人士于6月26日表示,G7国家领导人正在推动各国承认对化石能源的投资需要进行新的融资,以此为欧洲各国实现能源供应的多样化做出努力。据悉,在G7年度峰会上,各国代表团也在讨论上述举措是否符合这些国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所做出的承诺,即在2022年底之前停止对国际化石燃料项目进行融资。

相比于转型态度较为坚决的国家,目前仍处在摇摆状态的国家更多的是因为自身相关产业链并不足以在全球范围内“傲视群雄”。例如日本在混合动力汽车和传统燃油车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却明显处于落后状态。因此,各国打“小算盘”时更多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考量标准。在现实面前,实现理想所要付出的坚持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够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