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专家高度评价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

6月23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分别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这次会晤在国际社会引起了热烈反响,特别是在金砖成员国巴西,金砖领导人会晤中对于国际环境和金砖发展前景和方向的讨论,进一步鼓舞了各界人士对金砖未来的信心。

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金砖问题专家雷纳托·鲍曼在采访中向记者表示,在本季峰会中,金砖五国展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势,即五国都希望通过合作和互补来推动金砖成员国乃至全球范围的经济复苏和增长。“在特殊的国际形势下,五国彼此依托的关系更加紧密,甚至能够为合作伙伴提供生存资源。金砖国家这样的深度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社会新秩序的建立。”

鲍曼还指出,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在本届峰会中展现出了积极的态度,这是巴西重视金砖合作伙伴关系的体现。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巴西在本年度面临大选,金砖依然是巴西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

鲍曼认为,金砖国家在诸多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当前环境下,新冠疫情仍在持续,这也为金砖国家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合作创造了机遇。在环保领域,金砖国家可以就可持续项目展开合作,此外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数字经济领域,金砖国家都可以共同努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技术交流水平。”

这是由中企运营的巴西巴拉那瓜港TCP码头岸线扩建工程现场。。

拉里萨·沃舒兹是巴西万利雅公司的合伙人和业务专家,该公司是在中巴两国都拥有丰富商业咨询经验和影响力的咨询公司。拉里萨告诉记者,金砖领导人会晤在巴西工商业也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巴西私营部门都将新开发银行等金砖国家倡议视为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和繁荣的极好机制。“充足的基础设施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刺激生产力增长的关键。金砖国家不仅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和发展潜力,还在发展领域上有非常好的互补性,这使得金砖必将创造更广泛、更丰富的经济和金融交流。”

拉里萨还表示,金砖平台可以成为解决时代难题的良好和重要平台。“当今世界正处在动荡时期,需要更多的对话与协调来促进和平关系,共同应对诸如防疫抗疫、粮能安全、地区纠纷等一系列时代挑战,而金砖友好健康的对话与沟通机制将使其成为最佳平台之一。”

今年5月在福建厦门拍摄的金砖国家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制造发展论坛现场。

对于金砖机制发展至今的合作成果,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巴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何露杨告诉记者,金砖概念提出至今,五国不仅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也形成了一种“继往开来”的精神,这使得金砖国家在理念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在理念层面,金砖国家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开放包容,反对封闭排他,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守护世界和平安宁,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在实践层面,金砖国家致力于开展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南南合作,不仅积极参与并推动包括联合国、WTOIMF世界银行在内的多边机制改革,而且还创新治理机制为全球治理改革贡献“金砖方案”,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提出“金砖+”合作模式,切实提升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话语权、议程设置权和规则制定权,成为逆全球化趋势中的“稳定锚”。

何露杨表示,在百年变局之中,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类风险挑战不断上升,特别是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增加了世界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给金砖国家合作带来了一定冲击。尽管如此,金砖机制仍充满活力,具备竞争力和吸引力。金砖国家合作是基于共同的发展需求,这一点在本届峰会中再次得到了印证。“一方面,金砖国家的资源禀赋、人口基数、经济体系决定了成员国具备实现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为金砖国家合作提供持久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作为地区大国,金砖国家在全球化受挫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挖掘区域层面的合作潜力,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粮食安全、网络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治理领域形成联合阵线,发出一致声音,共同维护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金砖国家合作开辟增量空间。”

作者:张峻榕

编辑:沈钦韩

图片: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