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伊朗门事件被媒体曝光1986年:美国秘密军售伊朗赚1000万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11月2日伊朗门事件被媒体曝光:美国秘密军售伊朗赚1000万美元

历史上的今天,跟着萨沙每天学半分钟历史。1986年11月2日伊朗门事件被媒体曝光。伊朗门事件,就是里根政府秘密向伊朗出售武器的事件。

1985年后,伊朗扶持的黎巴嫩真主党绑架了7名美国人质。时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的威廉·卡西,找到了解救人质的方法。谁都知道,真主党幕后的金主是伊朗,而此刻的伊朗也处于困境中。

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以后,巴列维国王流亡到美国获得政治避难。霍梅尼政府对此极为恼怒,认为美国干涉了伊朗内政,转而激烈反美。

1979年伊朗数百名年轻学生,突然冲入美国大使馆,扣押了所有的美国外交官,这就是著名的伊朗人质危机。

此举无异于投下了一个定时炸弹,等于是向美国宣战。

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押长达1年多才被释放。由此,美国和伊朗成为仇敌。

美国宣布对伊朗进行经济制裁、军事禁运,还冻结了伊朗在美国的大约80亿美元的财产。1980年,美国正式宣布和伊朗断交。

然而,两伊战争突然爆发却改变了一些东西。

伊朗的海陆军三军长期受到美国的援助和军售,装备大量美制武器。伊朗的战斗机、防空导弹、坦克、军舰、反坦克导弹等主力武器,几乎都是美国货。

离开了美式武器,伊朗军队是无法作战的。

现在美国国会禁止向伊朗出售武器和零配件,导致伊朗拥有的大批美制武器瘫痪。

这严重影响了伊朗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初期被伊拉克人打的落花流水的重要原因。

以伊朗空军的撒手锏F14战斗机为例,因缺少零件被迫停飞了很多战机。焦头烂额的伊朗空军,被迫采用郭德纲那种攒飞机的方式。他们将1架完好的F14拆卸,将零件用于其余2架战斗机。

伊拉克人巨大的威胁就在眼前,伊朗被迫软了一些。

通过友好国家以色列,伊朗向中情局表示:只要美国同意继续军售美制武器给伊朗,伊朗就可以说服真主党释放人质。

然而,里根政府却知道这是无法办到的,美国国会根本就不会批准军售。

不过,美国人是很务实的国家,不会因为一些虚幻的意识形态而放弃实际的利益。

暗中出售武器给伊朗,对美国并没有坏处。

第一, 美伊关系可以改善,没必要那么剑拔弩张;

第二, 可以解决黎巴嫩的美国人质问题;

第三, 这是军售而不是送武器,美国可能获得不小的利润,用于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作战。尼加拉瓜的左派政党上台后,立即倒向苏联,对美国存在较大威胁。美国想要扶持该国反政府武装,但国会不批准拨款。中情局可以用伊朗军售的利润,支持尼加拉瓜叛军的行动,解燃眉之急。

于是,由里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牵头,由以色列作为第三方,从1985年8月开始出售武器给伊朗。

他们开始是先让以色列将库存的霍克导弹、陶式导弹等美式武器,运给伊朗。然后美国再将武器运到以色列。这样似乎是对以色列进行军售,以掩人耳目。

1985年8月20日,第一批96枚导弹从以色列起运,当武器抵达伊朗后几个小时,真主党释放了被绑架16个月的美国人质韦尔。

到了第2年11月被媒体揭露秘密为止,美国共向伊朗进行6次军火销售,价值3000万美元,3名美国人质因此释放。

期间,海军上将波因德克斯特、国安会官员诺斯中校等人都参与其中。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卡西则负责提供情报。

诺斯中校还将军售利润1000万美元,直接存入尼加拉瓜叛军在瑞士的账户。

可惜,这事在1986年11月2日穿帮了。

伊朗伊斯兰革命副领袖蒙泽塔里有个女婿,知道伊朗和美国秘密军售的事情。

这个女婿是个大嘴巴,将机密告诉了自己的兄弟“伊斯兰解放运动”办公室主任哈什米。

哈什米是极端分子,认为伊朗不应该和异教徒美国合作。

恼怒之余,哈什米偷偷向黎巴嫩《帆船》周刊爆料了这件事。

周刊立即将消息刊登,还拿出了关于美国特使麦克法兰会见伊朗代表的确切证据。

由此,美国舆论大哗。

此时美国媒体和伊朗媒体正在激烈交锋,唇枪舌剑,对骂的不可开交。

宣布绝对不和恐怖分子打交道的美国,竟然暗中卖给伊朗武器,无视国会的禁令。这是天大的事情,等于不把美国宪法当回事。

国会立即要求调查。

为此,里根多名下属被迫辞职、被法院起诉,其中就包括威廉·卡西、麦克法兰、波因德克斯特上将、诺斯中校等人。连国防部长国防部长温伯格也被起诉,虽然他多次反对这项计划。

其中,卡西的运气较好,他在审判前因心脏病去世;麦克法兰则被判处两年监禁、罚金2万美元;波因德克斯特被控五项阴谋罪、妨碍司法公正和伪证罪,但他在上诉中洗脱了罪名,被宣判无罪;温伯格被控一项伪证罪和一项妨碍司法公正罪,他也被宣判无罪;这些人在老布什总统上台后都被特赦,包括小角色诺斯中校。

里根则自称不知情。

然而,伊朗那边的爆料者就没这么好运。

泄露秘密的哈什米,被霍梅尼以叛国、杀人、绑架和伪造证件的罪名处死。副领袖蒙泽塔里也被迫辞职。

伊朗门是冷战时期的一个经典事件。

它表明了美国军方和政界的实权派,必然时候会冒着隐瞒国会和民众的威胁,去做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

然而,这些是违背美国宪法的行为,也不可能被美国民众接受。

有意思的是,本来只是跑腿小弟的诺斯中校,后来的名气却很大。

在著名的电影《战争之王》中,出售美军武器且帮军火走私犯尤里脱罪的撒登中校,就是隐射诺斯中校。而电影中的撒登中校始终躲在阴影中,没有露出真面目。也许这就是现实中的诺斯中校吧,他做的事情见不了光。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