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建国的历史背景

1948年5月14日16时,被称为以色列建国之父的本-古里安向全世界宣布:从今天开始,国名为以色列的犹太人国家,在巴勒斯坦成立。听到这一消息,全世界的犹太人都开始欢呼。但就在以色列成立的第二天,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五个国家,就一齐向刚成立的以色列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就在以色列建国的欢呼声中爆发。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人在欧洲面临灭顶之灾,犹太难民掀起了移民巴勒斯坦的浪潮。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是巴勒斯坦的主人,三千年前,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个希伯来王国,这就是以色列犹太王国的前身,公元前63年,罗马占领了巴勒斯坦,一百五十万犹太人被驱逐出家园,从此犹太人开始流散到欧洲各国,他们变成了一个没有祖国的民族。公元7世纪初的时候,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在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上,建立起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从此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再未离开过这块土地。但流浪到欧洲的犹太人的命运却十分悲惨,由于基督教在欧洲的广泛传播,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成为欧洲大陆上的异教徒,19世纪后期,歧视迫害犹太人的风气在欧洲大陆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帝国统治了巴勒斯坦,向犹太人放开移民巴勒斯坦,于是不少犹太人开始回归祖先曾经生活过的这块土地。到1939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猛增到近50万人。富有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犹太人有很强的竞争力,他们凭借其雄厚的资金购买土地,在巴勒斯坦建立了城市和工厂,阿拉伯人的工商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阿拉伯人对犹太人的不满开始爆发,巴勒斯坦不断发生抗议和暴乱,为了安抚阿拉伯人,英国殖民当局于1939年宣布,限制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欧洲有六百万犹太人被屠杀,所以复国成了犹太人绝望中最后的自救之道,尽管英国千方百计进行堵截,但犹太人拼死也要回到巴勒斯坦。1947年2月,焦头烂额的英国终于宣布放弃对巴勒斯坦的统治,把巴勒斯坦交给了刚成立两年的联合国处理。联合国设立了巴勒斯坦问题特别委员会,最后特委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两个议案,其中巴勒斯坦分割案是把巴勒斯坦一分为二,各自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和阿拉伯人国家。而巴勒斯坦联邦案,则是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共治的联邦国家。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进行表决,结果美、苏等33国赞成,阿拉伯国家13票反对,英国等10票弃权,通过了巴勒斯坦分割案。这就是联大181号决议案,决议主要对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土地进行分割。在联大决议通过巴勒斯坦分割案后,埃及等六个阿拉伯联盟的代表退出会场表示抗议,拒绝承认联大181号决议,他们还对外宣布,只要以色列宣布建国,那就只有用战争解决。战后犹太人被屠杀的真相震惊了全世界,也唤醒了世界的良心,除阿拉伯国家,全世界都支持犹太人建国。以色列要建国的消息,也传到了中国上海,居住在这里的两万多名犹太人开始准备踏上回归巴勒斯坦的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残酷屠杀犹太民族,逃出欧洲的犹太人痛苦地发现,在希特勒的淫威之下,许多国家都对他们关上了大门,但当时的中国上海,却是二战中世界上唯一的一处不用签证或任何官方文件就能入境的地方,因而世界各地共两万多名犹太人逃到上海避难。以色列建国后,这两万多名犹太人,几乎全都回到了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