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突变:特朗普爆粗口,泽连斯基对中国动真格,普京100%信中国

2025年07月10日22:32:09 国际 1516

俄乌突变:特朗普爆粗口,泽连斯基对中国动真格,普京100%信中国 - 天天要闻

俄乌冲突打了三年,2025年7月突然冒出几个大新闻,搅得全球局势更乱了。特朗普一张嘴就爆粗口骂普京,泽连斯基直接对中国企业下手搞制裁,普京那边喊着对中俄关系“100%信任”。这三件事儿凑一块儿,绝不是巧合,背后全是算计和博弈。

特朗普这人嘴上没把门的,谁都知道。2025年7月8日,他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到俄乌冲突,直接开炮,用了“bullsh*t”来形容普京的做法。这话一出,全球媒体炸锅了。

视频里他脸都涨红了,手指着空气一通比划,明显是憋不住火了。这不是他第一次爆粗,但这次时机太敏感,背景是大半年谈判没进展,俄军还在乌克兰步步紧逼。

特朗普2024年回来当总统后,本来想靠个人魅力跟普京谈一谈,搞个“大交易”平息冲突。他之前还吹过,说自己跟普京关系好,能让他听话。可现实是,普京压根不买账。2025年7月3日,俄军拿下乌克兰哈尔科夫州一个村子,等于又撕开一条新战线。这让特朗普觉得自己脸上挂不住,策略也彻底泡汤。他在发布会后跟幕僚抱怨,说普京“态度好得像朋友,结果一点用都没有”,这话透着满满的失望。

俄乌突变:特朗普爆粗口,泽连斯基对中国动真格,普京100%信中国 - 天天要闻

还有国内压力。2026年中期选举快到了,共和党内部鹰派和军工集团不乐意了,觉得特朗普对俄乌问题太软,怕被民主党抓把柄扣“亲俄”帽子。军工企业也急着卖武器赚钱,催着特朗普赶紧表态。

所以他这粗口一爆,第二天就宣布恢复对乌克兰的军援,送去“爱国者”导弹和无人机。这明显是安抚国内的动作,但给的都是防御性装备,意思是让乌克兰撑住,别真指望打赢,透着他对这事儿没啥底气。

特朗普这嗓子吼出去,反应两极分化。欧洲一些国家觉得美国这是硬起来了,能拉紧西方阵营。可也有不少人吐槽,说他这纯属发泄,没啥战略深度,反倒显得美国外交不靠谱。俄罗斯那边当然不爽,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第二天就回击,说特朗普这话“不可接受”,还暗示美国这是想挑事儿。美俄关系本来就够僵,这下更没缓和余地了。

其实特朗普这粗口,更多是他性格使然,没太多深意。但放在俄乌冲突这个大棋盘上,确实放大了局势的紧张感,也让外界看清美国现在是真有点急了。

同一时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干了件大事儿——7月8日宣布制裁五家中国企业,说它们给俄罗斯的无人机供零件。这招够狠,直接把中国拉进冲突圈,等于跟北京翻脸了。制裁名单里包括苏州一家做精密仪器的公司,乌克兰拿出证据,说俄军7月4日轰基辅的无人机残骸里,有这些企业的零件,日期还是2025年5月23日生产的。

泽连斯基这步棋,表面看是冲动,其实有算计。俄乌冲突打到现在,乌克兰靠西方撑腰,但俄罗斯那边靠中国补血,尤其高科技零件和能源。乌克兰情报说,俄军无人机30%的零部件是中国造,断了这个链子,能让俄军后勤吃瘪。所以他制裁中国企业,就是想掐住俄罗斯的命脉,哪怕只能掐一半。

俄乌突变:特朗普爆粗口,泽连斯基对中国动真格,普京100%信中国 - 天天要闻

还有一层意思,是给欧洲看。7月10日中欧峰会就在布鲁塞尔开,泽连斯基提前放这把火,摆明了想让欧盟对中国硬起来。他知道自己直接制裁影响有限,但能造舆论,逼着欧洲在峰会上给中国施压,顺便拉拢更多支持。这招有点孤注一掷的意思,毕竟乌克兰现在啥都缺,不能光靠喊口号。

中国这边当然不干了。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第二天就开怼,说乌克兰“没证据就抹黑”,还警告别当“西方反华的棋子”。中国说自己一直是中立态度,不卖武器给谁,可乌克兰不信,扬言要把证据捅到联合国。中国没立刻反制裁,但大使馆发了旅行警告,让公民别去乌克兰,关系算是彻底凉了。

俄乌突变:特朗普爆粗口,泽连斯基对中国动真格,普京100%信中国 - 天天要闻

其实中国这几年跟俄罗斯走得近,贸易翻倍,技术合作也多,但公开场合一直强调不掺和冲突。泽连斯基这制裁,等于逼中国站队。中国没直接撕破脸,7月10日外长王毅还跟乌克兰外长通了电话,说“理性处理,别扩大化”。这态度挺微妙,既不想跟乌克兰闹太僵,又得保住跟俄罗斯的买卖。

这事儿风险不小。乌克兰是想打乱俄罗斯的节奏,可也可能把自己推到更孤立的地步。中国要是真生气,停掉对乌克兰的粮食进口(乌克兰以前卖不少粮食给中国),那基辅就更难受了。而且这制裁能不能真伤到俄罗斯还不一定,毕竟中国企业完全可以绕道第三方继续供货。

再说普京这边。7月8日,他在电视上高调表态,说对中国的信任是“100%”。这话听着挺煽情,但背后是实打实的利益。俄乌冲突把俄罗斯逼到墙角,西方制裁下,中国成了最大的靠山。从经济到军事,中俄这几年绑得越来越紧。

2024年中俄贸易额破2500亿美元,俄罗斯卖石油天然气,中国卖工业品和高科技玩意儿。2025年5月又签了个天然气大单,未来10年出口量翻倍,等于给俄罗斯输血。人民币也火了,今年一季度中俄贸易60%用人民币结算,美元基本被挤出去了。普京那天还特意说:“没中国,俄罗斯日子不好过。”这不是客套话,是真急需。

俄乌突变:特朗普爆粗口,泽连斯基对中国动真格,普京100%信中国 - 天天要闻

军事上更扎眼。2025年6月,中俄在远东搞了个“东方-2025”军演,10万人规模,史上最大。中国还卖了不少无人机和电子战装备给俄罗斯,帮他们在战场上顶住西方的压力。普京3月在联合国还喊话,说要跟中国一起建“多极世界”,摆明把中国当核心盟友。

中俄看着铁板一块,其实也有裂缝。中国嘴上说中立,实际没给俄罗斯致命性武器,普京想要更多,中国不松口。中亚那边两家也有点别扭,中国5月跟土库曼斯坦签了天然气协议,抢了俄罗斯的地盘,普京心里肯定不舒服。但眼下俄罗斯没得选,只能抱紧中国大腿。

普京这“100%信任”,一半是真心,一半是给西方看的。他想说:我不是没朋友,你们制裁我也没用。这话喊得响,可中俄这联盟能走多远,还得看中国愿不愿意趟更深的浑水。

这三件事儿凑一块儿,俄乌冲突的味儿变了。特朗普爆粗,说明美国有点急眼,内外交困;泽连斯基制裁中国,是乌克兰想搏一把,拉更多人下水;普京信中国,是俄罗斯在死磕西方时找靠山。全球这盘棋更乱了,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都在掰手腕

往后看,冲突咋走全看这几家的博弈。美国会不会真硬起来?中国会不会被逼着站队?俄罗斯还能撑多久?和平眼下是没戏,局势只会更紧绷。作为中国人,咱得看清这背后的大国算计,别光看热闹,得明白这对咱的能源、贸易有啥影响。这世界,没谁是白玩的。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巴西称将退回特朗普加税信函 并召见美国临时代办 - 天天要闻

巴西称将退回特朗普加税信函 并召见美国临时代办

△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长卡洛斯·法瓦罗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将自8月1日起对巴西商品征收50%关税,当地时间10日下午,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长卡洛斯·法瓦罗称,美国政府对巴西出口产品征收50%关税是“不正当举措”。
总台记者探访丨旱情持续 德国主要河流水位下降 影响航运 - 天天要闻

总台记者探访丨旱情持续 德国主要河流水位下降 影响航运

今年以来,受长时间高温干旱的影响,德国境内多条河流都面临着水位下降,流量减少的情况。德国主要航道之一——易北河的水位下降非常明显,在部分河段,水位已经降至2018年以来最低水平。总台记者 贺俊强:我身后就是德国著名的易北河。从今年开始,德国降雨相对较少,易北河的水位不断下降,这片河滩就是易北河往年曾经的...
刘洪建率昆明市友好代表团访问法国日本 - 天天要闻

刘洪建率昆明市友好代表团访问法国日本

7月4日至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洪建率昆明市友好代表团访问法国、日本,深入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务实开展访问考察、招商推介、人文交流等系列活动,赓续传统友谊,宣传推介昆明,共商合作机遇,为推进中法、中日关系发展做出地方贡献。在法国期间,代表团一行与中国驻法国大使馆陈...
俄美外长吉隆坡密谈50分钟,事后表述竟大相径庭 - 天天要闻

俄美外长吉隆坡密谈50分钟,事后表述竟大相径庭

当地时间7月10日,在东盟活动间隙期间,俄外长拉夫罗夫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了约50分钟的会晤。据参考消息报道称,俄罗斯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双方就乌克兰局势、伊朗和叙利亚局势以及其他一系列国际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实质性、坦
美国酝酿中的制裁,或令俄与其他国家关系面临挑战 - 天天要闻

美国酝酿中的制裁,或令俄与其他国家关系面临挑战

在短暂叫停对乌克兰军援后,美国又计划着手恢复武器供应。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自己不清楚暂停对乌援助是谁的决定。与此同时,他还在酝酿推动新的对俄制裁。对于特朗普态度的再次转向,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9日表示,莫斯科和华盛顿都希望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危机,双方在这方面没有分歧。他称,尽管特朗普决...
美政府内部再现信息安全漏洞 “AI鲁比奥”与多名官员联络 - 天天要闻

美政府内部再现信息安全漏洞 “AI鲁比奥”与多名官员联络

近日,美国政府内部再次出现信息安全漏洞。国务卿鲁比奥在即时通信平台“信号”应用软件上被冒名顶替,其声音被人工智能技术模仿,随后与多名政府官员联络。目前,美国国务院已就此事展开调查。美国《华盛顿邮报》9日报道称,政府内部的一份电文显示,今年6月中旬,有人在“信号”平台创建了一个极具迷惑性的账户,账户名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