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省人民检察院】

近年来,高青县检察院紧盯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建立“双向派驻+特聘公益监督员”机制,探索公益保护新路径。2024年以来,该院办理了一批涉及群众出行、用电、饮水、食品等民生重点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切实将公益诉讼制度优势转化为群众幸福指数。
危桥“焕新”
为安全出行修建“放心桥”
2023年4月,高青县检察院检察干警在参加某社区座谈交流时了解到,位于该县中心路小学南侧、千乘湖上方的桥梁被列为危桥后,虽悬挂了禁止通行的警示牌,但仍有车辆、行人通行。
“这座桥破损好几年了,我一天得来回七八趟,特别是雨雪天气,没有栏杆保护,路过时心里挺犯怵。”过路的老大爷直言。检察干警经实地查看后发现,该桥是周边村庄进入县城的主干路、是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所以一直有人通行。
桥梁“带病上岗”,不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更严重影响道路安全通行。随后,该院与交通主管部门、所属街道取得联系,并于当日进行公益诉讼立案,督促问题整改。
经过多次磋商,同年6月,相关职能部门表态将履行桥梁养护维修监管责任,及时做好对接工作,对涉案危桥进行修复。同时,为确保施工期间不影响群众的日常出行,该院还建议有关部门在桥梁西侧设置临时路段,方便非机动车通行。
经过一年多的维修,危桥变“新桥”,顺利竣工通车。“涉案危桥不仅完成了修复,两侧护栏围挡加高了,桥体也得到了加固。”看到危桥的安全隐患已经消除,办案检察官张爱美欣慰地说,“这下附近的群众可以放心通行了。”
“飞线”落地
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加把“安全锁”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因其经济、便捷等优势成为老百姓常用的代步工具,但由此出现的“飞线充电”现象屡禁不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我发现有业主从楼上‘飞线充电’……”2024年5月,高青县检察院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魏某提供的线索后,随即展开调查。
经实地走访调研,该院就“飞线充电”问题向应急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等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私拉电线充电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落实日常消防安全责任,形成常态化治理格局。
发出检察建议后,该院牵头协调多方管理主体,促成全县范围内“飞线充电”问题集中整改。相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对辖区近40个小区进行全面排查,在摸清问题区域基础上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坚决制止“飞线充电”行为。
同年8月,该院检察干警在后续跟踪调查回访中发现,小区里“飞线充电”情况已基本得到改善,多数小区配备了停车棚和充电桩,居民能自觉做到有序停车,安全充电。截至目前,相关小区已建成充电车棚150余个,充电端口4500余个,通过小区“微改造”告别“飞线充电”,从源头破解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
“希望通过多部门的共同努力,让新旧小区告别‘头顶上的电线’,做到公益诉讼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办案检察官张爱美说。
规范“制水”
供群众健康安全“饮用水”
现制现售水供水模式迅速发展,而不规范经营带来的饮用水安全隐患却日益凸显。未按规定频次进行水质检测并报送检测资料、未定期更换水质处理材料或者清洗消毒终端盛水装置、未依法在制水设备醒目位置公示信息等问题,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一定的饮水安全隐患,威胁社会公共利益。
2024年6月,高青县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监督职责过程中发现,辖区多个小区直饮机设备未公示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水质检测报告、从业人员健康证等信息,严重威胁居民饮水安全。
经全面调查取证,该院依法向县卫生健康局发出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督促其对现制现售直饮机经营者加强监管,定期进行饮用水安全检测,保障直饮机设备及周边环境卫生,确保群众用水安全。
县卫生健康局收到检察建议后,迅速召开社区直饮机商家规范经营会议,对全县16家直饮机经营单位、60余台现制现售直饮机设备开展集中排查整改,并分两批次对有关经营者及工作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据了解,截至2024年7月,上述问题区域均已完成整改,有关部门表示将不断完善饮用水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定期开展巡查和检测,确保饮用水安全常态化管理。
“公益诉讼无小事,再小的公益也是检察工作的大事。下一步,我院将持续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以法治力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高青县检察院检察长苏政说。
来源:《山东法制报》 第 8462期第2版
作者 : 阎营营、田皓月
编辑:田悦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