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人
所有内容皆有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及末尾
中美关系近年来贸易战、科技争端层出不穷,双方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不久前特朗普突然对外放话,表示愿意访问我国,这一消息引发全球关注。
我国方面态度冷淡,未予回应,特朗普政府安排了一场特殊通话,白宫在这场通话后首次承认对贸易战的“恐惧”,这场对话又将如何影响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
意图与现实的落差
特朗普提出访华请求的背后,是美国国内经济的重重困境,自“贸易战2.0”升级以来,美国通胀率居高不下,供应链危机加剧,企业成本激增。
2025年初美国消费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8%,创下近十年新高,特朗普希望通过访华缓和中美紧张关系,为自己争取政治筹码,同时缓解国内选民的不满情绪。
然而我国显然看透了这一“外交秀”的本质,美方并未展现实质性让步,关税、技术封锁等高压政策依旧未变。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淡然回应“合作需要诚意,空话无益”这一态度让特朗普的访华计划迅速搁浅。
面对我国的“冷处理”,美方不得不调整策略,转而通过副部长级通话寻求突破,那么这场通话究竟说了什么,竟让白宫罕见表态“害怕”?
中美博弈的新窗口
5月22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兰多与我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进行了一场50分钟的通话,据外交部官网通报,双方就贸易、科技、台湾问题等“深入交换意见”。
我国立场明确,要求美方停止对华科技制裁,取消对华为等企业的打压,并警告稀土出口管制可能进一步升级,美国则首次坦言,关税战导致美国企业损失惨重,白宫对此“深感担忧”。
这场通话的特殊性不仅在于级别,更在于时机,恰逢特朗普访华受挫后的48小时,我国选择此时对话,既是对美方“诚意测试”的回应,也传递出强硬信号,想谈高层会晤,先拿出实际行动,通话中美国低姿态的背后,是否意味着贸易战的主动权正在悄然转移?
白宫承认“害怕”,绝非空穴来风,特朗普引以为傲的关税政策,如今成了美国经济的“双刃剑”。
美国商会报告显示,对华加征的145%关税使美国进口商成本增加约320亿美元,特斯拉上海工厂零部件价格上涨超四成,直接推高了电动车售价。
马斯克曾在社交媒体上怒斥“关税正在扼杀美国制造业”同时美国农业也深受其害,大豆出口锐减40%,中西部农场主怨声载道。
更致命的是我国的反制措施,5月23日我国海关发布稀土出口“一批一证”新规,全球90%的重稀土加工能力受制于此。
美国国防部评估若稀土断供,F-35战机生产将停摆至少18个月,五角大楼的军备计划岌岌可危。
经济与安全的双重压力下,白宫的“恐惧”显而易见,但这种困境会迫使美国改变策略吗?
霸权幻梦渐破
面对我国冷淡回应,特朗普政府祭出“三板斧”试图反击,却一一落空,首先是科技封锁升级,美商务部宣布禁用华为升腾芯片,甚至胁迫中东盟友“二选一”。
然而我国芯片自研加速,华为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35%,英伟达在华市场份额却跌至谷底。
之后就是关税威胁,特朗普在社交平台扬言“加征80%关税”,但《纽约时报》评论称“这只会让美国鸡蛋价格从每打3美元涨到5美元,中产家庭将苦不堪言。”
美国试图拉拢盟友组建“去中国化”联盟,却四处碰壁,中东国家与我国的能源合作日益紧密,欧盟则因美国钢铝关税与华盛顿翻脸,甚至将贸易争端诉至WTO。
盟友的“背叛”与我国的韧性,让美国霸权工具箱空空如也,中美博弈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这场由访华请求引发的风波,折射出中美关系的复杂性,特朗普试图通过外交和威胁重夺主动,却在我国的冷静应对下频频失算。
反观我国从稀土管制到科技自立,正逐步掌握博弈主动权,据世界银行预测2025年我国经济增速将达5.2%,远超美国的2.1%,全球供应链对我国的依赖不减反增。
然而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长期对抗对双方乃至全球并无益处,历史证明从1996年台海危机到如今的贸易争端,强硬对抗只会两败俱伤。
正如马朝旭在通话中强调“合作需要互利共赢”,未来中美能否从博弈走向对话,或许是破解当前僵局的关键。
总结
特朗普的访华受挫与中美特殊通话,揭开了贸易战下美国困境的一角,白宫的“恐惧”源于自食苦果,而我国的从容应对则展现了大国自信。
未来中美关系虽充满挑战,但合作共赢始终是正道,唯有放下霸权思维,双方才能携手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与希望。
信息来源
央广网 一大数据创三年新低 美国人的“信心”哪去了
证券时报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兰多通电话
观察者网 美国专家:中国很聪明,买稀土需填写最终用户,进一步封堵漏洞
北晚在线 日内瓦会谈后,中美官员首次通话,释放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