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开幕 60国近300位嘉宾参会

2025年05月24日00:43:02 国际 1532
第11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开幕 60国近300位嘉宾参会 - 天天要闻

中国网5月23日讯 2025年5月22至23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联合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ACCWS)与中美交流基金会(CUSEF)协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北京开幕。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五大洲近60个国家的300余位政商学界代表参与。

论坛首日即呈现内容丰富、思想激荡的交流盛况,除开幕式外,四场高规格圆桌讨论先后启幕,深度聚焦全球热点。与会人士围绕多边主义全球治理、大国竞争、“全球南方”作用、国际监管合作等当下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重要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通过观点交锋、智慧碰撞,积极为动荡变革中的世界提供多元视角与全球方案。

第11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开幕 60国近300位嘉宾参会 - 天天要闻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筹备之年,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将继续发挥其在国际经贸以及全球治理的关键作用。在论坛首日的现场,近百位来自不同国家的杰出政策制定者、驻华外交官、国际组织代表、知名智库专家、学界学者、企业高管及多家中外主流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并参与这场思想盛会。

第11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开幕 60国近300位嘉宾参会 - 天天要闻

论坛开幕环节由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苗绿主持。CCG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沈昕,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中美交流基金会总裁、世界卫生组织亲善大使周建成代表主办方发表开幕致辞。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中国常驻联合国原代表张军,美国亚洲协会主席兼CEO、韩国原外交部长康京和,欧盟欧洲政策中心理事会主席、爱尔兰原驻华大使戴克澜作为主旨嘉宾发表演讲。

第11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开幕 60国近300位嘉宾参会 - 天天要闻

王辉耀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当今国际局势空前复杂,地缘冲突频发、全球治理面临挑战,“全球南方”影响力上升,需要加强合作来应对不确定时代的挑战。作为主办方,CCG将继续搭建全球对话平台,推动建设更包容、公正的国际秩序

第11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开幕 60国近300位嘉宾参会 - 天天要闻

沈昕在致辞中回顾了全球化多年来的发展,指出其为全球经济增长、减贫、医疗改善等方面带来诸多积极成果,同时,发达国家也出现了社会分化和反全球化情绪。他强调,全球化本身并非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更公平合理地进行管理与分配。面对不确定性加剧的国际环境,中国坚定选择改革开放、多边主义、共同富裕科技创新,致力于推动构建更加包容、公正和可持续的全球化新格局。

第11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开幕 60国近300位嘉宾参会 - 天天要闻

于运全围绕“全球变局中,全球化应向更高形态演进”的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球面临多重挑战与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多极化与全球化应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他强调,多极化应建立在文明互鉴、包容共生的基础之上,推动全球化向更高形态演进。他呼吁加强国际合作与理性对话,期待智库在推动全球治理、文明共生中发挥积极作用,并表达了与各方共同努力应对全球挑战的愿望。

第11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开幕 60国近300位嘉宾参会 - 天天要闻

周建成在发言中强调,在当前全球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各国命运紧密相连,应共同面对挑战。他肯定了论坛为开展全球对话、加强理解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强调倾听与真诚交流的重要性。他介绍了中美交流基金会在推动跨国交流方面的努力,并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建立更加灵活、坚韧的合作框架,促进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务实合作,携手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性问题。

第11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开幕 60国近300位嘉宾参会 - 天天要闻

张军分享了世界如何在面临共同挑战的背景下将挑战转化为机遇的见解。他指出,关税战反映了全球经济和治理结构的深层变化。面对挑战,应从认知、治理、经济转型区域合作等方面入手,推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公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他强调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性,呼吁通过全球与区域层面的协作,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共同实现更加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第11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开幕 60国近300位嘉宾参会 - 天天要闻

康京和表示,当前全球面临不确定性与分裂风险,多边主义和全球化遭遇挑战。她强调全球化曾带来巨大繁荣,但也导致不平等和信任缺失。面对地缘紧张与全球问题,需要重建信心,推动对话与合作,设计更具韧性的全球体系,平衡开放、安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她呼吁智库等平台在复杂局势中发挥桥梁作用,促进理解、减少对抗,共同塑造包容、稳定的未来。

第11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开幕 60国近300位嘉宾参会 - 天天要闻

戴克澜从欧洲视角出发,强调中欧关系的重要性,称其是推动全球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展望未来,中欧合作将继续促进互利共赢,推动全球稳定发展。

第11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开幕 60国近300位嘉宾参会 - 天天要闻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痛别!新中国第一位女大法官逝世,享年94岁 - 天天要闻

痛别!新中国第一位女大法官逝世,享年94岁

新华社5月23日消息,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党组成员马原同志,因病于2025年5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马原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马原,女,1930年6月生,辽宁新民人。1951年1月参加工
“无法再忍受这一切” 以民众聚集在加沙边界呼吁政府停火止战 - 天天要闻

“无法再忍受这一切” 以民众聚集在加沙边界呼吁政府停火止战

5月23日,数百名以色列人来到以色列与加沙地带边界集会抗议,要求以色列政府尽快与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并确保以色列被扣押人员获释。示威者:我们今天来到这里,是因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一样,都站在加沙的边界上,我们都无法再忍受这一切了。我们知道,只有深处其中的人才能结束战争,我们需要尽我们所能确保战火不再...
宝岛变成“火烧岛”?台湾强关核电厂,各地停电事件频发 - 天天要闻

宝岛变成“火烧岛”?台湾强关核电厂,各地停电事件频发

台湾最后一座核电机组——第三核能发电厂(简称 核三厂)二号机组17日正式停机,核电时代结束,台湾进入“非核家园”。这个被民进党喊了9年的目标在一众质疑声中“实现”了,然而“家园”真的如此美好吗?位于屏东县的核三厂。图源:联合新闻网 宝岛成了“火烧岛” 强关核电厂的代价是电力供应不足,怎么办?台电答曰:火电。...
大兴安岭地区消防救援支队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八字诀之“观” - 天天要闻

大兴安岭地区消防救援支队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八字诀之“观”

学法规 严纪律 治顽症 防风险自“学法规、严纪律、治顽症、防风险”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大兴安岭支队党委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结合支队队伍管理工作实际,严肃整治纪律作风,多管齐下、精准发力,形成“谋、学、观、帮、查、赛、抓、谈”八
波音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协议,避免因 737 Max 致命空难遭起诉 - 天天要闻

波音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协议,避免因 737 Max 致命空难遭起诉

IT之家 5 月 24 日消息,据央视报道,美国司法部于当地时间周五宣布与波音公司就两起 737 MAX 客机致命空难达成原则性协议。美司法部预计将于下周结束前向波音公司提交书面协议。波音公司目前拒绝对协议置评。最终裁决将于下周书面协议提交法院后见分晓。▲ 图源:波音根据协议,波音公司将在支付 2.436 亿美元(IT之家注:...
为高质量转化科技成果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力量 - 天天要闻

为高质量转化科技成果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力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和参加政协联组会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委工作安排,3月下旬至4月底,省政协组织开展“推动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深度走访调研,深入学习宣传总书记关于科
看不起印度,是危险的误判 - 天天要闻

看不起印度,是危险的误判

不久前,印度在与巴基斯坦的空中交锋中折戟沉沙,数架主力战机相继被击落,迅速引爆中文社交媒体的情绪。一时间,“摔飞机”“纸老虎”“大国幻梦”等讥讽声不绝于耳。诚然,印度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强国尚有差距,但若将这场战术失利简单等同于其国家实力的全面崩塌,未免过于轻率。换句话说,轻视印度,是一种危险的误...
特朗普有预谋地在白宫“伏击” 南非总统有惊无险 - 天天要闻

特朗普有预谋地在白宫“伏击” 南非总统有惊无险

羊城晚报国际评论员 钱克锦5月21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到访的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众多记者面前,两人因为“南非针对白人的种族屠杀”,公然争执了一番。美国很多媒体报道这一事件时说,这是特朗普有预谋地在白宫“伏击”拉马福萨。积怨自从泽连斯基访问白宫时和特朗普、万斯意外大吵一架之后,不少到访白宫的领导人都很小心...
凯特王妃被曝乘1.9亿私人飞机出行,威廉未同行,却在地面贴心等候 - 天天要闻

凯特王妃被曝乘1.9亿私人飞机出行,威廉未同行,却在地面贴心等候

凯特王妃亮相苏格兰格拉斯哥克莱德河畔的样子,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在大多数人看来,她当天选择的海军风格的连衣裙,可谓是惊艳,端庄优雅还与所出席的活动氛围相符。虽然凯特是和丈夫威廉王子一起抵达的“BAE系统公司造船厂”,但她却是主角,为一艘8000吨级的巡洋舰正式命名为“格拉斯哥号”。据当地时间5月23日的消息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