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
总书记曾指出,残疾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这次重要指示中,总书记明确提出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这是对残疾人作为社会大家庭平等成员的充分认同,对残疾人主体作用和能力的充分肯定。
此次获得“全国自强模范”称号的北京延庆八达岭镇石峡村村民梅景田对此有深切的感触。
身患听力残疾的梅景田,守长城一守就是近40年。去年,他和村民们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信里,总书记也鼓励大伙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我们身体残缺了,但为国家出的力可不能缺。”梅景田朴实的念头,是8500多万残疾人共同的心声。
“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
总书记的一次次温暖勉励,鼓舞着广大残疾人在逆境中追求进步、在残缺中追求完满,在新时代无比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干、成就梦想。
如今,越来越多残疾人在各项事业中崭露头角。他们收获的成绩,总书记看在眼里、挂在心上——
云南残疾村民张顺东和妻子两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只脚,却带着村民一起踏出致富路,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曾深情讲到这位村民;
视障运动员王跃在北京冬残奥会赛场上的那句“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让世界看到我”令人感动,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专门引用了这句话。
今天,包括梅景田在内的200名残疾人获得“全国自强模范”称号。他们中有为国争光的残疾运动员、有克服身体障碍科技助残的脑瘫科学家,还有坚守在平凡岗位的残疾村医、基层工作者。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对他们表示祝贺,并鼓励广大残疾人“从自强模范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积极追求人生梦想”。
这些身残志坚的勇者是新时代不凡的追梦人。他们在同命运抗争中迸发的生命之光,激励着人们在奋斗之路上无惧困难、无畏前行。
不可否认的是,相较于健全人,残疾人的追梦之旅难免更多艰难坎坷。他们的生活冷暖、特殊需求,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重要保障,总书记视这一工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要求“高度重视”;
康复服务是增强残疾人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总书记提出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教育关乎残疾儿童成长成才大事,总书记叮嘱“特别是要关心关爱”残疾儿童,强调教育的目光“要更多投向墙角处不起眼的苔花”……
在此次重要指示中,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要求各级残联组织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努力做残疾人信得过、靠得住的知心人、贴心人”。
在总书记引领下,新时代各项事业建设都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其中,推动残疾人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享有者。
此次重要指示中,总书记提出“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从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到各项科技助残产品加速涌现,再到残健融合氛围日益浓厚……近年来一项项实打实的扶残举措出台、一个个见得着的助残成果落地,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有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有更宽广的平台舞台,广大残疾人也必将能在这一壮阔的历史伟业中写下更精彩的篇章。
策划:张晓松
主编:杨维汉、朱基钗
主笔:高蕾、魏冠宇
视觉:张爱芳、包昱涵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