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在贵阳举行。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的重要要求进行系统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为全省发展锚定航向。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贵阳召开。(图源:贵州日报)
连日来,全会精神在黔南州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凝心聚力、鼓足干劲,为展现贵州新风采、作出新贡献而努力奋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黔南篇章。
全会提出,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治、改、管并举,解决企业和社会反映的突出问题,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强化干部教育管理,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在释放改革开放动力活力上取得更大成效。州政府副秘书长、州投资促进局局长翟建新表示,黔南州投资促进局将以省委全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州委“316”总体部署,深化“双招双引”工作,在产业招商、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以高质量招商引资质效助力黔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黔南新风采。
都匀绿茵湖产业园区。(图源:桥城都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前提,我们将矢志不渝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认真贯彻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宋会礼表示,将紧密结合黔南山地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专家人才的领航作用,积极构建博士、硕士团队协同作战的技术攻关新机制,致力于选育出具有黔南特色的优质良种,助力黔南农产品实现提质增效新突破。围绕培育特色主导产业,联动整合省、州、县优势资源,打造产学研基地,派出茶叶、粮油、蔬菜等多领域专家服务团,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将技术送进千家万户,促进产业增效、群众增收。加强与企业、合作社、科研院校的合作,以提升市场竞争力为导向,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为黔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位于贵定县盘江镇的黔南州农科院粮油作物科研试验基地。
“作为新时代文化工作者,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部署,精准把握新时代群众文化工作的价值坐标:既要做时代脉搏的‘感知者’,更要当人民心声的‘传声筒’。”黔南州文化馆馆长张莉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服务民生”核心使命,着力构建“三个直达”文化服务机制——优质资源直达基层、精准供给直达需求、精品创作直达人心,以高质量文化供给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通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举办音乐、舞蹈、书法、摄影等群众文化活动,提升群众审美修养,培养艺术情操,共同推进文化繁荣。将持续打造黔南州“好花红”文化体验行、“好花月月红•百姓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将民族特色文艺演出中的节目创编与黔南12县市文化特色优势相结合,创编民族音舞散文诗画《花漫黔南》进剧场常态化演出,不断深入挖掘民族特色文化,打造具有吸引力和辨识度的文化ip,努力实现民族特色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在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上取得更大成效。
民族音舞散文诗画《花漫黔南》演出现场。朱丽 摄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贵州考察后召开的一次关键性会议,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引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黔南州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王道勇表示,下一步,将深入实施教育服务质效大提升行动,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高中教育特色示范多元发展,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围绕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抓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争当全省“产教融合”的排头兵,有针对性地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努力为谱写新篇章、建设模范州、打造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
黔南州举办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技能大赛。(图源:贵州教育报)
山水黔南
来源:黔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延洁 蒙帮婉 刘茹男 陆金慧 周家杰)
编辑/朱金花 审校/王薇 审核/李正东 终审/刘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