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外媒报道称,美国总统川普拟对印度进口商品征收26%对等关税,印度不打算展开报复,两国间正就协议进行谈判。 当地时间4月4日,美总统特朗普宣布已与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进行了电话交谈。据越南官方媒体称,越南领导人愿意谈美国商品零关税的问题,但希望美对越南产品采取同样零关税措施。
越南和印度的对美妥协行为与中国的坚定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在美国加征关税的强压下,中国选择了强硬反击,接连出台多项对其的反制措施。外界分析认为,印度和越南的选择不仅可能削弱全球反对美国贸易霸凌的统一战线,还让大好局面面临被破坏的风险。
中国的强硬反击:精准打击美国软肋
面对美国的关税霸凌,中国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中方迅速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并将多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尤其是中方迅速在稀土出口上实施管控,精准打击了美国高科技产业链,这会让美国感受到因其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而带来的反噬效应。
中国的反击效果显而易见。美国股市连日暴跌,仅两天时间就蒸发了6.6万亿美元市值,多家市场机构预计美国将出现经济衰退。尽管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声称“美股崩盘是故意为之”,但美国舆论普遍认为,特朗普的行为导致了美国经济大幅动荡,他必须为此负责。
越南和印度的妥协:全球统一战线的裂缝
与中国的坚定立场相比,越南和印度的态度显得格外软弱。越南宣布不会对美国加征的46%关税进行反击,甚至愿意将对美关税降至零,以争取美国取消或减轻对其征收的对等关税。
印度的态度也类似。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总理莫迪表示不会对美国对其加征的26%关税进行报复,而是希望通过谈判达成贸易协议。莫迪政府称研究了特朗普关税政策中的一项条款,该条款表示:(美国)可能为“采取重大措施改善非互惠贸易情况”的贸易伙伴提供关税豁免。印度的这一选择显然是试图通过服软的态度,加上改变印度对美进出口贸易结构以换取美国的“高抬贵手”,但实际上印度却可能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越南与印度的妥协行为都与二者的经济结构息息相关。美国一直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2024年,越南对美国的出口额为1420亿美元,占到越南gdp的30%,同年越南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超过1230亿美元。美国也是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国,2024年美印双边贸易额超过1180亿美元,印度顺差超过320亿美元。显然,如果特朗普对越南和印度的对等关税正式开始实施,将对两国经济和贸易结构造成巨大损害。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博弈
特朗普的关税战不仅是经济博弈,更是一个逆全球化的典型表现。他试图通过关税战将制造业从中国、印度、越南等国家搬回美国,也试图通过关税强行抹消其他国家的对美贸易顺差。
然而,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推动者,在这场博弈中展现了强大的领导力。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等多边合作,同时加强与非洲、拉美等地区的经济联系。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全球经济共同抵御来自美国的关税压力,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领头羊地位。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态度也值得关注。欧盟宣布对价值26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加拿大则宣布对进口自美国的不符合美加墨协定的全组装车辆征收25%关税。这些国家的强硬立场表明,中国并非孤军奋战,全球反对美国贸易霸凌的阵营正在逐步扩大。
妥协的代价与强硬的智慧
历史告诉我们,一味地妥协退让永远无法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越南和印度的妥协不仅会损害其自身利益,还可能削弱全球反对美国霸凌的统一战线。相比之下,中国的坚定反击不仅维护了自身经济利益,还为全球反霸凌行动开了一个好头。
欧盟曾在钢铝关税问题上对美国进行强硬反击,最终迫使美国作出让步。这一成功案例表明,面对霸凌,只有团结一致、强硬反击,才能赢得胜利。而日本在广场协议中的让步则是反面教材,日本经济长期陷入低迷,成为其妥协的代价。
中国的反制策略展现了大国的智慧与担当。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博弈中,中国不仅肩负起维护全球经济秩序的责任,更通过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未来,中国如何团结更多国家共同应对美国的霸凌,将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课题。
结语
中美贸易战的走向不仅关乎两国经济,更影响着全球化的未来。中国的强硬反击为全球反对贸易霸凌提供了范例,而越南和印度的妥协行为则令人担忧经济全球化的统一战线是否出现裂缝。
当前,中国已经打响了对美国贸易霸凌行为反击的“第一枪”,接下来,全球的目光将继续聚焦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后续发展。在变革浪潮中,只有勇于引领方向的国家,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而单边主义注定没有出路,实施关税霸凌终将被其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