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美国再一次陷入政治地震的震中。这一次,不再只是华盛顿,而是全国50个州、海外数十座城市,超过1200场抗议集会同时爆发。20万人走上街头,直指白宫——不是象征意义上的,而是真正地把特朗普与他的“亿万富翁战友”马斯克,推上了全民怒火的审判台。
在阴沉天色与细雨中,华盛顿国家广场被愤怒的人潮包围。现场组织者对媒体表示,仅华盛顿一地预计就将迎来超2万人,这不仅是特朗普2025年1月再次就任总统以来的首次大规模抗议,更是自他与马斯克联手发动政府“瘦身屠刀”以来,规模最大、怒火最烈的一次全国性反扑。
他们抗议什么?答案简单直白:从移民到医保,从教育到关税,从社会保障到关税,这届政府的每一项政策,都在割裂美国曾经赖以为傲的公共服务体系。而这正是民众再也无法沉默的原因。
官僚制度“斩立决”,20万公务员一夕成“冤魂”
马斯克掌控的doge正在执行一项冷酷无情的计划:砍掉一切“非必须”政府岗位,效率优先,感情靠边。截止目前,美国联邦系统已有20多万职位被斩首,irs(国税局)刚刚裁员2万人,占总员额的四分之一。更有甚者,社会保障局、医保部门等本应“护老扶弱”的机构,也在这场“大清洗”中被拉上断头台。
一名即将满65岁的妇女在马里兰州的抗议现场几乎哭喊着说:“我从16岁就开始缴税,这些年攒下来的不是数字,是我的生命安全网。现在他们要把它剪断,我愤怒、我恐惧、我心碎!”
人群回应她的,是整齐而震撼的高呼:“那是我们的钱!”
华盛顿的示威人群中,有人举着“free palestine”(自由的巴勒斯坦)的标语,也有人披着乌克兰国旗,还有不少民主党国会议员公开登台声援。
一位74岁的退休律师首次走上街头,只因对特朗普政府动刀社保系统的计划感到恐惧:“这不是财政紧缩,这是蓄意拆解国家根基。”
另一位84岁的老奶奶在康涅狄格高举粉红色手工标语,声嘶力竭地问道:“我以为我的游行人生早已结束,直到我们碰上了特朗普和马斯克这样的组合。”
就在全国各地民众冒雨抗议的同时,特朗普在哪儿?在佛罗里达打高尔夫,随后回到他在棕榈滩的mar-a-lago庄园——距离那场高喊“人民要正义”的集会现场不过6公里。
集会者手举标语:“市场崩了,总统在打球。”
这不是讽刺,这是赤裸裸的现实:金融市场因其连环关税政策剧烈震荡,而特朗普却用球杆回应了民众的怒火。这种漠视,如同向国民眼中撒盐,向良知脸上泼墨。
从柏林到巴黎,怒火跨越大西洋
不仅是美国境内,反特朗普的愤怒正在全球蔓延。欧洲的反对者早已不再旁观,柏林、法兰克福、巴黎、伦敦四地同时响起了反对声浪。海外的美国人集结示威,用行动表达对“祖国已偏航”的焦虑。
他们抗议的不只是特朗普这个人,而是他所代言的一整套“强权即正义”的新政治逻辑:以行政令代替法律程序,以资本权力重塑公共服务,以个人意志凌驾体制设计。
白宫方面当然不承认问题存在。新闻助理发来的官方声明依旧是老调重弹:“总统始终坚定维护社会保障、医保和老年福利,真正会毁掉这一切的,是那些想把福利发给非法移民的民主党。”
如此回应,不仅回避实质问题,还继续把一切归咎于政治对手,仿佛国家机器的剧烈震荡是“外部势力的锅”。
然而,现实摆在那里:一项项裁员令、一条条禁令、一份份被扼杀的社会合同,全都签着特朗普的名字。
一切只是开始,还是美国末日倒计时?
此次抗议的背后,不只是对现状的不满,更是对未来的恐惧。特朗普重返白宫的这短短三个月里,他以《项目2025》为蓝本,接连发布了数十道行政命令,试图彻底改写美国政治的运行机制。有人称之为改革,有人视之为政变。
而真正令人胆寒的,不是他现在做了什么,而是他下一步还想做什么。
在这场“亿万富翁导演、白宫主演、民众买单”的政治大戏中,真正的主角,永远不该是特朗普或马斯克,而是那些寒风中举着标语的人——他们才是这个国家最后的守夜人。
美国,正站在刀尖上跳舞。而刀,是自己削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