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境内的机构、学者、媒体及很多选民的质疑,特朗普政府官员再一次给出了与众不同的解释——白宫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彼得·纳瓦罗说:加征关税不是增税,实际上是在给美国民众减税。
他还强调,对各国销往美国的各种商品加收更高比例的关税“也不会像批评人士说的那样,特别是民主党人说的观点——会抬高物价,拉高通胀”,而是有利于美国经济与产业更加长久的繁荣,持续巩固强权。
美国的通胀“可能在短期内回升”,美国经济也可能在短期内出现问题,不排除经济增速会出现明显的下滑。但特朗普及其任命的政府官员曾多次表示:他们关注的是美国民众的中长期收益,会经历一段“排毒期”。
他们还坚信:对进口商品加收关税的政策会给美国国库在“未来十年内带来6万亿美元”的收入,而这些新增的税收不是由美国消费者支付,而是由其他国家的企业或这些国家自己支付。
这就是特朗普“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意在沛公
承认短期内会出现很多问题、难题,特朗普总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到新政策会不会导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时,含糊其辞的给出“谁知道啊”的答复。潜台词是不确定、不好判断、有可能……
特朗普及其内阁官员当然知道大面积的加收关税行为必然会导致其他国家、地区采取各类型的报复行为,这无疑会导致“去美元化思潮得到强化,非美市场紧密度与合度力度会得到强化”。
从而损伤美国自身,甚至导致美国境内的商品物价可能会在短期内回升。为了降低这种潜在的风险与危害,特朗普在反复试探,一会儿说之前设定的加关税政策时间点到了,要开启新政了。
一会儿又说和其他国家政府的总统、总理聊的很好,决定延迟30天;一会儿说新增的关税比例可能不止25%,甚至可能会达到50%;一会儿又说若其他国家联合反制美国,他将加征100%关税。
在听到欧盟、加拿大要采取反制措施时,当地时间3月2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警告称:如果欧盟与加拿大联手反制美国,损害到美国经济,那美国将对欧盟和加拿大征收更加比例的关税。
特朗普为什么担心他国联手反制美国呢?
原因很简单,特朗普是希望利用增加关税为手段,以美国这个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为诱惑点、胁迫点,逼迫他国企业到美国境内投资、建厂、生产与销售商品,也就是帮助美国重建制造业及其供应链。
这样就可以给美国带来大量的新增就业,大量的投资机遇,大量的税收——美国政府变得更加有钱了,而这些新增的税收,他们预计在未来十年可达到6万亿美元,都是外资企业贡献的。
不就等于是间接给美国民众减税吗,这就是特朗普“经济学”的核心观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但前提是:他国企业在特朗普给出的二选一中——要么远离美国市场,要么来美国投资,选择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当听到欧盟和加拿大官员声称要反制美国,还要加强双边合作时,特朗普急了,利用社交媒体再度恐吓——你们若联手反制我,我将给你们增加更高比例的关税,而不是之前说的25%。
特朗普是不希望,也不允许“欧盟和加拿大开启联合反制美国,强化非美市场合作机制”的。若大家都这样做,纷纷抛弃美国,那特朗普希望出现的“大量企业到美投资”的现象不就泡汤了吗?
若各国都不去投资,纷纷减少对美商品销量,那特朗普的反对人士说的:美国经济可能出现衰退,加关税的成本不是外国企业承担,而是美国民众在承担等各种论断,就要真的成真了。
看清了他的真面目,就应不要被他的讹诈所迷惑
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无法靠单打独斗来应对共同的挑战!短期来看,失去部分美国市场带来的供应链的转移重组会很困难,各国贸易成本剧增。但长期来看,不断向新兴市场拓展,拓宽贸易渠道。
深刻影响并积极推动全球贸易格局“由原来的高度依赖美国”向多极化发展,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与价值链的分工协作体系。不仅对我国有利,对欧盟、加拿大、印度、日本、德国等都有利,大家都看得见。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可能会碎片化,可能小圈子化并带来错综复杂的贸易壁垒。但我国只要坚持“汇聚起捍卫多边主义的强大合力”,就会比施行单边主义、强权行径的美国胜算更大。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载、转发、评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