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2日,一则消息打破了四川广安地区的平静——四川爱众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久龙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广安市纪委监委立案审查调查并实施留置。这一事件不仅震动了当地的商业与政治生态,也为国有企业的廉政建设与权力监管敲响了警钟。
张久龙,1974年3月出生于四川广安,大学文化,1995年7月开启职业生涯,并于200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早期在广安市广安区建设局任职,从副局长逐步晋升至党委书记、局长,之后又在广安市住屋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担任要职,在城市建设与规划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2013年7月,张久龙的职业轨迹转向国企,任职广安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从副总经理做起,凭借一系列晋升,直至担任四川爱众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从调查结果来看,他的违法违纪行为体现在多个方面。
背离信仰,政治变质:张久龙背离了入党时的初心与使命,理想信念丧失,对党不忠诚不老实,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表面上拥护党的领导,积极表态遵循组织安排,实际上却阳奉阴违。比如在参与党内重要会议时,他言辞激昂地强调要贯彻党的政策、为人民谋福祉,可在实际决策与行动中,却将个人利益置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擅自改变项目规划,为自己谋取私利,严重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态,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
违背组织原则,破坏用人秩序:在组织纪律方面,张久龙违背组织原则,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他在填写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时,故意遗漏房产、投资等关键信息,使组织无法全面掌握他的真实情况,为腐败滋生埋下隐患。同时,在职工录用中,他利用职权为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在一次爱众集团的重要岗位招聘中,他无视公平公正的选拔流程,私自修改招聘条件,让不符合要求的特定关系人顺利通过笔试、面试,成功入职,导致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人才被埋没,扰乱了企业正常人才选拔秩序,也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
突破廉洁底线,扰乱市场秩序:廉洁纪律上,张久龙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金,违规从事营利活动。在逢年过节或项目合作期间,他多次收受合作商赠送的巨额礼金,将这些礼金收入囊中后,在项目审批、验收等环节为合作商大开方便之门,严重破坏了廉洁底线,让权力沦为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他还违规利用自己在爱众集团的影响力,参与和公司业务相关的营利活动,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资源为个人商业活动开绿灯,如在能源采购项目中,优先选择自己参股企业提供的产品,损害企业利益,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
生活作风失范,道德修养滑坡:在生活纪律方面,张久龙同样失守。尽管具体细节未全面披露,但从已有的调查情况可推测,他的生活作风问题反映出其道德修养的缺失。这种缺失与工作中的腐败行为紧密相连,进一步腐蚀其职业操守,使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触犯法律红线,造成重大损失:张久龙违法占地修建住宅,无视法律法规;利用职务便利在项目承揽、资金拨付等方面为他人谋利,非法收受巨额财物。2024年11月曝光的广安爱众因未履行合资公司西藏联合的临夏瑞光供热PPP项目收购义务,被西藏联合起诉,涉案金额6.17亿元的案件,时间跨度就处于张久龙任期内。极有可能是他在此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在项目决策过程中,为满足个人私利,违规操作,导致公司在该项目上做出错误决策,给公司带来极大风险,严重违反国家法律,给国家和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从张久龙案中,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国有企业权力监管与廉政建设问题。首先,理想信念教育至关重要,国企领导干部应时刻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筑牢思想防线。其次,完善权力监督机制刻不容缓,要加强内部监督、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最后,对违法违纪行为必须零容忍,加大惩处力度,形成强大威慑力。
张久龙案件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对整个国有企业系统的警示。只有不断强化监管、加强教育、严肃法纪,才能确保国有企业健康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稳定贡献力量,让权力真正为人民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