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了,国际局势居然发生了惊天逆转!美国政府突然对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他们将对俄罗斯实施“史上最狠制裁”,而此前被冷落的乌克兰竟然意外迎来了转机。这到底是什么操作,美国政府为什么突然会对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
谁能想到,美国翻脸比翻书还快,据《环球时报》报道,特朗普突然改口,先是严厉指责俄军对乌克兰发起强烈的猛攻,他强烈考虑对俄罗斯实施包括银行业在内的大规模制裁和关税制裁,直到达成停火和最终和平协议。这与之前特朗普政府暂停对乌军援、私下与俄方接触的姿态形成了强烈反差极大。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三天前(3月5日),美国中情局刚宣布暂停与乌克兰分享情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时在社交媒体上哭诉:“我们像被蒙着眼睛打仗。”谁料到,俄军3月7日对敖德萨港的新一轮空袭直接让美国态度急转弯。
这其中的原因,有大多数是避免不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月28日到访美国白宫,据希腊pentapostagma网站报道,泽连斯基与特朗普,以及美国副总统万斯在讨论中,不料,三人竟然起了冲突。当时场面乱成一团,可以说是白宫领导人会晤历史上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场景,泽连斯基甚至还在白宫里,当面对着美国副总统万斯爆粗口。结果泽连斯基却被无情的轰出白宫。
3月2日,希腊pentapostagma网站报道,特朗普政府给泽连斯基下达最后通牒,要求他要么从根本上改变他的态度,乖乖与美国合作,要么下台离开乌克兰总统职位。特朗普政府的多位高官以及众议院议员的共和党发言人相继表示,美国需要一位愿意与俄罗斯保持恒定和平的乌克兰总统。
迫于无奈,据界面新闻报道,当地时间3月6日,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发文宣布,乌克兰与美国团队已重启工作,“希望下周我们能展开有意义的会谈”。这也将是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争吵后,两国官员首次会晤。而这次,泽连斯基却一直重申,乌克兰一直寻求和平。
虽然美国摆出“要力挺乌克兰”的姿态,但他们真实意图早已暴露。美国中东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3月6日有意思表示:美国和乌克兰官员,讨论下周在沙特阿拉伯举行会谈的安排,会谈将讨论俄乌和平协议框架和实现俄乌初步停火。这种态度在具体操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1.逼迫乌军放弃库尔斯克战场(该地区有6000乌军正被俄方包围)
2.要求泽连斯基放弃“安全保证”诉求
3.以制裁为筹码施压俄罗斯回到谈判桌
耐人寻味的是,据直新闻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称,前总统拜登对俄罗斯的制裁,是相当的薄弱,才使冲突一直持续到现在,而现任的总统特朗普一直在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但他表示,要是他们的制裁能为和平谈判提供筹码的话,特朗普政府将毫不犹豫地“全力以赴”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不料消息一出,就遭到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当天强硬回应,她在新闻简报会上表示,俄罗斯并未与美国就解除对俄制裁的问题进行讨论。随后她还表示,“我们并没有讨论过什么解除制裁的相关问题,因为这些东西美国施加给他们的。” 她强调,制裁是具有破坏性和未经授权的。从这场博弈中,不难看出,乌克兰就像“夹心饼干”,被美国和俄罗斯夹在中间,美方既想用他们消耗俄罗斯,又不愿真正得罪俄罗斯。乌克兰简直太难了。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在当地时间3月6日的欧盟特别峰会上,欧盟27国中的26国领导人,就进一步对乌克兰提供支持达成协议。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只有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反对。3月7日,欧尔班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欧盟现在的这种做法,又要支援乌克兰,又要加强自身的国防,根本就搞不来,要是这样下去,欧洲尽早要毁灭。
有相关学者分析认为,美国此番变脸暴露了三大矛盾:
-战略矛盾:既想削弱俄罗斯,又担忧战争外溢影响大选
-经济矛盾:军火商要续签订单,能源巨头却想恢复对俄贸易
-外交矛盾:欧盟盟友已显现“援乌疲劳症”
值得关注的是,俄乌冲突爆发三年来,美国军火企业股价平均暴涨237%,而欧洲民众能源开支增加58%。这种“战争经济”的既得利益者,也是和平者的最大阻碍。
这场“态度突变”也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小国命运往往是大国博弈的棋子。也不看看美国是谁,“当美国说要支持你时,最好先看看合同细则。”不然,真的是被别人卖了,你还不知道,还在乐呵呵的傻傻的帮别人数钱,现在最重要的是,俄乌代表团即将在沙特重启谈判,但无论结果如何,真正的赢家恐怕永远不会出现在战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