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分享和分析一个突发事件,泽连斯基在白宫跟特朗普和万斯爆发激烈争吵,这事怎么看?
更重要的问题是,欧洲和俄罗斯的态度非常微妙,那么美乌矿产协议还会签吗?俄乌冲突和平结束还会来吗?
这件事情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非常复杂,既涉及到多方势力明面上的交锋和博弈,更涉及到背后复杂的利益交换。
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事情的经过。
当地时间2月28日,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举行会谈。会谈过程中,双方在媒体面前爆发激烈争吵,泽连斯基提前离开白宫。原计划的联合记者会被取消,美乌矿产协议未能签署。
网上有一个220秒的视频,争吵爆发得很突然,也很简单。
起因在于万斯突然插话,质疑泽连斯基对特朗普和美国的态度,泽连斯基怕特朗普可不怕万斯,于是针锋相对,爆发争吵。
从这段视频来看,万斯性格确实有些鲁莽,也太傲慢,讲话完全不顾对方是一国总统,丝毫不留脸面,他认为美国就是天,所有人都得乖乖服从。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细节,泽连斯基没讲两句话,万斯就上升到对美国尊重的高度了,这就有点吵不过,就搞人身攻击的味道了。
哪怕对方是一个弱国的总统,在外交礼仪上也应该保持表面的尊重,万斯这样的讲话方式,完全不适合外交场合。
说句题外话,尽管马斯克狂赞万斯,说他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棒的副总统,而且将来会是美国总统,但是这个人骨子里的傲慢自大很危险,对美国和整个世界都很危险。
吵架事件发生后,欧洲和俄罗斯都在第一时间表态,非常微妙。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您的尊严是对乌克兰人民勇敢的尊重,您永远不会孤单,我们将继续与你们合作,以实现公正和可持续的和平。
法国总统马克龙说,他们在为自己的尊严、独立、孩子和欧洲的安全而战。
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乌克兰可以依靠德国和欧洲。候任总理默茨表示,在这个需要考验的时刻,我们与乌克兰同在。
英国、荷兰、西班牙、瑞典、挪威、丹麦、捷克、葡萄牙……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在第一时间表态,一边倒地支持乌克兰。
可见欧洲不希望乌克兰迅速跟美国签署矿产协议,因为瓜分乌克兰,他们还没有加入进入进来。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特朗普和万斯在争吵中能克制住自己没有对泽连斯基动手,简直是个奇迹。
那么,吵得这么厉害,还有欧洲和俄罗斯搅合,美乌矿产协议还会签吗?
一切重大国际事件的背后,最终都是经济考量,都是利益交换。
不管他们在会上如何争吵,最终乌克兰的经济利益,以及泽连斯基的个人利益,美国的经济利益,特别是特朗普和他背后金主的利益,这些事情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会上的争吵,都只是一时冲动,会后冷静下来,真正考虑的就是这些利益了。
首先来讲,乌克兰最重要的利益,就是和平与安全。
这个国家已经被打烂了,实力大损,经济倒退,财政崩溃。他们急需要恢复和平,在安全保障之下,迅速恢复元气。
其次,战后重建是更大的问题,乌克兰没有钱,没有技术,甚至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了,如果没有美国和欧洲的支援,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美国国务院本周也终止了对乌克兰电网恢复工作的支持,这就是警告。
所以,美乌矿产协议是一份很屈辱的协议,但乌克兰也可以得到实际利益,他们可以拿50%的矿产收益用于重建。
相反,如果美国不帮忙挖矿,乌克兰自己干,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挖出来。
这就像你家地下有祖上埋藏的黄金,自己没有能力挖出来,或者需要很多年才能挖出来,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强盗,跟你说可以3年挖出来,但要分他一半,你干还是不干?
乌克兰如果不靠美国,难道要靠欧洲吗?欧洲有没有能力先不说,国家太多太分散,各有各的小算盘,整体行动力太差。
所以,乌克兰最终还是会签署协议,吵架确实是不愉快的事情,但很大程度上也是一时冲动,双方都会冷静下来,回归利益的角度考虑。
同样基于利益考量,俄乌冲突和平结束也会到来,尽管可能不会很快。
特朗普事后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说,泽连斯基在椭圆形办公室不尊重美国,他可以在准备好实现和平时再回来。
美国媒体报道说,事后特朗普回海湖庄园过周末,估计周末两天过去,这事又会回归正常。
这就是弱国无外交,我们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