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新春走基层·走笔|梦想成真的力量

2025年01月24日20:30:33 国际 6068

2023年末,在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区的救灾帐篷里,一位扑闪着大眼睛的小女孩,在我的采访本上画下梦想中的家园:灿阳之下,有大大的房子、快乐的家人,还有种满向日葵的花园。

【甘快看】新春走基层·走笔|梦想成真的力量 - 天天要闻  马瑞琳在地震后画的《未来的家》(资料照片)。本报记者 张玉洁 摄

新春前夕,我们又见面了。

“还记得我吗?”“记得!”马瑞琳眼神灵光,俏皮依旧。

时光倏尔。一年多前的地震情形还历历在目,家园已拔地而起,校舍也焕然一新。

梦想成真,美好之词。更令人欣喜的是,涓滴浇灌爱的种子,已悄然萌发。

新建的家

“请开灯,请关灯……”

马瑞琳带我们走进新家,欢欢喜喜地展示起可以语音操控的吸顶灯。

灯光洒满的房间,眼前是洁净的墙面、塑钢的窗框、软包墙饰围绕新炕。这些都是旧屋没有的。

“新房怎么样?”

“非常满意,炕下装了柜子,还能捉迷藏。”她哈哈一笑,眼眸闪亮。

【甘快看】新春走基层·走笔|梦想成真的力量 - 天天要闻  马瑞琳(右一)、马瑞兰(左一)坐在新家炕头。本报记者 张玉洁 摄

一年多前的地震,发生在午夜时分。强震摇醒睡梦中的她,爸爸一把将她拽到院里。“墙歪了,门倒了,屋顶塌了一半。我有点懵,姐姐哭得撕心裂肺。”她回忆道。

高原,冬月,严寒。震后10分钟,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第二天,马瑞琳就住进了救灾帐篷。第四天晚上,一家人又搬进板房。

【甘快看】新春走基层·走笔|梦想成真的力量 - 天天要闻  马瑞琳(左一)、马瑞兰(右一)在救灾帐篷中(资料照片)。本报记者 张玉洁 摄

高李村共有603户人,地震损毁的房屋超过1000间。人员得到安置后,灾后重建工作快速开展。

马瑞琳家是村民小组第一户开始拆旧的。爷爷马舍一布说,以前打完地基就开始垒砖,一震房子就毁了。“这次地基打了一米多深,十来平方米的房子打了六根构造柱,墙角也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结实得很。”

为了让群众安居,党和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安置有加固维修、原址重建、集中安置等不同方案,每户补助从几万元到16.5万元不等,还有十年期10万元的贴息贷款。

“每一户都安排了监理,钢筋什么型号、地基打多深、柱子怎么建,都有明确要求。”高李村党支部书记马自平说,为了确保房屋质量,要经过基础验收、主体验收等4道验收,都合格后,才会把资金全部打给工程队。

马瑞琳家的新房是2024年国庆节交工的。“10月1日也是我的生日,感觉自己很幸运。”她说。

【甘快看】新春走基层·走笔|梦想成真的力量 - 天天要闻  马瑞琳近照。本报记者 张玉洁 摄

新房还未布置完毕,家具有旧有新,关于新家的美好畅想仍在继续。

“希望新房里能有个大书桌,爸爸妈妈正在攒钱。”姐姐马瑞兰说。

感恩的画

两姐妹就读的积石山县刘集乡高李保安族春蕾小学,离家不远。拿马瑞琳的话来说,“跑一分钟就到了。”

校长赵永林说,1997年,爱心人士捐建了当时全县最好的教学楼。2015年,依托全面改薄项目,新教学楼得以翻建。新楼扛住了6.2级强震,经维修加固,再度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甘快看】新春走基层·走笔|梦想成真的力量 - 天天要闻  整洁的教室。本报记者 张玉洁 摄

“我们是2024年4月20日搬回教室的。刚进去感觉教室非常非常大,坐了几天感觉教室变小了。”马瑞琳说。

感受来自对比。地震发生后,校园里很快搭建起板房教室。两间板房打通成一间,和50多平方米的教室相比还是有些局促。但师生们精心布置了剪纸、绘画等,不大的临时用房倒也生机满满。

如今,校舍修葺一新,大大的玻璃窗分外明亮,空气源热泵机吹着暖风。能放课件也能看电影的电子白板最受学生喜欢,楼道里还安装了数台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终端。

去年秋季学期,学校组织了地震演练。“以前演练孩子们有些闹着玩,但这次演练特别认真。安排路线、吹哨打铃、紧急避险、迅速撤离,2分钟内所有学生都撤离到了操场。”赵永林说。除了加强防震减灾教育,学校在心理辅导、远程课程方面也加大了力量。

【甘快看】新春走基层·走笔|梦想成真的力量 - 天天要闻  马瑞琳(左二)聆听校长关于假期的安排。本报记者 张玉洁 摄

在班主任马云眼中,地震后,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明显比以前好了。“党和国家、社会各界的帮助,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孩子们都说要好好学习,长大之后报效祖国,都想当武警、医生等。”

老师,是姐妹俩共同的梦想职业。姐姐想当语文老师,“想把知识传递给大家。”妹妹想当音乐老师给同学们教手势舞,也想当能管人的班主任。

【甘快看】新春走基层·走笔|梦想成真的力量 - 天天要闻  马瑞琳的满分试卷。本报记者 张玉洁 摄

在教室的图书角,我们看到一沓手抄报。一张色彩浓烈的画从一众素净中脱颖而出——署名马瑞琳。

橘红色边框,蓝紫色背景,缤纷的彩虹,明黄的太阳和向日葵。粉红的爱心里,写着大大的两个字:感恩。

【甘快看】新春走基层·走笔|梦想成真的力量 - 天天要闻  马瑞琳绘制的手抄报。本报记者 张玉洁 摄

透明的心

一场地震,让大山中的孩子们以一种未曾想过的方式与外面的世界产生了更多联系。

尺子圆规水彩笔,衣服帽子棉拖鞋,一年多来捐赠不停。曾经用罐头瓶装水的孩子们,都用上了造型可爱的防烫保温杯。

【甘快看】新春走基层·走笔|梦想成真的力量 - 天天要闻  马瑞琳与同学们走出考场。本报记者 张玉洁 摄

已攒下“优秀学生”“学习榜样之星”等8张奖状的马瑞琳有点“臭屁”地说 :“我们可是上过电视的大明星!”

【甘快看】新春走基层·走笔|梦想成真的力量 - 天天要闻  马瑞琳的奖状。本报记者 张玉洁 摄

那个下午,我们和两个孩子坐在火炉旁,无所顾忌地畅聊着校园的趣事、成长的困惑,常常大笑,也偶尔沉重。那些心意相通的时刻,也让告别童年许久的我们被遥相呼应的情感疗愈着。

太阳下山的时候,我们带着她们驱车前往镇上的小卖部“大采购”。一路上,姐妹俩反复要求我们留下联系方式,很认真地折好留有号码的纸条。

两个快乐的小人一直叽叽喳喳:“我一定不会忘了你”“我长大后会报答你”“我给你买按摩椅”……最夸张的一句是:“我给你养老。”

孩子们恐怕还未真正理解这些词的意思,我们也显然承受不起这样分量沉重的话语。但一个细节让我们确信,丝缕汇集的爱,已融于她们的心灵,孕育出一种柔软却坚韧的力量。

采访中,两姐妹反复提及她们在地震时结交的朋友。

“在帐篷里吃泡面的时候,我的武警朋友说他小时候家里穷,就期待过生日的时候能吃上泡面。我就想,以后给他买100包泡面。”马瑞琳说。

相比调皮的妹妹,姐姐马瑞兰性格内敛。她很懊恼遗失了一位朋友的电话号码,但一直保留着当时的礼物。

“记者姐姐,你想看吗?”“好呀。”

没想到,她竟然走向了每日随身的书包,找出笔袋,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层又一层包裹整齐的纸巾:一个红旗配饰、一枚绿色肩章,跃然眼前。

【甘快看】新春走基层·走笔|梦想成真的力量 - 天天要闻  马瑞兰珍藏的礼物。本报记者 张玉洁 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张玉洁 任延昕

责任编辑:宗成贤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闻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天刚蒙蒙亮,哲古社区牧民曲扎迫不及待来到羊圈,拿着奶瓶给新出生的小羊羔喂奶,顺便为刚刚生产的母羊开起了“小灶”。“家里养了230多只羊,这几天已经产了30多只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产羔将全部完成。”曲扎说,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尽管很辛苦,想到牧业增产,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闻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铁上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猥亵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铁车厢内对女性进行骚扰,整个过程被目击者拍下并迅速传播。事发后,这名男子在24小时内被公司解雇,成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铁猥亵案的“主角”。他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更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 天天要闻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长春人文学院、吉林城市融媒主办,长春人文学院文学院、中国网东北振兴频道、搜狐吉林融媒体中心承办,吉林省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吉林省时尚产业联合会协办的“校会媒协同,产学研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揭牌暨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春人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 天天要闻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为市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条件,汕头公安交警部门持续聚焦“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等重点车辆,严查严处超员超载、违法载人、疲劳驾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宗、查处一宗,教育一群”,切实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