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使馆被炸,以色列遭“炮轰”,中东陷入紧急,中美罕见发声

2024年04月21日15:31:40 国际 9781

以色列在继续围攻拉法地区的同时,又干了一件很疯狂的事情,出动f-35将6枚导弹投向了伊朗驻叙利亚的大使馆,“斩首”了7名伊朗高级官员。此举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轩然大波,多国“开炮”谴责以色列,而受害者伊朗却罕见的十分克制。以色列为何如此疯狂?此次袭击背后还是美国在指使吗?伊朗为何没有第一时间报复,他在等什么?

以色列彻底疯狂?要以一敌三

近日,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遭到了空袭,凶手也没有掩盖身份的意思,正是在与巴勒斯坦交战的以色列。

伊朗使馆被炸,以色列遭“炮轰”,中东陷入紧急,中美罕见发声 - 天天要闻

炸毁别国大使馆,是最严重的挑衅,更何况是同时向叙利亚和伊朗发难,以色列难道真的陷入了战争狂热,要以一敌三吗?

实际上,以色列这一行为虽然疯狂,但有迹可循。

进入战争以来,以色列最头疼的不只是正面战场,还有各种武装力量的袭击,如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等。

虽然以色列的军事实力强大,但架不住这些武装力量打的是游击战,以色列既不能完全消灭对手,又很难防御不知何时发起的袭击,可以说是有力使不出,非常难受。

伊朗使馆被炸,以色列遭“炮轰”,中东陷入紧急,中美罕见发声 - 天天要闻

面对这种困境,以色列采取了最有效的办法——斩首战术,此次恐袭伊朗大使馆,造成了7位伊朗高级官员死亡,其中就有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的指挥官,和各个抵抗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他的“斩首”将极大的打击其他武装力量,所谓“擒贼先擒王”。

此次空袭背后还有以色列的另一个目的——自救。

以色列虽然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但其实也是有苦难言。

以色列陷入了一场消耗战,既不能结束战争,也不能彻底打灭敌人,这个局面是由多方博弈形成的最终结果,却是对以色列最不利的结果。

以色列为战争大量投入财力,这个有背后国家的支援可能还不是最关键问题,重点是打仗会有人员伤亡,持续的战争就是源源不断的伤亡,这就是以色列付不起的代价了,再耗下去,以色列没有未来。

所以以色列知道,自己还需要更混乱的局势,拉更多的国家入局,当平衡被打破,自己才有从中获取一线生机的机会。

以色列的尝试使中东局势更加紧张,大混战一触即发,在这个紧急时刻,中美两个大国先后出面发声。

中方努力想结束战争,美国出面为自己“喊冤”

空袭发生后,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谴责了这一行为。

对于巴以战争乃至整个中东,中国一直在努力促成和平,中方乐见伊斯兰国家能走向和平。

但他们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由他们自己解决,光靠中国很难促成和解。

而美国的发声就很罕见了,美国表示自己对以色列的行为“不知情,没参与”,对于以色列暗地里拉美国“背锅”的行为,居然有几分“喊冤”的意味在里面。

众所周知,美以勾结不是一天两天了,以色列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体现的就是美国的意志。

伊朗使馆被炸,以色列遭“炮轰”,中东陷入紧急,中美罕见发声 - 天天要闻

再加上美国同伊朗的关系十分紧张,美国此次却直接联系了伊朗大使馆,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美国为什么积极?

如上文所说,美国有可能是被以色列“坑了”,此次袭击可能真的是以色列擅作主张,要通过逼伊朗下场,来强拉美国入局

所以美国需要表明态度,更何况以色列的袭击用的是极具美国特色的装备,美国前不久还被曝出要支援以色列f-35和2000枚炸弹,也算不上多清白。

伊朗使馆被炸,以色列遭“炮轰”,中东陷入紧急,中美罕见发声 - 天天要闻

今时不同往日,美国过去面对此类事情,根本不会特意出面为自己喊冤,但现在的美国要极力避免亲自动手,为此小小的丢一下面子,出面表明态度是很合算的。

综上所述,以色列看似疯狂实则算计,中国发声只为促进和平,美国无奈出面喊冤,还有一方——伊朗,作为受害者,却表现得十分克制,这是为什么?

伊朗目光长远,忍耐是为了更大的图谋

因为伊朗没有被以色列的挑衅激怒,看清了局势,知道伊朗下场的连带反应太多。

首先巴以战争是伊斯兰国家的顽疾,可以说谁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谁就有了领导中东地区的声望。

伊朗使馆被炸,以色列遭“炮轰”,中东陷入紧急,中美罕见发声 - 天天要闻

其中,伊朗和沙特是最有可能结束巴以战争的,但“老大”的位置只有一个,因此两国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合作,是竞争关系。

如果伊朗下场,留给沙特的选择只有两个,一个是比伊朗更快的结束战争,这个难度很大,二是阻碍伊朗,虽然不能直接出面,但是添堵拆台是少不了的。

更何况真的开战,伊朗也不一定能见好,以色列别的不说,军事实力是有目共睹的,阿拉伯国家一盘散沙,都打着自己的算盘,谁也没有能力以一己之力压制以色列,最多就是带来一些损失。

所以伊朗罕见的克制,最终等来了美方的回应,这下美国和伊朗通了气,得到了美国的态度,接下来,伊朗大概率不会直接下场,而是继续之前的战略,加大对胡塞等武装力量的支持,让以色列继续煎熬。

伊朗的克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通过美国的表态,来带出自己背后的支持者,如果美国没有示弱,而是破罐子破摔,和以色列站在一起,那伊朗背后的俄罗斯还能袖手旁观吗?

总而言之,战争只会带来更多战争,对于中东国家来说,只有把中国的建议听进去,付诸实践,和平才有到来的可能。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访问伊朗 进一步消除地缘政治风险 - 天天要闻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访问伊朗 进一步消除地缘政治风险

当地时间6日,伊朗原子能组织在该国中部城市伊斯法罕举办首届国际核科学技术大会。大会旨在探讨伊朗的和平核计划以及核技术在各民用领域的运用。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6日抵达伊朗,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举行会晤。7日,格罗西将参加大会相关会议,同伊方继续就核问题进行磋商。法国24小时电视台报道截图  中...
专家称 以色列再提攻打拉法有多重考虑 - 天天要闻

专家称 以色列再提攻打拉法有多重考虑

当地时间6日晚,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说,战时内阁一致决定继续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展开行动,以向哈马斯施加军事压力,从而推动以方被扣押人员获释并实现其他作战目标。  声明说,虽然哈马斯的提议与以色列的“核心要求相差甚远”,但以色列将派高级别代表团前往埃及,以“最大限度提升达成以方可接受协议的可能...
2024年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活动开幕,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 天天要闻

2024年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活动开幕,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新民晚报讯(记者 齐旭)5月6日,由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维也纳联合国新闻署主办,以“开放共融的文化 如诗如画的山水——广西文明和发展的故事”为主题的2024年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在维也纳国际中心隆重开幕。维也纳各国际组织负责人、各国常驻代表、高级外交官、国际职员等700多名嘉宾...
“第一夫人”收名牌包被查,尹锡悦也摊上了青瓦台诅咒?|京酿馆 - 天天要闻

“第一夫人”收名牌包被查,尹锡悦也摊上了青瓦台诅咒?|京酿馆

▲当地时间2023年3月17日,日本东京,韩国总统尹锡悦和夫人金建希结束为期两天的访问,启程回国。图/IC photo据环球网援引韩国《朝鲜日报》5月4日报道称,韩国检察总长李元锡已要求就韩国“第一夫人”金建希收受名牌包事件进行专案调查。检方还将调查韩国总统尹锡悦的自主申报或归还情况。去年11月,韩国网媒“首尔之声”发...
胡昌升在酒泉市调研时强调:抢抓机遇率先发展加压奋进勇作标兵 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天天要闻

胡昌升在酒泉市调研时强调:抢抓机遇率先发展加压奋进勇作标兵 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5月5日至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在酒泉市调研。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孟捷5月5日至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在酒泉市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抢抓机遇善作为,自加压力扛重担,在中国式现代化甘肃...
“俄计划建新管道向中国输送天然气” - 天天要闻

“俄计划建新管道向中国输送天然气”

据环球时报援引《联合早报》报道,俄罗斯计划通过哈萨克斯坦每年向中国输送3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俄罗斯塔斯社引述哈萨克斯坦驻俄罗斯大使阿巴耶夫的说法称,俄罗斯计划建设一条经哈萨克斯坦向中国....
黑龙江副省长王合生,履新职 - 天天要闻

黑龙江副省长王合生,履新职

据哈尔滨日报公众号7日消息,5月5日上午,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于洪涛巡查松花江干流哈尔滨部分江段,乘船察看沿江岸线综合整治工作。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王合生参加调研座谈并讲话。上述信息显示,此前担任黑龙江省副省长的王合生,已出任哈尔滨市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王合生 资料图公开报道显示...
最新!哈马斯同意停火提议,草案细节曝光!联合国秘书长发声 - 天天要闻

最新!哈马斯同意停火提议,草案细节曝光!联合国秘书长发声

据新华社7日消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6日发表声明,宣布同意斡旋方提出的加沙地带停火提议。另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6日,据半岛电视台披露,由埃及、卡塔尔等斡旋方提出、并得到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同意的加沙地带停火协议草案,将分三阶段执行。每个阶段持续42天。第一阶段,冲突双方实...
最新!哈马斯同意停火、以大规模空袭、埃及发声 - 天天要闻

最新!哈马斯同意停火、以大规模空袭、埃及发声

哈马斯宣布同意停火提议新华社加沙5月6日电(记者黄泽民 柳伟建)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6日发表声明,宣布同意斡旋方提出的加沙地带停火提议。声明说,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当天在电话中分别向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和埃及情报总局局长阿巴斯·卡迈勒通报了这一决定。一名以色列官员告诉新华社记者,以色列已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