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大核有料
编辑|大核有料
印度是一个饱受世人诟病的国家: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严重的性别歧视、脏乱差的生活环境……
尽管印度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但性别歧视的毒瘤仍根植于印度人心中。在他们眼中,女性只是男人的附属品,能做的只有相夫教子。
但在这样一个不平等国家,却诞生了一位铁血女皇——当选两次印度总理的恒河女神英迪拉·甘地。她几乎被奉若神明,甚至有人说她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人。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
显赫但艰难的前半生
英迪拉有着极其显赫的家世。她出生于尼赫鲁家族。这个家族出现过三位总理、四位国大党主席,掌控着印度政坛近一个世纪。
而且她是婆罗门——印度种姓制度中最尊贵的种姓。因此她自出生便注定了以后的荣华富贵、衣食无忧。
但英迪拉的童年并不甜蜜,反而充满了危机与抗争。因为她出生时,正值她的父亲尼赫鲁和圣雄甘地推行印度独立运动。
因此她的家族便受到了殖民者的针对,父亲多次被捕入狱。英迪拉的母亲为了避祸,便把英迪拉带离了家族。
尽管没有父亲的陪伴,母亲还体弱多病,小小的英迪拉依然迅速成长起来。或许正是艰辛的环境促使了她自立自强。
她从小就展露出了政治天赋与果敢品格。五岁时,她便加入了抵制英国殖民主义的活动,亲手烧掉了自己心爱的布娃娃。
圣雄甘地建议这个五岁的小女孩组织“儿童手纺协会”,她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十二岁时,她还联合了自己的伙伴组成了“猴子队”,以游戏的方式暗中帮助印度独立运动。
这就是英迪拉的童年,没有漂亮的裙子与昂贵的的玩具,只有远方的战火与革命的斗志。
值得一提的是,尼赫鲁很重视自己的女儿。虽然英迪拉被母亲带走了,但尼赫鲁还是与英迪拉保持着书信联系。
在信中,尼赫鲁教英迪拉世界历史,鼓励她写信读书。尽管小小的英迪拉并不能完全领会信中的深意,但依旧被父亲深深影响了。
可以说,英迪拉后来的成功,与她父亲的谆谆教诲是分不开的。如果尼赫鲁也抱着性别歧视,觉得英迪拉就该嫁人生子,没必要学这些,英迪拉的成长轨迹绝对会大不相同。
长大后,成绩优异的英迪拉考入了牛津大学。印度也成功独立,父亲尼赫鲁成了第一任印度总理,英迪拉则作为秘书协同父亲工作。
不幸的是,英迪拉的母亲在她十八岁时便患病去世了。因此访问其他国家时,国家领导人通常会带上自己的夫人,父亲尼赫鲁则带上女儿英迪拉。
英迪拉跟着父亲学到了很多。担任秘书期间,她和很多国家的高层都有所接触:丘吉尔、赫鲁晓夫、纳赛尔、苏加诺等等。
尼赫鲁也对英迪拉委以重任,很多事务都交给英迪拉打理。英迪拉也确实办的又快又好,给她在国内赢得了显赫声誉。
足智多谋的继任者
父亲去世后,夏斯特里成了第二任印度总理。但是位子还没坐热,夏斯特里就在访问苏联时突然心力衰竭去世了。
印度急需一个新总理,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英迪拉。英迪拉也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好机会,对着总理位置发起了冲锋。
她先后用多条计谋,给自己争来了这个位置,最著名的便是以下两条:
先是支持竞选总统的吉里,吉里与她的竞争对手辛迪加不和。吉里顺利上位后,她的对手辛迪加便被彻底打败了。
同时,她反对国大党工作委员会的决定,造成了国大党会议竟然同时在两个不同地点召开。因此她赢得了一部分国大党的支持,但也导致了后来国大党的分裂。
因此,她的老对手在媒体前直言:她不是一个党员,而是一个法西斯分子。
最后,英迪拉顺利以67%的得票率成为新一任总理,铁血女皇的时代来临。
心狠手辣的铁血女皇
英迪拉上台后,其手段的狠辣与决绝很快传遍了全世界。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中把她描绘成“至高无上的独裁者”。基辛格在白宫会议上也评价她说:“这位夫人真是心狠手辣”。
她权势滔天,而且专横独断,可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即使是她的父亲尼赫鲁,也不敢像英迪拉这样独断地做决定。她甚至敢于对美国总统尼克松针锋相对,甚至取得了胜利。
她做出了不少有益于民生的举措:亲近苏联推动工业化,促进核武器的研发、取消权贵阶层的特权。
但是她专横独断的高压政策也让民众心生不满,在政坛的“逆我者亡”也给她招来了很多反对者。
1975年,印度发生了人口危机。人口过剩导致国内各项资源都严重不足,英迪拉必须想办法来阻止人口继续迅速增加。
于是,她颁布了震惊世界的改革纲领,其中有一项——强制性节育。
当时印度医学并不发达,医疗器材也不普及。在强制性节育期间,有四百万多个男性被送上手术台,又有很多人因为医疗事故而死亡。
民众群情激愤,对英迪拉的反对一浪高过一浪。于是,1977年,新的总理大选来了,英迪拉落选了。
新的总理与总统上台后,很快把英迪拉抓进了监狱。
但是新的政府比英迪拉更加让群众不满。虽然英迪拉手段强硬,但确实是为了印度着想。而新政府则充满自私自利与愚蠢。
因此1980年,英迪拉出狱后重新参与选举时一举获胜,成了新一任总理。
结语
但是英迪拉的强硬作风仍丝毫未改,而且她在位时并没有对印度的腐败贫困问题做出有效贡献,这让民众再次失望。
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化,甚至有人开始谋杀她。英迪拉在躲过几次谋杀后,在一次公众集会上轻描淡写地说:“这样的事情并不让我担心。因为当我死时,每一滴血都会滋润国家,增加一个统一的印度的力量。”
谁都没想到一语成谶。第二天上午,她在花园里走向总理府时,两位深得她信任的侍卫突然掏出枪来对她开火。
下午一点,医院宣布了她的死讯。一代铁血总理就这样猝然离开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