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并签署“搭乘者协议”。
美国海岸警卫队发言人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所有在该国(专属经济区)捕鱼的渔船都可以被允许登船,即悬挂任何国旗的船只,包括悬挂中国国旗的船只。”
美国官员刻意提及悬挂中国国旗的船只,并公然表示最终目的是针对中国,试图按照国际惯例干预和阻止中国的行为。
很多人将这一协议视为新时代的“掠夺许可证”,不仅威胁国际秩序,还可能进一步撕裂本已紧张的中美关系。
18世纪之前,私人使用许可证在西方国家广泛存在。当时,许多国家为了缓解本国经济困难,鼓动民众攻击俘虏,抢劫别国商船。 1856年《巴黎宣言》后,私人贸易被国际社会禁止,并成为历史。
2020年,美国海军研究协会发表文章《将海盗们放出来!》,马克·坎西安等倡导者公开呼吁归还私人许可证。
文章的主要论点是,私有许可证可以为美国提供灵活有效的方式来应对现代海上安全的挑战和威胁。通过允许私人行动,美国的权力和影响力可以在不直接动员常规军事力量的情况下扩大。
毫无疑问,这种做法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国际紧张局势,特别是与中国等潜在竞争对手的紧张局势。
虽然现行的《船舶经营人协议》不能等同于所谓的“船舶经营人协议”。私掠许可证,也体现了美国的霸权逻辑和对国际法治的蔑视。
《船舶经营者协议》允许美国在别国海域甚至主权范围内作业,并有权监控和干预别国事务。通过这样的协议,它绕过了联合国等多边国际组织和机制,扩大了军事影响力。
与西方掠夺性的海洋文明不同,中国的海洋文明强调通过自力更生而不是掠夺其他国家来实现和平繁荣和富强。中国的海洋文明从来不鼓励抢劫。古代明朝的无海政策以及海盗对日本等地的有限掠夺都证实了这一观点。
美国提出的可能恢复私人执照的提议再次暴露了帝国的腐朽和道德的败坏。
与古代中国对和平海洋文明的认知相反,美国此举暴露了其内部分裂和外部敌视以及濒临崩溃的担忧。
世界各国应警惕这一危险趋势,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在此基础上,中国必须坚持自己的道义立场,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的人类尊严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