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遇刺真相: 60年后,谁是幕后主使?中情局?还是政府的阴谋?

2023年06月22日17:36:01 国际 1370

肯尼迪遇刺案,这个让无数美国人摸不着头脑的历史悬案,最近又一次被扒了出来。肯尼迪的侄子小罗伯特在采访中指责中情局参与其中,并且这60年来一直在隐瞒真相。

这番言论倒也不出人意料,毕竟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居然还有人会相信政府当年的“独狼论”吗?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总统在德克萨斯州遭遇暗杀,震惊全美。按理来说,总统遇刺应该是国家头等大事,需要彻查清楚才对得起公众。但事实上,政府的办案效率可谓史上最快——仅70分钟,嫌犯奥斯瓦尔德就被逮捕了;两天后,又有人刺杀奥斯瓦尔德,随后3年内相关人员死亡18人。案子就这样破了,政府得出的结论是奥斯瓦尔德一个人干的,没有什么阴谋。让人咋舌的是,政府这种荒唐的说法居然拿得出来。

肯尼迪遇刺真相: 60年后,谁是幕后主使?中情局?还是政府的阴谋? - 天天要闻

奥斯瓦尔德这样的小人物,就能在密保森严的情况下击毙总统?连续的诡异死亡令人深思,但政府机器似乎都在迫不及待地结束这个案子,扫干净一切迹象。官方报告完全无法令人信服,民众的质疑也就此积压了60年。随着时间推移,各种研究与新证据都在放大这个案件的阴谋论色彩。一些学者和记者提出,中情局才是幕后真正的黑手。肯尼迪推行的政策影响了军工复合体的利益,他对古巴的政策也遭到中情局的强烈反对。而奥斯瓦尔德有中情局背景,就被选中充当了替罪羊的角色。这种说法似乎也更合乎逻辑。

肯尼迪遇刺真相: 60年后,谁是幕后主使?中情局?还是政府的阴谋? - 天天要闻

当然,我们无法完全判定这就是真相。但政府失去公信的处理方式,让人们不得不猜测更阴暗的可能。中情局这样的组织,其龌龊的一面已为人所知。如果它真与此案有关,那也不足为奇。许多年过去了,相关证据早就被毁尽灭迹,真相恐怕永远也难有定论。这桩冷案或许只能在阴谋论的纠葛中迷离下去,永远也无法给那段历史画上一个句号。或许,这也是美国社会一直无法摆脱的噩梦。一个民主国家的政府机构,若真能如此随意地遮掩真相、漠视公众,其后果实在太令人不安。如今中情局的声势依旧强大,但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意识到,某些机构的权力似乎大到了不受控制的程度。以至于,它们为维护自身利益,可以隐瞒重大的历史真相,而不会因此受到任何的制约和惩罚。这种失衡的现实,恰恰是美国社会内部矛盾不断累积

肯尼迪遇刺真相: 60年后,谁是幕后主使?中情局?还是政府的阴谋? - 天天要闻


事实上,肯尼迪案只是美国政府长期以来掩盖真相和滥用权力的一个缩影。从水门事件伊拉克战争,从政府监控项目到各种阴谋论,美国社会一直无法摆脱对政府的不信任感。这有时候让人觉得,美国的民主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一种形式,而真正掌握大权的,是那些独立于选举和公众监督之外的庞大机构与集团。

中情局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它在冷战期间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以“国家安全”为名行使各种超法权力。虽然时代变了,但它依旧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不必对任何人负责。如果它真的参与了肯尼迪案,那也只会成为它漫长历史上的一页。而公众的质疑与抗议,它们也许会理都不理。有人说,中情局已经成为一种“政府之内的政府”。

它几乎不受约束,各种监督机制对它不起作用。它有自己的路子与规矩,并非总统或国会可以左右。更加荒谬的是,即使它犯下错误乃至滥用职权,公众也很难追究它的责任。你能指望它自行调查自身错误吗?它实际上掌握着巨大的权力,却几乎不需要为此承担任何的责任。这就是中情局之类机构让人觉得棘手的地方。它们处于美国法制框架之内,却又高高在上,仿佛这套框架不适用于它们。如果说美国法治精神体现在公开与透明上,那么中情局就是这个理念的对立面。它的运作更接近于黑社会,而非一个民主国家的政府机构。

肯尼迪遇刺真相: 60年后,谁是幕后主使?中情局?还是政府的阴谋? - 天天要闻

然而,它依靠的正是美国政府的权力与资源,在为自己出谋划策的同时,也让政府的失信进一步加深。事实上,任何政权或社会制度都无法彻底避免滥用权力的情况出现。但一个民主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一旦形成并积累,会对社会稳定与发展产生潜在的危害。美国社会之所以一直无法完全摆脱疑虑,正是因为长期以来有太多的案例表明,某些机构似乎可以凌驾于公众监督之上,它们的权利高人一等,责任却模糊不清。对于中情局可能参与肯尼迪案一事,我们无法定论。但它过去的所作所为,已经足够让人怀疑它有这个能力与动机。它可以为了自身利益隐瞒重要历史真相,操控舆论导向,它似乎可以为所欲为。这也许正是让美国社会永远无法摆脱噩梦的根源——政府机构的权力如果无法受到有效约束,民众对它们的不信任就会无限膨胀,直至一触即发。

这是整个社会的危机,而非任何个人或政党所能完全控制或解决的。限制权力,还政于民,让阳光成为最好的消毒剂——这或许是美国社会真得需正视的根本之策。然而,这道理简单,要做却艰难无比。美国民主制度的缺陷在于,政府权力来源于选举,但选举又无法确保那些掌权者对权力的合理运用。政治家的任期短暂,但庞大政府机构却是永恒的。一届政府可能还对公众有所回应,但机构有自己的惯性,它更在意自身的利益与生存。它可以等待政治势力的更替,但自己总是不会改变。如此一来,机构与集团便可以凭借实力与影响力,左右政策走向,并限制政府权力的限制者——媒体与公民社会的作用。

肯尼迪遇刺真相: 60年后,谁是幕后主使?中情局?还是政府的阴谋? - 天天要闻

信息不透明才会有猜疑,权力越大责任越模糊,公众就越无法信任。而失去公众信任的政府,其权威与合法性也将难以维持。这是危及民主社会稳定的重大因素。然而,怎样才能推动机构与权力的限制与透明化,依然是一道难题。一方面,政府自身缺乏限制自身权力的动力;另一方面,公民社会的力量也难与庞大政府机构抗衡。一些人曾呼吁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但谁来监督监督机构,而它们又会不会重蹈覆辙,成为新的利益集团?许多担忧与未知数,让美国社会陷入权衡的迷局。或许最终,还是依靠公民社会的觉醒与行动,才是突破的希望。机构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只有人民意识到其危害并监督了这份支持,它们才有可能不再凌驾于所有人之上。

肯尼迪遇刺真相: 60年后,谁是幕后主使?中情局?还是政府的阴谋? - 天天要闻

然而,这需要每个公民都对事件保持警醒,形成广泛共识,并付诸行动,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总的来说,美国社会之所以一再陷入对政府不信任的循环,是因为权力的运作一直无法达到让人满意的透明和责任。机构追求自身利益,政府又不能有效约束机构,这导致公众的担忧无休无止。肯尼迪案或许永远无法水落石出,但它提醒人们,权力的运作需要一种平衡——平衡个人与社会,短期与长期,族群与整体。如果哪怕一边失去控制,这个平衡就会被打破,社会就会陷入难以自拔的怪圈。这是每个社会都需不断检讨的课题,而美国也不例外。无论过去如何,希望未来能有所改变——这也许是人们不断探讨这个案件的意义吧!但愿有朝一日,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公众信任,并真正为公众服务,社会也能排除种种阴影,更加向阳而行。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10年亏空3.3万亿?特朗普硬给富豪送钱,美国人要买单到2050年! - 天天要闻

10年亏空3.3万亿?特朗普硬给富豪送钱,美国人要买单到2050年!

特朗普又整活了!刚回白宫就掏出个“大而美”法案,名字听着挺吉利,实则是给亿万富翁发“减税红包”,普通老百姓的医保、饭钱、取暖费却被砍得稀巴烂。拜登气得在社交平台上跳脚,骂这法案“鲁莽又残酷”,可众议院还是高票通过了。说白了,这哪是“大而美”
兰洽会开幕在即!记者带你抢“鲜”探馆 - 天天要闻

兰洽会开幕在即!记者带你抢“鲜”探馆

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开幕进入最后倒计时,本届“兰洽会”以“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繁荣”为主题,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重点突出国际经贸合作、区域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和招商引资渠道四大亮点,着力打造西部地区经贸合作重要平台。7月5日上午,记
关税谈判最后阶段,印度做2手准备!还威胁要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 天天要闻

关税谈判最后阶段,印度做2手准备!还威胁要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更多财经新闻,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王爷说财经)王爷说财经讯:关税谈判最后阶段,印度开始做两手准备!甚至威胁要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一起来看看!7月5日消息,印度表示,希望在未来几天内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同时威胁要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印度可能对部分美国商品加收关税,以报复美国对汽车及零部件提高...
莫迪反击了?印度向世贸通报:计划向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 天天要闻

莫迪反击了?印度向世贸通报:计划向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更多财经新闻,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王爷说财经)王爷说财经讯:7月5日消息,印度已向世界贸易组织(WTO)通报,计划对部分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以回应美国违背世贸组织规则,对从印度进口的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的措施。路透社报道,根据印度官方通报,新德里称华盛顿对印度的汽车和部分汽车零部件征收25%的关...
大风暴要来了?特朗普称:已签署12国关税信函!周一就会发出? - 天天要闻

大风暴要来了?特朗普称:已签署12国关税信函!周一就会发出?

(更多财经新闻,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王爷说财经)王爷说财经讯:最新消息!特朗普称:已签署12国关税信函!下周一发出!一起来看看!7月5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说,他已在12个国家的关税信函上签字,下周一7月7日就发给这些国家,信中概述它们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将面临的各项关税水平,“无论它们接受不接受”。路透...
特朗普签署了大而美法案!这对中国会有何影响?一文看懂! - 天天要闻

特朗普签署了大而美法案!这对中国会有何影响?一文看懂!

(更多财经新闻,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王爷说财经)王爷说财经讯:7月4日,美国“独立日”当天,特朗普正式签署了争议拉满的“大而美”法案!这份价值4.5万亿美元的超级法案,一边给企业减税、给富人发钱,一边疯狂削减穷人医保和食品补贴。国会吵翻天、专家警告债务崩盘,但特朗普却高呼“美国再次伟大”。这波操作...
490万美元!中断1年半后,美国恢复进口俄罗斯大豆!发生了什么? - 天天要闻

490万美元!中断1年半后,美国恢复进口俄罗斯大豆!发生了什么?

(更多财经新闻,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王爷说财经)王爷说财经讯:罕见!490万美元!美国居然恢复从俄罗斯进口大豆!发生了什么?7月5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对美国统计数据的分析显示,美国在中断近一年半之后,于今年5月恢复了从俄罗斯的大豆进口。具体数据来看,2025年5月,俄罗斯对美国出口大豆490万美元,为202...
港澳企业家代表团走进兰州高新区,共探合作新机遇 - 天天要闻

港澳企业家代表团走进兰州高新区,共探合作新机遇

7月5日,港澳企业家代表团走进兰州高新区开展实地考察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园区产业发展情况,寻求合作共赢契机。此次考察活动由兰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武永强全程陪同,甘肃药业集团、兰州佛慈国际商务有限公司相关领导也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