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1年5月11日,位于成都的以色列驻领事馆内,蒋伟静静坐在凳子上,心中充满期待。他知道,即将与他见面的是一个金发碧眼的以色列姑娘,她已经寻找他整整13年。
13年前的2008年汶川地震,那是一个让人心痛的时刻。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破坏,无数人失去了亲人和家园。在这场灾难中,蒋伟作为一个普通的四川男孩,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敢和同情心。
当时,他年仅12岁,正在学校上课。地震突如其来,整个校园瞬间成为废墟,同学们被埋在废墟之下。蒋伟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用尽全力去救助同学们。
在废墟中,他听到了一个微弱的呼救声。他顺着声音的方向找去,最终发现了一名年仅10岁的以色列女孩,她受困于废墟之下。蒋伟毫不犹豫地冲进危险的区域,用尽全力将她救出。
那一刻,蒋伟紧紧握住以色列女孩的手,给予了她力量和希望。他们一起度过了长达12个小时的艰难时刻,没有松开彼此的手。
然而,救援结束后,两人就此分离。蒋伟回到了自己的生活,而以色列女孩回到了她的国家。他们没有交换联系方式,只留下了彼此心中深深的印记。
地震来袭
2008年5月12日,中国遭遇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地震,汶川大地震。这场里氏8.0级的地震给四川汶川县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悲痛和忧虑之中。而在这场灾难中,一个年轻的四川男孩蒋伟展现出了无私和勇敢的精神,他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的心。
蒋伟当时正在成都市四川交通学院上课,地震突然袭击,他与同学们一起紧急撤离。他急切地联系家人,但由于通信中断,他无法获得关于家人安危的消息。决心回家寻找亲人的蒋伟,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旅程,他步行穿越被地震摧毁的道路,最终抵达了家乡。
当他看到家乡的破败景象时,蒋伟无法抑制自己的悲伤,他目睹着家园的毁灭,心中充满了无助和绝望。然而,在这个困境中,他遇到了最重要的人,他的父母。他们的相聚让蒋伟感到一丝安慰和温暖。
然而,蒋伟并没有停留在家人身边,他决定投身到救援行动中去。他明白,在这场灾难中,还有许多人被困在废墟中,需要帮助和拯救。蒋伟参加了当地自发组织的救援行动,他用自己的力量和勇气,为灾区人民提供援助。
萍水相逢的机缘
5月14日一大早,蒋伟前往附近受灾更严重的地区,寻找需要帮助的人。半路上,他耳边突然传来女孩子的说话声,但她们说的是自己听不懂的外国话。他循着声音望去,是两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女生。
只见她们衣衫褴褛,相互搀扶着,额头和手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口。其中一个女生一瘸一拐,受伤严重,每走一步都要停顿很久,看得出是忍着剧痛往前行路的。
蒋伟见状没有多想,他赶紧走上前去,用蹩脚的英语向她们了解情况。两名女孩看到蒋伟之后,像是遇到救星一样惊喜交集,高个子的女孩对蒋伟说道:“我们来自以色列,我叫安纳特,她叫玛阿雅。我们两年前来中国学习中医中药,还有两个月就要结束学业回国了。在回国之前我们想体会一下中国的风土人情,所以12号到了都江堰,谁知道却遇到大地震,太可怕了!”
那个叫玛阿雅的矮个子女孩也想说点什么,可是张了张口,没有发出声音。这时候,安纳特又补充地说道:“地震发生的时候,饭店房子倒塌了,我们也被困在了倒塌的房子下。还好后来被路过的搜救人员救了出来,安置到了一个临时救助站。可是那里的物资短缺,我们已经两天没有好好吃饭了。而且玛阿雅的下颚被震荡中掉落下来的碎石砸中,一直无法进食,那里也没有专业的救助人员,所以我们决定去都江堰城区,希望到那里寻求治疗。”
“遇到你真是太好了,你可以帮助我们吗?”安纳特看了看玛阿雅,又满怀希望地对蒋伟投向求助的目光。
听了安纳特的叙述,蒋伟对她们说道:“我一定尽力帮助你们出去。来到四川,你们就是客人,不会让你们受委屈的!”
回忆当时的情形,其实蒋伟心里也没有底。因为要走到都江堰城区,他们需要翻过2座崎岖且满是泥泞的山。而且当时余震不断,他既担心晚上走不出去,要在山中过夜,也担心余震会使他们再次受伤。但是考虑到玛阿雅的伤势不能再拖下去了,蒋伟还是毅然决然地决定带她们走出去。
蒋伟让她们在路边的石块旁坐下等他,他跑到不远处的村子里,问当地村民要了个手电筒和一些干粮。安纳特吃了干粮后,恢复了不少体力。而玛阿雅因为颚骨受伤,无法开口进食,蒋伟为了不让她脱水,只好耐心地用矿泉水瓶的瓶盖一点点给她喂水。
地震过后,山区下起了蒙蒙细雨,山路变得湿滑泥泞,很多地方都被滑坡的山体和乱石堵塞,每一次余震都让人心惊胆战。蒋伟带着两个女孩深一脚浅一脚,每走出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
安纳特的伤势稍微轻一些,可以撑着拐杖自己慢慢行走。而玛阿雅已经快要虚脱了,蒋伟只得小心谨慎地搀扶着她,遇到崎岖路段,更是索性背着她走。玛阿雅多次表示要下来自己行走,但蒋伟都拒绝了,愣是咬了咬牙,硬撑了过去,他的行为让玛阿雅备受感动。
在走了一段路后,蒋伟看到两人实在坚持不住了。于是准备先把她们带去附近的老家,短暂休整一下。
通往老家的一段路只有几公里,平时走1个小时就能到达。可这次三个人走走停停,花费了将近6个小时才终于到达。
在蒋伟的老家,她们两个女孩终于得以躺下休息了一会儿。等休整完毕后,蒋伟又带着她们走上了山路。
赶巧的是,蒋伟的叔叔此时刚好赶了回来。他看到蒋伟照顾两个受伤的女孩非常吃力,于是主动提出帮助他们,跟他们一起向都江堰城区进发。
叔叔是搞地质勘探的,方圆几百里的情况比较熟悉,他带着大家走上了一条最近、也是最安全的小路。两人轮流背着玛阿雅行进,让行程大大缩短。他们在中午时分就翻过了一座山,走过了重灾区。
到了第二座山半路的时候,蒋伟突然发现手机有信号了。他急忙拨通了医疗队的电话,他告诉医疗队,现在有两位受伤的外国女孩急需得到救治。医疗队听后,立刻派人在山脚下等候,并给蒋伟指示了方向。
虽然此时大家都极度疲乏,但是这通电话无疑给了他们不少希望,前进的脚步也快了不少。就在这时,玛阿雅看到了自己的两位同学正在向她们走来。
原来这两位同学正是来搜救她和安纳特的。而这两位同学的到来,更是增强了救援的力量,四人小队又扩大到了六人。人多力量大,经过12个小时的翻山越岭后,他们终于在晚上7点抵达了救助点。
临别之际,几个留学生再三道谢。一个带着相机的留学生还给大家拍照,说要好好珍藏这一幕难忘的记忆。
这时候玛阿雅还没有得到治疗,她很着急,却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于是她摘下手腕上戴了许久的佛珠送给了蒋伟。
然后眼含热泪的玛阿雅,紧紧上前拥抱住了蒋伟。周围的人们无不被这一幕所感动,有的人悄悄擦去了眼泪。
汶川救援的爱与感恩
玛阿雅在中国康复之后,回到了祖国以色列。她走下飞机时,父母和妹妹已经在机场等候了她5个小时。当他们得知玛阿雅受伤的消息后,时时刻刻都在牵挂着她的安危。如今见她平安归来,自然开心不已。
而以色列媒体得知玛阿雅在中国获救的过程,也是非常感动。在她回国后,这些传媒纷纷派记者前去采访报道。玛阿雅面对采访时,发自内心地感慨道:“我觉得他改变了我的人生,我认为人就该这样不分国籍、不论种族地去帮助他人。”
蒋伟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善意的举动,竟然能在以色列引起巨大轰动。而以色列国民也被四川人民的热情与善良感动,他们慷慨解囊,捐赠了大批的物资运往灾区。
等到结束抗震救灾后,蒋伟也回到了学校继续完成学业。偶尔他也会想起那两个以色列女孩,可生活的琐事太多,这段在深山的经历很快被他抛之脑后。
但他不知道的是,远在几千公里外的以色列,玛阿雅将这段恩情记了整整13年。
玛阿雅经常会对外表示“我还欠他一句谢谢”。但当时离别匆忙,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单凭一张照片找人异常困难。
于是玛阿雅想了个笨办法。因为曾在中国学习中医,回国后的玛阿雅开了一家针灸店。她会向每一个来店里的中国客人,讲述那段在深山中的感人故事,希望能有人帮忙找到蒋伟,但得到的总是否定的回答。
等到互联网兴起后,玛阿雅又在中国网络上发帖寻找蒋伟,却依旧没有任何消息。
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2018年在一次聚会上,一个名叫陈涛的成都留学生,听说这个故事后深受感动。他决定帮助玛阿雅,发动自己的关系寻找蒋伟。
陈涛联系到了国内的朋友,拜托大家四处寻找,很快就找到了蒋伟。玛阿雅知道后欣喜若狂,她通过陈涛的微信和蒋伟打了视频通话。
但由于双方语言不通,通讯信号也比较差,效果并不理想。视频结束后,玛阿雅总觉得没能正式表达出自己的感激之情。而由于太过激动,她竟然没有问蒋伟要联系方式。之后陈涛回国便更换了手机号码,玛阿雅再一次跟蒋伟失去了联络。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以色列也没有幸免。汶川人民没有忘记以色列的帮助,在第一时间给予了以色列无私的支援。而以色列方面“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也向汶川一所中学捐赠了一所电子图书馆。
玛阿雅在国外平台看到这条消息后,留言将自己当年在汶川获救的过程写在了下面,并隔空再度对蒋伟表示感谢。
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潘立文看到后,被蒋伟的高尚情操和女孩的报恩之心深深打动,他决定帮助这个女孩。
2021年5月11日,在以色列驻成都大使馆内,蒋伟与玛阿雅又进行了一次跨国连线。两人相遇时,都还是面容青涩的模样,如今已经过去13年了,蒋伟是2个孩子的爸爸,而玛阿雅也已经成了3个孩子的妈妈。
这次玛阿雅不会再犯错了,感激之余,她没有忘记相互留下联系方式。而蒋伟还告诉玛阿雅,现在的都江堰灾后重建进行得非常顺利,他诚恳地邀请她来都江堰来做客,玛阿雅开心的答应了。
结语
这个故事展现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讲述了13年的寻觅和感恩之旅。它不仅体现了人们无论国籍、种族如何,都应该相互帮助和付出爱的重要性,也传递了慷慨助人的力量和感恩的深刻情感。这个故事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感人故事,更是两个国家之间友谊的象征,展示了人类共同的情感纽带和力量。